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分析题
题干:华北地区某原油管道工程于2014年取得环评批复,2016年建成试运行,现拟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工程起于A首站,由南向北终于B末站,全场88km,管道常温输送中东进口原油(含硫率1.82%),规模为8×106t/a,设计压力5.1MPa,管材为559×6.41360螺旋埋弧焊钢管。A首站建设4台输油泵、3台给油泵、6个1×外浮顶储罐、1套含油污水处理设施和1套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B末站建设1套计量设施和1套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道路由包括KⅠ段和KⅡ段。KⅠ段(K0~K43)长43km,位于滨海冲积平原区;KⅡ段(K43-K88)长45km,位于平原微丘区。管道施工方式以开挖敷设为主,施工作业带宽16m。K14~K14+280段和K26~K26+450段管道采用定向钻从河床下15m处由南向北分别穿越C河和D河,并在D河两岸各设1座自动截断阀室。工程站场和截断阀室永久站地2.33h,施工作业带和施工便道临时占地140.93h。环评文件中记载的管道沿线基本情况为:KI段占地类型多为水田和滩地,K0~K7段邻近E湿地自然保护区,A首站和管道距该保护区实验区边界最近距离分别为0.18km、0.15km,距核心区边界最近距离分别为5.2km、3.5km。植被样方调查表明,保护区植被类型主要为芦苇群落、碱蓬草群落等,多分布在核心区。核心区是鸟类的越冬地和繁殖地,有东方白鹳、黑鹳、丹顶鹤等6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实验区用地现状多为水田和滩地。C河和D河均属于引黄输水河道,引黄输水期为每年6月~9月。KⅡ段多为旱地,农作物主要为玉米、小麦和棉花。K65-K78段管道两侧0.2km范围内有黄村等5个村庄。环评文件批复要求:管沟施工须实施土壤分层开挖、分别堆放、分层回填,在邻近E湿地自然保护区段禁止设施工营地、排放试压废水;穿越引黄河段管道施工,禁止设泥浆池,废弃泥浆异地处置,且须避开引黄输水期;引黄河流两侧设自动监控、自动阻断设施,管道穿越河流段和管道邻近保护区段配备用于溢油拦截与回收的应急物资,A首站设事故污水应急收集池、布设地下水监测井。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表明:由于K65-K78段管道路由局部改移,最大偏移距离0.8km,工程管线实际长度增加了3km。C河穿越段管道施工时间为2015年10月~11月,因地质原因C河穿越段管道施工方式由定向钻改为大开挖,并将管道敷设在洪水冲刷线以下4m,管道壁厚增加3mm。其他工程实际建设内容与批复的环评文件一致。验收调查期间实际输油量按设计压力折合7.09×106t/a。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方案提出:调查局部改移段环境保护目标,生态影响调查阶段侧重核算原评价范围内工程占地面积变化及施工作业带上农作物损失情况,开展环保措施运行效果验收监测,检查环评文件提出的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落实情况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情况等。【问题】
题目:给出邻近湿地自然保护区段管道施工生态影响验收调查的主要内容。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通过检查施工日志或环境监理报告判断:
(1)管沟施工是否实施土壤分层开挖、分别堆放、分层回填。
(2)在邻近E湿地自然保护区段是否设施工营地、排放试压废水。
(3)管道施工对湿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鸟类,尤其是东方白鹳、黑鹳、丹顶鹤等6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的影响,采取的保护措施及效果(4)管道实际施工方式,施工作业带宽度,施工作业带上农作物损失情况,植被恢复种类、效果。
(5)通过现状生态调查,对比项目建设前后生态环境有无重大变化,并分析变化是否由项目建设导致。

- 1 【多选题】某铁路建设项目需经过自然保护区,该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越冬候鸟和湿地,通过该区域的路段宜选用()建设方式。
- A 、隧道穿越
- B 、高架桥
- C 、降低路基高度
- D 、全封闭声屏障
- 2 【材料分析题】给出邻近湿地自然保护区段管道施工生态影响验收调查的主要内容。
- 3 【材料分析题】为恢复邻近自然保护区的临时占地植被,可优先选择哪些植物种类。
- 4 【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在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经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批准可以从事()活动。
- A 、旅游
- B 、参观考察
- C 、生产经营
- D 、标本采集
- 5 【单选题】某地拟在内部未分区的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根据《中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下列关于开展该项活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禁止自然保护区内开展该项旅游活动
- B 、该项旅游活动应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方向一致
- C 、开展该旅游活动,不得损害自然保护区的环境质量
- D 、开展专项旅游活动应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并经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批准
- 6 【单选题】根据《中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在自然保护区缓冲内,只准从事的活动是( )。
- A 、旅游
- B 、参观考察
- C 、科学研究观测
- D 、驯化珍稀、濒危野生动物
- 7 【多选题】依照《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自然保护区可以划分为()。
- A 、核心区
- B 、缓冲区
- C 、实验区
- D 、旅游区
- E 、外围保护地带
- 8 【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在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经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批准可以从事( )活动。
- A 、旅游
- B 、参观考察
- C 、生产经营
- D 、标本采集
- 9 【单选题】某地拟在内部未分区的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下列关于开展该项活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该项旅游活动
- B 、该项旅游活动应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方向一致
- C 、开展该项旅游活动,不得损害自然保护区的环境质量
- D 、开展该项旅游活动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并经某批准
- 10 【多选题】某铁路项目山区路段邻近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对声音极为敏感。工程分析中应给出( )。
- A 、弃渣场数量及位置
- B 、保护对象的生活习性
- C 、桥梁数量及位置
- D 、爆破工艺
热门试题换一换
- 液体泄漏,质量蒸发源强的参数有()。
- 本项目水质现状监测布点方案中,至少应有哪些代表性断面。
- 土壤环境包括()部分。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基本项目适用的地表水域有()。
- 某扩建项目大气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范围内有在建的铁合金项目、汽车发动机项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下列关于该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对象的说法,正确的有()。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对设有闸坝受人工控制的河流,用水时期,如用水量小时其取样断面、取样位置、取样点的布设以及水质调查的取样次数应按()处理。
-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分()规定了锅炉烟气中烟尘、二氧化硫和氢氧化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烟气黑度的排放限值。
- 对于非正常排放和事故排放,特别是事故排放时可能出现的环境风险问题,应提出()。
- 根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关于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改善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对再利用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