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答题
题干:本题涉及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的混合计算A企业2017年1~6月拥有的房产、土地情况,以及发生的业务如下:(1)拥有厂房原值2500万元,3月底给厂房安装了智能化楼宇设施,整体安装价值200万元;该企业拥有露天游泳池原值300万元;独立围墙原值150万元。该企业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其中300平方米土地无偿给消防队使用。(2)A企业由于丢失,换发《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银行基本账户开户证》各一份。(3)与银行订立借款合同一份,借款金额500万元,应付利息50万元。(4)签订财产保险合同一份,财产价值1000万元,保险费40000元;签订机动车保险合同一份,机动车价值50万元,保险费10800元。(其他资料:当地房产税原值减除比例为20%;城镇土地使用税年税额为每平方米10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顺序回答下列问题,如有计算需计算出合计数。
题目:该企业签订财产保险合同和借款合同应纳的印花税。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财产保险合同应纳印花税=(40000+10800)×1‰=50.8(元)
借款合同应纳印花税=5000000×0.05‰=250(元)
财产保险合同和借款合同共计应纳印花税=50.8+250=300.8(元)。

- 1 【单选题】甲企业与乙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借款金额为100万元人民币,借款期限为1年,由丙企业作为借款保证人。合同签订3个月后,甲企业因扩大生产规模急需追加资金,遂与乙银行协商,在未经丙同意的情形下,将贷款金额增加到150万元。后甲企业到期不能偿还债务,下列关于丙企业保证责任的说法符合《担保法解释》规定的是( )。
- A 、丙企业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因为甲与乙变更合同条款未得到丙的同意
- B 、丙企业对100万元应承担保证责任,增加的50万元不承担保证责任
- C 、丙企业应承担150万元的保证责任,因为保证合同是从合同
- D 、丙企业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因为保证合同因甲、乙变更了合同的数额条款而致使保证合同无效
- 2 【综合题(主观)】该企业签订财产保险合同和借款合同应纳的印花税。
- 3 【综合题(主观)】该企业签订借款合同应缴纳的印花税;
- 4 【单选题】甲企业与乙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借款金额为100万元人民币,借款期限为2年,由丙企业作为借款保证人。合同签订5个月后,甲企业因扩大生产规模急需资金,遂与乙银行协商,将贷款金额增加到150万元,甲企业和乙银行通知了丙企业,丙企业未予答复。后甲企业到期不能偿还债务。有关本案保证责任的承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丙企业对全部债务均不承担保证责任,因为甲企业与乙银行变更合同条款未取得丙企业书面同意
- B 、丙企业对全部债务均不承担保证责任,因为保证合同因甲企业、乙银行变更合同条款而无效
- C 、丙企业应对增加后的贷款金额150万元承担保证责任,因为丙企业对于甲企业和乙银行的通知未予答复,视为默认
- D 、丙企业应对原合同约定的100万元承担保证责任,对未经其同意增加的50万元不承担保证责任
- 5 【计算分析题】该高新技术企业签订借款合同应缴纳印花税;
- 6 【计算分析题】该高新技术企业签订借款合同应缴纳印花税;
- 7 【计算题】计算该生产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应缴纳的印花税。
- 8 【单选题】甲企业与乙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借款金额为100万元人民币,借款期限为1年,由丙企业作为借款保证人。合同签订3个月后,甲企业因扩大生产规模急需追加资金,遂与乙银行协商,在未经丙同意的情形下,将贷款金额增加到150万元。后甲企业到期不能偿还债务,下列关于丙企业保证责任的说法符合《担保法解释》规定的是( )。
- A 、丙企业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因为甲与乙变更合同条款未得到丙的同意
- B 、丙企业对100万元应承担保证责任,增加的50万元不承担保证责任
- C 、丙企业应承担150万元的保证责任,因为保证合同是从合同
- D 、丙企业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因为保证合同因甲、乙变更了合同的数额条款而致使保证合同无效
- 9 【计算题】计算该企业与银行签订的借款合同应缴纳的印花税。
- 10 【计算题】计算该企业与银行签订的借款合同应缴纳的印花税。
热门试题换一换
- 下列关于甲公司持有的各项投资于2011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列示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世通公司是美国第二大电信公司,曾经在美国《财富500强》中排名前100位。然而就在2002年,世通被发现利用把营运性开支反映为资本性开支等弄虚作假的手段,在1998年至2002年期间,虚报利润110亿美元。事发之后,世通的股价从最高的96美元暴跌至90美分。世通于2002年末申请破产保护令,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个案,该公司于2003年末完成重组。世通的4名高管(包括公司的CEO和CFO)承认串谋讹诈,被联邦法院刑事起诉。美国证监会和法院在调查中发现:世通的董事会持续赋予公司的CEO绝对的权力,一人独揽大权,而CEO却缺乏足够的经验和能力领导世通。世通并非制衡机制薄弱,而是完全没有制衡机制。世通的董事会并没有负起监督管理层的责任,该公司的审计委员会每年召开会议仅花3~5小时,会议记录草草了事,每年只审阅内部审计部门的最终审计报告或报告摘要,多年来从未对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计划提出过任何修改建议。由于世通为公司的高级管理层提供的丰厚薪酬和奖金,远多于他们对公司的贡献,这使得他们形成了一个既得利益的小圈子。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世通倒闭。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分析说明审计委员会的职责范围。
- 自然人转让的房地产坐落地与其居住地不在同一地的,土地增值税的纳税地点是( )。
- 某上市公司发生的下列情形中,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决定暂停其股票上市的有( )。
- 甲公司2014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5500万元,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为10000万股,年内普通股股数未发生变化。2014年1月1日,公司按面值发行40000万元的三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每张面值100元,票面年利率为2%,利息自发行之日起每年支付一次,即每年12月31日为付息日。该批可转换公司债券自发行结束后12个月以后即可转换为公司股票,即转股期为发行12个月后至债券到期日止的期间。转股价格为每股10元,即每100元债券可转换为10股面值为1元的普通股。债券利息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不考虑可转换公司债券在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的分拆,且债券票面利率等于实际利率。甲公司2014年度稀释每股收益为()元/股。
-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对审计工作底稿实施适当的控制,以下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