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并购的动机:
①避开进入壁垒,迅速进入,争取市场机会。“为了进入高端混凝土机械市场,S重工打算收购P公司。若收购成功,公司将直接获得‘G国制造'的顶尖技术与专利,且可以借助P公司在中国以外的全球销售网络快速进入海外市场,从而有利于S重工提升产品品质并丰富高档产品系列”。
②获得协同效应。“S重工凭借并购在短期内获得了P公司领先的技术支持,降低了创新风险,巩固了其在产业链中的地位,缩减了成本。从P公司视角而言,可以将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加以利用,以降低生产总成本,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不仅如此,S重工还通过P公司学到了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管理理念与方法,提升其国际化经营水准。对于P公司来说,此次并购也有助于解决其在中国市场的‘水土不服’问题,提升了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
③克服企业负外部性,减少竞争,增强对市场的控制力。“收购后的S重工不仅获得了全球顶尖的技术和专利,还获得了直接面向全球消费者的销售市场,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混凝土机械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成为了混凝土机械领域无可争议的全球技术和产品领导者”。
2)所规避的主要风险:
①并购后不能很好地进行企业整合。“考虑到S重工和P公司有着显著的文化不同点,S重工派了专人负责文化层面的沟通交流以及日常事务的处理。S重工承诺收购以后,在发展战略等层面帮助被并购企业制定计划并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同时,对于其原来的管理层、研发层和生产人员等全部加以留用”。
②支付过高的并购费用。“此次S重工并购P公司处于金融危机后期,G国的市场需求低迷,销售额大幅萎缩。P公司在危机后的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大幅下降,其市场估值处于一个较低点”。
③跨国并购面临政治风险。“在并购过程中,S重工非常注重规避跨国并购可能带来的风险。在并购实施前,S重工在G国成立的子公司SG公司已经独立运营两年有余,因此对G国的政治制度和法律意识都有一定的了解。同时,SG公司的设立也让当地政府得以更好地了解S重工,有效地减少了并购阻力,这为并购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