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常用的给水处理工艺有( )。
- A 、过滤
- B 、浓缩
- C 、消毒
- D 、软化
- E 、厌氧消化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A,C,D】
常用的给水处理方法有自然沉淀、混凝沉淀、过滤、消毒、软化、除铁除锰。

- 1 【单选题】城市污水常规处理工艺的二级处理,通常采用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污水中呈溶解性、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一般去除率能达到( )以上。
- A 、60%
- B 、70%
- C 、80%
- D 、90%
- 2 【单选题】城市污水的常规处理工艺中,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性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通常采用( )。
- A 、生物处理法
- B 、活性污泥法
- C 、物理处理法
- D 、化学处理法
- 3 【单选题】在给水厂的澄清处理工艺中,混凝的作用是 ()
- A 、去除水中的泥沙
- B 、去除水中的细菌
- C 、使水中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形成较大的絮状颗粒
- D 、使水中有机物和有毒物质形成较大沉积颗粒
- 4 【单选题】给水处理工艺中,设置消毒程序的主要目的是 ()
- A 、杀死水中浮游生物,提高水的质量
- B 、与水中某些物质发生反应,以降低有毒物浓度
- C 、去除水中某些有机化合物,保障人体健康
- D 、杀灭致病微生物,防止水传播疾病
- 5 【单选题】给水处理工艺中,设置消毒工序的目的是()。
- A 、去除水中某些有机化合物,保障人体健康
- B 、去除水中病毒和细菌,防止水传播疾病
- C 、与水中某些物质发生反应,以降低有毒物浓度
- D 、杀死水中浮游生物,提高饮用水水质
- 6 【单选题】给水处理工艺中,设置消毒工序的目的是()。
- A 、去除水中某些有机化合物,保障人体健康
- B 、去除水中病毒和细菌,防止水传播疾病
- C 、与水中某些物质发生反应,以降低有毒物浓度
- D 、杀死水中浮游生物,提高饮用水水质
- 7 【单选题】在给水厂的澄清处理工艺中,混凝的作用是( )。
- A 、去除水中的泥砂
- B 、去除水中的细菌
- C 、使水中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形成较大的絮状颗粒
- D 、使水中有机物和有毒物质形成较大沉淀颗粒
- 8 【单选题】在给水处理工艺中,在消毒后设置清水池的目的,一是调节处理水水量,二是要满足( )。
- A 、消毒剂与清水的接触时间不低于30min
- B 、混凝剂继续反应,接触时间不小于30min
- C 、消毒剂与清水的接触时间不低于60min
- D 、悬浮物质在池中进一步沉淀,沉淀时间不少于30min
- 9 【单选题】给水处理工艺中,设置消毒工序的目的是( )。
- A 、去除水中某些有机化合物,保障人体健康
- B 、杀灭致病微生物,防止水传播疾病
- C 、与水中某些物质发生反应,以降低有毒物浓度
- D 、杀死水中浮游生物,提高饮用水水质
- 10 【多选题】在给水处理中,常常用天然或人工颗粒作为过滤材料,即所谓滤料。给水滤料必须符合的要求有( )。
- A 、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反冲洗时不会产生严重磨损和破碎
- B 、化学稳定性高,不含有损健康的杂质
- C 、有合适的粒径、良好的级配和较高的孔隙率
- D 、与滤池的承托层相匹配
- E 、货源充足价格低廉
热门试题换一换
- 根据《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44-2001),混凝土拌合料出现下列( )情况,应按不合格料处理。
- 矿业工程防尘工作的主要要求是( )。
-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后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跟踪检查,发现( )时,应当查清原因,追究法律责任。
- 城市桥梁明挖基坑施工技术要求中,有支护基坑的适用情形不包括( )。
- 碾压土石坝的施工作业中,“一平四通”属于()准备作业的内容。
- 满足分部工程验收合格时,其分项工程的合格率至少为()。
- 事件三中,监理工程师要施工单位挖开回填土进行基础检查的理由是什么?
- 基坑工程支护结构监测的内容有()。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