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大气环境监测点布置时应根据()综合考虑监测点设置数量。
- A 、项目的规模和性质
- B 、结合地形的复杂性
- C 、污染源的分布情况
- D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布局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A,B,C,D】
监测点设置应根据项目的规模和性质,结合地形复杂性、污染源及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布局,综合考虑监测点设置数量。

- 1 【多选题】环境噪声现状监测布点应考虑的因素有( )。
- A 、固定声源情况
- B 、流动声源情况
- C 、地表植被
- D 、敏感点情况
- 2 【多选题】环境噪声现状监测布点应考虑的因素有( )。
- A 、固定声源情况
- B 、流动声源情况
- C 、地表植被
- D 、敏感点情况
- 3 【多选题】环境噪声现状监测布点应考虑的因素有()。
- A 、固定声源情况
- B 、流动声源情况
- C 、地表植被
- D 、敏感点情况
- 4 【单选题】大气环境监测点设置的数量,应根据拟建项目的规模和性质、区域大气污染状况和发展趋势、功能布局和敏感受体的分布,结合地形、污染气象等自然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对于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通常不应少于()个。
- A 、5
- B 、6
- C 、10
- D 、15
- 5 【单选题】下列环境噪声监测点布置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是()。
- A 、教学楼外1M,距地面高度1.2M处
- B 、教学楼室内距窗1M,距地面高度1.2M处
- C 、教学楼窗外1.5M,距离地面高度1.0M处
- D 、教学楼室内距窗1.5M,距地面高度1.6M处
- 6 【单选题】下列环境噪声监测点布置,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是()。
- A 、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测点,距墙壁或窗户1.0M,距地面高度1.3M
- B 、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测点,距墙壁或窗户1.5M,距地面高度1.0M
- C 、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内测点,距墙壁或窗户1.5M,距地面高度1.8M
- D 、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内测点,距墙壁或窗户1.5M,距地面高度1.3M
- 7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监测因子筛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项目排放的所有污染物都应作为监测因子
- B 、仅将项目排放的特征污染物筛选为监测因子
- C 、仅将项目排放的有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筛选为监测因子
- D 、项目排放毒性较大且没有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应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作为监测因子
- 8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大气环境预测时,计算污染源对评价范围的影响时,一般取(),项目位于预测范围的中心区域。
- A 、主导风向为X坐标轴,主导风向的垂直方向为Y坐标轴
- B 、东西向为X坐标轴、南北向为Y坐标轴
- C 、南北向为X坐标轴、东西向为Y坐标轴
- D 、可以任意设置X、Y坐标轴
- 9 【单选题】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置的周边环境应符合相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监测点周围空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的高度夹角( )。
- A 、小于30°
- B 、大于30°
- C 、小于20°
- D 、大于20°
- 10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在大气环境监测浓度中,下列属于短期浓度的有()。
- A 、1h平均质量浓度
- B 、8h平均质量浓度
- C 、24h平均质量浓度
- D 、周平均质量浓度
热门试题换一换
- 环境噪声现状监测布点应考虑的因素有( )。
- 划入轻度影响的项目的特征有()。
- 下列关于生态影响补偿的说法,正确的有()。
- 给出本项目水生生态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Ⅱ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时,对工程可行性研究和评价中提出的不同选址(选线)方案或不同开采方案等所引起的()分别进行预测。
- 判断该项目的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并说明理由。
-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功能区划是指依据海洋()以及 自然资源和环境特定条件,界定海洋利用的主导功能和使用范畴。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关于向海域排放废液或废水有关规定的说法, 错误的有()。
- 关于景观敏感程度判断正确的是(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