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分析题
题干:某市拟建一个危险废物安全处置中心,其主要的建设内容包括:安全填埋场、物化处理车间、稳定,固化处理车间、公用工程及生活办公设施等。该地区主导风向为SW,降雨充沛。拟选场址一:位于低山丘陵山坡及沟谷区,西南侧直线距离1.8km处为某村庄,主要植被为人工种植的果园、水稻、蔬菜等。选址所在地区交通方便,仅需建进场公路1km;垃圾运输沿途经过3个村庄,人口居住稀疏。选址区场地外东北侧为地势最高点,场地北部有一条东西走向沟谷,在沟谷西部有一个人工土石坝,沟谷汇水在此形成一个人工鱼塘。场地外南侧池塘为最低点,场地南部汇水沿南侧坡地汇入南部沟谷向南流出。选址区南侧5km处有一个森林公园。选址区位于最近水厂取水点上游25km处。距离选址区西边界0.2km处有一高压高架输电线穿过。拟选场址二:位于某村庄北面山谷(距离该村1.5km),地表植被主要为马尾松一芒萁群落和人工种植林,交通方便。需建进场公路0.8km;垃圾运输沿途经过2个村庄,人口居住比较密集。选址区临近森林公园(约1km),场地周围地势南高北低,北侧有一水塘(非饮用水)。选址区位于最近水厂取水点上游20km处,距最近变电站1km。问题:
题目:该项目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进行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时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如下:
(1)地理位置:建设项目所处的经纬度、行政区位置和交通位置,并附地理位置图。
(2)地质环境:根据现有资料详细叙述该地区的特点,以及断裂、坍塌、地面沉陷等不良地质构造。若没有现成的地质资料,应根据评价要求作一定的现场调查。
(3)地形地貌: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海拔高度、地形特征、相对高差的起伏状况,周围的地貌类型。
(4)气象与气候。
(5)地表水环境:地表水水系分布、水文特征;地表水资源分布及利用情况,主要取水口分布;地表水水质现状及污染来源等。
(6)地下水环境。
(7)大气环境:根据现有资料,简单说明项目周围地区大气环境中主要的污染物、污染来源、大气环境容量等。
(8)土壤与水土流失:土壤类型及其分布、成土母质、土壤层厚度等。
(9)生态调查:植被情况(如类型、主要组成、覆盖度和生长情况等),有无国家重点保护的或稀有的野生动植物。
(10)声环境:确定声环境现状调查的范围、监测布点与现有污染源的调查工作。
(11)社会经济:包括经济指标、人口、工业与能源、农业与土地利用、交通运输等。
(12)人文遗迹、自然遗迹与珍贵景观:主要是与项目邻近的森林公园情况,并调查选址区是否有其他需要重点保护的景观。

- 1 【材料分析题】该项目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2 【材料分析题】本项目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3 【材料分析题】本项目主要保护目标是什么?
- 4 【材料分析题】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主要内容。
- 5 【材料分析题】本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6 【材料分析题】简述本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 7 【材料分析题】简述本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 8 【单选题】现状调查内容与要求:建设项目土壤环境现状调查阶段,主要收集的资料不包括()。
- A 、土地利用现状图
- B 、土壤类型分布图
- C 、土地利用历史情况
- D 、土地生产力情况
- 9 【材料分析题】该项目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10 【材料分析题】本项目主要保护目标是什么?
热门试题换一换
- 指出:“现有工程的“三废”处理符合环保要求”说法的可疑之处,说明理由。
- 本项目废水中含有的主要污染物因子可能是哪些?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关于声环境影响预测范围与评价范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根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的说法错误的是( )。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保护措施论证内容不包括()。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为15000/d,污水中污染物就一种,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为8个,排水进入一条多年平均流量为100/d的河流,该河流环境质量标准执行Ⅲ类。其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应按()开展工作。
- 垂向及平面分布差异明显,适用于河流数学模型中的()。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关于大气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有关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工程设计方案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经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报( )批准。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