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逻辑推理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文章,引述美国前中央情报局副局长的话称,在过去多次中美核子科学家交流会期间,美国曾获得过中国有关核技术的资料,而且远远超过早些时候美国指责中国窃取美方核机密的数量。 以下各项除了哪项,都与题干中引用论述的观点相符合()。
- A 、中美核子科学家之间曾有过比较长的友好的学术交流历史
- B 、中美核子科学家在交流中会讨论一些本研究领域共同关心的理论问题
- C 、在发展核子技术方面,中国科学家也有独到的创造,美国对此也很感兴趣
- D 、中国的核子科学家可以独立地发展自己的核技术并与美国相抗衡
- E 、美国无根据地指责某华人科学家是为中国提供核机密的间谍,这是不公正的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D】
论述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中国与美国核子科学家在过去有过友好的合作,将这种合作看成是窃取机密是不正确的。没有关于选项D中“相抗衡”的含义,所以D是正确答案。至于选项C,可以从“美国曾获得过中国有关核技术的资料”得到。

- 1 【逻辑推理】在过去的50年中,美国劳动力中的大部分人从制造业转向了服务业。这个变化的发生,并不是因为产品生产的下降,而是因为随着新技术的采用,更多的产品现在能够由相对较少的人生产出来。于是更多的人能够投身于服务业以满足对服务日益增大的需求。 下列哪一项如果正确,能够提供证据来支持上面所做的判定:更多的产品现在能够由相对较少的人生产出来()。
- A 、许多美国制造业失去了大量国内外市场给国外制造业
- B 、 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服务业占据了所有工作的50%,但今天占据了所有工作的 70%
- C 、 制造业的产量1980年比1970年高了1/3,而制造业雇佣人数在那一段时间仅仅增加了5%
- D 、平均而言,制造业比服务业付较高的小时工资
- E 、 现在,在最近的50年中转向制造业经济的那些州的生活水平比1940年更接近国家的平均水平
- 2 【逻辑推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在市场中引入了新治疗药剂,它在提高美国人的健康保健方面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那些在学院里和政府研究团体内的人的职责是从事长期的研究,以图首先发现新的治疗药剂,并对它们进行临床验证;而使实验室里的新发现比较容易地转移到市场上是FDA(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作用和职责。新的重要的治疗方法只有在转移之后才能有助于病人。 下面哪一个陈述可从上述段落中推出()。
- A 、FDA有责任确保任何销售到市场上的治疗药剂在当时都处于受控状态
- B 、在新的治疗药剂到达市场之前,它们不能帮助病人
- C 、研究团体有职责对新药进行特别长期的测试,而FDA却没有这样的责任
- D 、FDA应该更紧密地与研究者合作以确保治疗药剂的质量不会下降
- E 、如果一项新的医药发现已从实验室转移到了市场上,那么它将有助于病人
- 3 【逻辑推理】美国授予发明者的专利数量,由1971年的56000项下降到1978年的45000项。美国在研究和开发方面的投入在1964年到达其顶峰——占GNP的3%,而在1978年只是2.2%,在这期间,研究和开发费用占GNP的比重一直在下降。同一时期,西德和日本却增加了它们GNP中研究和开发费用的比重,分别增长到3.2%和1.6%。 上述信息最能支持以下哪个结论()。
- A 、一个国家的GNP和发明数量之间有直接的关系
- B 、日本和西德在1978年比美国在研究和开发方面花费了更多的钱
- C 、一个国家花在研究和开发上的钱的数量,直接决定该国产生的专利数量
- D 、1964~1978年间,美国研究开发费用占GNP的比重一直高于日本
- E 、西德和日本都将很快在专利数量方面超过美国
- 4 【逻辑推理】美国通俗文化已经欧洲化了,这在25年前是不可想象的。那时没有很多人在吃饭时喝酒,没有人喝进口的矿泉水,没有比美国人花钱看英式足球更令人吃惊的了。这种思想的产生是因为一则报道:美国的高速公路及运输协会官员已经采纳了一项开发全国第一条州际综合自行车路线系统的提议。 下列哪个推论被上文所支持()。
- A 、长距离的自行车路线在欧洲被使用
- B 、喝进口的矿泉水比喝进口的酒更奢侈
- C 、美国文化已经受益于对国外思想的开放
- D 、大多数欧洲人使用自行车
- E 、美国对欧洲文化的影响在过去25年中已经占据了史无前例的比例
- 5 【逻辑推理】在美国,近年来在电视卫星的发射和操作中事故不断,这使得不少保险公司不得不面临巨额赔偿,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电视卫星的保险金的猛涨,使得发射和操作电视卫星的费用变得更为昂贵。为了应付昂贵的成本,必须进一步开发电视卫星更多的尖端功能来提高电视卫星的售价。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和题干的断定一起,最能支持这样一个结论,即电视卫星的成本将继续上升()。
- A 、承担电视卫星保险业风险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大公司,这使得保险金必定很高
- B 、美国电视卫星业面临的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带有普遍性
- C 、电视卫星目前具备的功能已能满足需要,用户并没有对此提出新的要求
- D 、卫星的故障大都发生在进入轨道以后,对这类故障的分析及排除变得十分困难
- E 、电视卫星具备的尖端功能越多,越容易出问题
- 6 【逻辑推理】美国黑人患高血压的比美国白人高两倍。把西方化的非洲黑人和非洲白人相比,情况也是如此。研究者们假设,西方化的黑人之所以会患高血压,是两个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个原因是西方食品含盐量高,另一个原因是黑人遗传基因中对于缺盐环境的适应机制。 以下哪项对当代西方化非洲黑人的断定如果是真的,最能支持研究者的假设()。
- A 、塞内加尔人和冈比亚黑人后裔的血压通常不高,塞内加尔和冈比亚历史上一直不缺盐
- B 、非洲某些地区的不同寻常的高盐摄入是危害居民健康的严重问题
