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分析题
题干:某高速公路工程于2009年取得环评批复,2010年3月开工建设,2012年9月建成通车试营运。路线全长160km,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速度100km/h,路基宽26m,设互通立交6处,特大桥1座,大中小桥若干;服务区4处,收费站6处,养护工区2处。试营运期日平均交通量约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预测交通量的68%,建设单位委托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环评文件载明:路线在Q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某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及其栖息地)实验区内路段长限制在5km之内;实验区内全路段应采取隔声和阻光措施;沿线有声环境敏感点13处(居民点12处和S学校),S学校建筑物为平房,与路肩水平距离30m,应在路肩设置长度不少于180m的声屏障;养护工区、收费站、服务区污水均应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初步调查表明:工程路线略有调整,实际穿越Q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路段长度为4.5km,全路段建有声屏障(非透明)或密植林带等隔声阻光设施;沿线声环境敏感点11处,相比环评阶段减少2处居民点;S学校建筑物与路肩实际水平距离40m,高差未变,周边地形开阔,路肩处建有长度为180m的直立型声屏障;服务区等附属设施均建有污水处理系统,排水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设计。问题:
题目:对于Q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参考答案(1)调查线路穿越自然保护区的具体位置(明确出入点桩号)及穿越保护区的功能,并附路实际穿越保护区位置图。
(2)调查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并附功能区划图。
(3)调查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重点保护鸟类的种类、保护级别、种群、分布及其生态学特征,栖息条件及受保护现状。
(4)调查工程建设及实际运行对保护区结构、功能及重点保护鸟类及其栖息地与活动造成的实际影响。
(5)调查工程采取的声屏障与密植林带等隔声阻光措施的具体情况及其有效性。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 【材料分析题】对于居民点,声环境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 2 【材料分析题】对于Q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 3 【材料分析题】对于居民点,声环境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 4 【材料分析题】生态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 5 【多选题】农业生态调查主要内容是()。
- A 、覆盖率、生物量、组成的物种等
- B 、农业土地生产力、农业土地质量
- C 、侵蚀面积、程度、侵蚀量及损失
- D 、占地类型、面积、占用基本农田数量
- 6 【材料分析题】简述生态环境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
- 7 【材料分析题】简述生态影响与预测的主要内容。
- 8 【材料分析题】对于Q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 9 【材料分析题】对于居民点,声环境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 10 【单选题】生态影响调查的现场勘察时,对于建设项目的范围较大、无法全部覆盖的,可根据()的原则,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与对象进行重点现场勘察。
- A 、随机性和典型性
- B 、代表性和典型性
- C 、随机性和敏感性
- D 、网状方格
热门试题换一换
- 根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原材料工业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要根据的内容不包括()。
- 下列行业中,产生的含油废水不宜直接使用生物方法除油的有( )。
- 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可釆用的公众参与方式有()。
- 施工期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噪声预测范围或预测点中,符合声环境预测基本要求的有()。
- 根据《草原法》中有关草原自然保护区的制度,下列不属于可以建立草原自然保护区范围的是()。
-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构成,( )属于环境保护单行法。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所称的土地沙化,是指主要因()所导致的天然沙漠扩张和沙质土壤上植被及覆盖物被破坏,形成流沙及沙土裸露的过程。
- 某肉类加工企业产生的废水中COD为1000mg/L,SS为800mg/L、氨氮为85mg/L;要求出水COD≤100mg/L、氨氮≤15mg/L。则该企业废水处理可以采用的工艺流程是(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9ZMM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