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观案例题
题干:2008底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到了H国,导致中国外贸出口大爆度下降。大量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经济增长停滞。为保障经济增长和提升就业,H国出台了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如增加国家基础建设投资支出、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市场释放大量流动性(2010年M2余额比上年增长19.7%,M1余额比上年增长21.2%)等,造成市场需求旺盛但有效供给不足。与此同时,在国际上,由于美国不断推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泛滥造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猛涨,传导到H国造成原材料价格上涨。2010年H国各月CPI同比增长的数据如下:1月增长1.5%,2月增长3.1%,3月增长3.3%,4月增长3%,5月增长3.4%,6月增长3.5%,7月增长3.7%,8月增长3.7%,9月增长3.9%,10月增长4.4%,11月增长5.1%,12月增长5.2%。人们在经济生活中普遍形成了价格持续上涨的预期。
题目:应对全国金融危机给本国造成的经济停滞,除增加基础建设投资支出外,H国还可以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 A 、提高工资收入
- B 、改革币制
- C 、增加税收
- D 、收入指数化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C】
H国处于通货膨胀状态,应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直接从限制支出、减少需求等方面来减轻通货膨胀压力,概括地说就是增收节支、减少赤字。一般包括以下措施:①减少政府支出。②增加税收。③减少政府转移支付,减少社会福利开支,从而起到抑制个人收入增加的作用。选项A错误。选项B、D属于其他治理措施。

- 1 【单选题】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 )。
- A 、稳健的财政政策
- B 、积极的财政政策
- C 、中性的财政政策
- D 、从紧的财政政策
- 2 【单选题】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决定从2008年第4季度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用两年多时间增加4万亿元投资,带动生产和就业规模扩大。这表明政府购买性支出( )。
- A 、可以直接刺激社会生产规模扩大
- B 、不会扩大和增加社会需求
- C 、具有较强的收入分配职能
- D 、可以不遵循市场等价交换原则
- 3 【单选题】我国在1998-2004年间,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和影响,成功实施了( )。
- A 、积极的财政政策
- B 、稳健的财政政策
- C 、中性财政政策
- D 、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 4 【单选题】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 )。
- A 、稳健的财政政策
- B 、积极的财政政策
- C 、中性的财政政策
- D 、从紧的财政政策
- 5 【单选题】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
- A 、稳健的财政政策
- B 、积极的财政政策
- C 、中性的财政政策
- D 、从紧的财政政策
- 6 【单选题】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与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不同的是进行了()。
- A 、全面增税
- B 、全面减税
- C 、结构性减税
- D 、结构性增税
- 7 【单选题】为扭转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出口大幅下降,部分企业陷入困境和就业压力明显加大等局面,2008年下半年我国货币政策()。
- A 、从“从紧”转向“适度宽松”
- B 、从“稳健”转向“适度从紧”
- C 、从“适度从紧”转向“从紧”
- D 、从“稳健”转向“适度宽松”
- 8 【单选题】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与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不同的是进行了( )。
- A 、全面增税
- B 、全面减税
- C 、结构性减税
- D 、结构性增税
- 9 【单选题】为扭转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出口大幅下降、部分企业陷入困境和就业压力明显加大等局面,2008年下半年我国货币政策( )。
- A 、从“稳健”转向“适度从紧”
- B 、从“适度从紧”转向“从紧”
- C 、从“稳健”转向“适度宽松”
- D 、从“从紧”转向“适度宽松”
- 10 【单选题】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与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不同的是进行了()。
- A 、全面增税
- B 、全面减税
- C 、结构性减税
- D 、结构性增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