- C 、考虑到保健,大多数非洲白人也注意控制盐的摄入量
- D 、西非约鲁巴人的血压不高,约鲁巴人有史以来一直居住在远离海盐的内陆,并远离非洲撒哈拉盐矿
- E 、缺盐和不缺盐对于人的新陈代谢过程没发现有什么实质性的不同影响
- 7 【逻辑推理】在美国与西班牙作战期间,美国海军曾经广为散发海报,招募兵员。当时最有名的一个海军广告是这样说的:美国海军的死亡率比纽约市民还要低。海军的官员具体就这个广告解释说:“根据统计,现在纽约市民的死亡率是每千人有16人,而尽管是战时,美国海军士兵的死亡率也不过每千人只有9人。” 如果以上资料为真,则以下哪项最能解释上述这种看起来很让人怀疑的结论()。
- A 、在战争期间,海军士兵的死亡率要低于陆军士兵
- B 、在纽约市民中包括生存能力较差的婴儿和老人
- C 、敌军打击美国海军的手段和途径没有打击普通市民的手段和途径来得多
- D 、美国海军的这种宣传主要是为了鼓动入伍,所以,要考虑其中夸张的成分
- E 、尽管是战时,纽约的犯罪仍然很猖獗,报纸的头条不时地有暴力和色情的报道
- 8 【逻辑推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位于美国北部多草的湿地被广泛排水和开发,而这些地方对于鸭类、鹅类、天鹅和大多数其他种类水鸟的筑巢和孵化是必不可少的。这一地区鸭类的数目在此期间大幅度下降,但是,天鹅和鹅类的数目并没有受到显著的影响。 以下哪项陈述如果为真,最有助于解释上文中所提到的不一致之处()。
- A 、 在被开发地区,禁止捕猎水鸟的禁令比在野生地区更容易被加强
- B 、 由于天鹅和鹅类比鸭类更大,它们在被开发的地区更难以找到安全的筑巢点
- C 、 已经被开发利用的土地很少能够提供适合于水鸟的食物
- D 、 天鹅和鹅类的数量在干旱期减少,因为此时可供孵化的地点越来越少
- E 、 大多数天鹅和鹅类的筑巢和孵化地比鸭类的更靠北,那一地区至今还未被开发
- 9 【逻辑推理】青年教师李一方公派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留学。他发现,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教授都喜欢十四行诗;而大多数喜欢投资债券的老师不喜欢十四行诗;所以,他由此得出结论,普林斯顿的物理学教授都不喜欢投资债券。 以下哪项是对李一方推理的正确评价()。
- A 、李一方的推理是正确的
- B 、李一方的推理不正确,因为事实上“有些普林斯顿的物理学家是喜欢投资债券的”
- C 、李一方的推理不正确,因为“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家喜欢十四行诗”不等于“喜欢十四行诗的人都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家”
- D 、李一方的推理不正确,因为从“大多数喜欢投资债券的老师不喜欢十四行诗”推不出“喜欢十四行诗的人都不喜欢投资债券”
- E 、李一方的推理不正确,因为“大多数喜欢投资债券的老师不喜欢十四行诗”不排除“有些喜欢投资债券的老师也是喜欢十四行诗的”
- 10 【逻辑推理】上周在中班时段通过华盛顿海关的旅客中发现有 5 人随身携带走私物品,但是在早班时段没有发现过境的旅客有问题。这表明,在中班时段值勤的人员比在早班值勤的海关检查人员更警觉。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陈述所必须假设的()。
- A 、 在华盛顿海关工作的检查人员只分为两班:早班和中班
- B 、上周在早班时段通过华盛顿海关的旅客中有人是有问题的
- C 、在中班值勤的海关检查人员比早班值勤的海关检查人员受过更严格的业务培训
- D 、在正常情况下每周不会发现这样多的人随身携带走私物品
- E 、一段时段内发现随身携带走私物品的多少是衡量海关检查人员是否警觉的一个重要标准
热门试题换一换
- 有些通信网络维护涉及个人信息安全,因而,不是所有通信网络的维护都可以外包。 以下哪项可以使上述论证成立()。
- F、G、J、K、L和M六人应聘某个职位。只有被面试才能被聘用。以下条件必须满足: (1)如果面试G,则面试J; (2)如果面试J,则面试L; (3)F被面试; (4)除非面试K,否则不聘用F; (5)除非面试M,否则不聘用K。 以下哪项可能为真()。
- (7)
- () (1) (2)
- (4)
- (8)
- (3)
- 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有一段时期,我国部分行业出现了生产过程过剩现象,一些经济学家对此忧心忡忡,建议政府采取措施加以应对,以免造成资源浪费,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这种建议看似有理,其实未必正确。 首先,我国部分行业出现生产过剩,并不是真正的生产过剩。道理很简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过剩实际上只是一种假象。只要生产企业开拓市场,刺激需求,就能扩大销售,生产过剩马上就可以化解。退一步说,即使出现了真正的生产过剩,市场本身也会进行自动调节。 其次,经济运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产品的供求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平衡状态,因而生产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见现象。既然如此,那么生产过剩也就是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因此,如果让政府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那就违背了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再次,生产过剩总比生产不足好。如果政府的干预使生产过剩变成了生产不足,问题就会更大。因为生产过剩未必会造成浪费,反而可以因此增加物资储备以应对不时之需。如果生产不足,就势必会造成供不应求的现象,让人们重新去过缺衣少食的日子,那就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总之,我们应该合理定位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应该管好民生问题。至于生产过剩和生产不足,应该让市场自行调节,政府不必干预。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