- 综合题(主观)
题干: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为华东地区的一家上市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乙公司2X13年至2X16年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业务资料如下(增值税税率为13%):(1)2X13年12月1日,乙公司购入一条需要安装的生产线,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生产线售价为117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52.1万元;发生保险费2.5万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2)2X13年12月1日,乙公司开始以自营方式安装该生产线。安装期间领用生产用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11.7万元,购入时确认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521万元。发生安装工人工资5万元,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该原材料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2X13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当日投入使用。该生产线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13.2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4)2X14年12月31日,乙公司在对该生产线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已经发生减值。乙公司预计该生产线在未来5年内每年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00万元、15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预计2019年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以及该生产线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形成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为200万元;假定按照5%的折现率和相应期间的时间价值系数计算该生产线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已知部分时间价值系数如下:[1356201705101-image/017.jpg]该生产线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782万元。(5)2X15年1月1日,该生产线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12.56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6)2X15年6月30日,乙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对该生产线进行改良。当日,该生产线停止使用,开始进行改良。在改良过程中,乙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总价款122.14万元。(7)2X15年8月20日,改良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并于当日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10.2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X15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未发生减值。(8)2X16年4月30日,乙公司将该生产线出售,售价为1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30万元,收到款项存入银行。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题目:计算2X15年度该生产线改良后计提的折旧额。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2X15年改良后该生产线应计提折旧额=(850.2-10.2)÷8×4/12=35(万元)。

- 1 【综合题(主观)】计算2011年度该生产线计提的折旧额。
- 2 【综合题(主观)】计算2012年度该生产线改良前计提的折旧额。
- 3 【综合题(主观)】计算2012年度该生产线改良后计提的折旧额。
- 4 【综合题(主观)】计算2010年度该生产线计提折旧额。
- 5 【综合题(主观)】计算2011年度该生产线改良前计提的折旧额。
- 6 【计算分析题】计算2010年度该生产线计提的折旧额。
- 7 【计算分析题】计算甲公司2X15年度对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 8 【综合题(主观)】计算2X14年度该生产线计提的折旧额。
- 9 【综合题(主观)】计算2X15年度该生产线改良前计提的折旧额。
- 10 【计算分析题】计算甲公司2X15年度对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热门试题换一换
- 公民张某为筹款经商,以自有的价值20万元的房屋依法进行抵押,向甲银行贷款5万元,后又依法以该房屋为抵押,向乙银行贷款10万元,均办理了登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对既有自产应税消费品,同时又购进与自产应税消费品同样的应税消费品进行销售的工业企业,对其销售的外购应税消费品应当征收消费税,同时可以扣除外购应税消费品的已纳税款。 ( )
-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会计主体必然是法律主体,但法律主体不一定是会计主体。()
- 按企业重组的一般性税务处理,企业分立相关企业的亏损不得相互结转弥补。()
-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2011年3月1日,甲公司购入原材料150公斤,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9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53万元。另发生运输费用9万元(运费抵扣7%增值税进项税额),包装费3万元,途中保险费用2.7万元。原材料运抵甲公司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148公斤,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2公斤。该原材料入账价值为( )万元。
- 计算2018年1月1日实际支付利息时产生的汇兑差额并编制会计分录。
- 某公司2013年至2016年度销售收入和资金占用的历史数据(单位:万元)分别为(800,18),(760,19),(1000,22),(1100,21),运用高低点法分离资金占用中的不变资金与变动资金时,应采用的两组数据是(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