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分析题
题干:拟新建1座大型铁矿,采选规模3.5*t/a,服务年限25年。主要建设内容为:采矿系统、选矿厂、精矿输送管线、尾矿输送管线等主体工程,配套建设废石场、尾矿库和充填站。采矿系统包括主立井、副立井、风井和采矿工业场地等设施,主立井参数:井筒直径5.2m,井口标高31m,井底标高-520m。矿山开采范围5km2,开采深度-210m~-440m,采用地下开采方式,立井开拓运输方案。采矿方法为空场法嗣后充填。矿石经井下破碎,通过主立井提升至地面矿仓,再由胶带运输机输送至选矿厂;废石经副立井提升至地面,由电机车运输至废石场。选矿厂位于主立井口西侧1km处,选矿工艺流程为“中碎—细碎—球磨—磁选”;选出的铁精矿浆通过精矿输送管线输送至15km外的钢铁厂;尾矿浆通过尾矿输送管线输送,85%送充填站,15%送尾矿库。精矿输送管线和尾矿输送管线均沿地表铺设,途经农田区,跨越A河(水环境功能为Ⅲ类)。跨河管道的两侧各设自动控制阀,当发生管道泄漏时可自动关闭管道输送系统。经浸出毒性鉴别和放射性检验,废石和尾矿属于第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符合《建筑材料用工业废渣放射性物质限制标准》(GB6763-86)。废石场位于副立井口附近,总库容2*,为简易堆放场,设有拦挡坝。施工期剥离表土单独堆存于废石场。尾矿库位于选矿厂东南方向5.3km处,占地面积80h,堆高10m,总库容7.5*,设有拦挡坝、溢流井、回水池。尾矿库溢流水送回选矿厂重复使用。尾矿库周边200m~1000m范围内有4个村庄,其中B村位于南侧200m,C村位于北侧300m,D村位于北侧500,E村位于东侧1000m。拟环保搬迁B村和C村。矿区位于江淮平原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950mm。矿区地面标高22m~40m,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田为主。矿区内分布有11个30~50户规模的村庄。矿区第四系潜层水埋深1m~10m;中下更新统深层水含水层顶板埋深70m左右。矿区内各村庄均分布有分散式居民饮用水取水井,井深15m左右,无集中式饮用水取水井。问题:
题目:说明矿井施工影响地下水的主要环节,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1)矿井施工影响地下水的主要环节有掘进和凿壁。
(2)采取的对策措施:预先做好水文地质调查,注浆堵水。

- 1 【材料分析题】说明原水输水管线施工期的主要生态影响。
- 2 【材料分析题】说明矿井施工影响地下水的主要环节,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 3 【材料分析题】说明该工程对农业生态影响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因子。
- 4 【材料分析题】说明该工程对农业生态影响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因子。
- 5 【材料分析题】说明原水输水管线施工期的主要生态影响。
- 6 【材料分析题】简要说明选用的水环境影响预测模式。
- 7 【材料分析题】金属矿山地下开采的主要环境影响有哪些?
- 8 【材料分析题】金属矿山地下开采的主要环境影响有哪些?
- 9 【材料分析题】请说明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开展的主要工作内容。
- 10 【单选题】地下水影响半径(R)表示的是以抽水井为中心至()处的距离。
- A 、地下水位降深等于零
- B 、地下水位降深大于零
- C 、地下水位埋深等于零
- D 、地下水位埋深大于零
热门试题换一换
- 某改扩建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应考虑的污染源有()。
- 现状调查内容与要求:建设项目土壤环境现状调查阶段,主要收集的资料不包括()。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项目有多个建设方案、涉及环境敏感区或环境影响显著时应进行建设方案环境比选,建设方案环境比选的重点方面包括()。
- 根据《建设项目竣I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下列措施中, 纳入社会影响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调查内容的有()。
- 可依托行评价:某项目其污水依托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下列哪些项属于该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时依托污水处理设施的环境可行性评价内容()。
- 某建设项目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建设单位应当在确定了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7日内,向公众公告的信息包括()。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应当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人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有( )。
-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源保护的有关规定,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禁止建设的项目有()。
-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及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监督管理的规定》,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加强对涉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监督管理规定的是()。
- 属于工业固废处置方案的有(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