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造师案例题
题干: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市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单洞设计为9.75×5m,坡度17.22‰,围岩稳定性差。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拟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左线隧道施工工序划分如图1、图2所示,并进行相关监控量测动态指导设计与施工,监测项目有锚杆轴力和拱顶下沉,当初期支护完工后及时施作二次衬砌。同时针对该段软弱围岩采用的浅埋暗挖法施工,提出了“快封闭、勤测量”的基本原则。[up/201708/083134cd66dc481b40cb922adc2c740bcf29.png][up/201708/08318f27dfb3a5ea4784b9530e7ab69f763a.png]
题目:本工程二次衬砌施作时机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二次衬砌施作时机不合理。
理由:二次衬砌施作应待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防水隔离层施工完成后再进行。

- 1 【建造师案例题】某隧道二次衬砌为厚度40cm的C25模筑混凝土。采用先拱后墙法施工时,拱架支撑变形下沉,承包人施工中存在泵送混凝土水灰比偏大;局部欠挖超过限值未凿除;模板移动部分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等因素,造成其中一段衬砌完工后顶部、侧墙均出现环向裂缝,局部地段有斜向裂缝,严重者出现纵、环向贯通裂缝,形成网状开裂,缝宽最小0.1mm,最大4mm,必须进行补救处理。根据背景材料,请分析衬砌开裂原因。
- 2 【建造师案例题】某隧道二次衬砌为厚度40cm的C25模筑混凝土。采用先拱后墙法施工时,拱架支撑变形下沉,承包人施工中存在泵送混凝土水灰比偏大;局部欠挖超过限值未凿除;模板移动部分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等因素,造成其中一段衬砌完工后顶部、侧墙均出现环向裂缝,局部地段有斜向裂缝,严重者出现纵、环向贯通裂缝,形成网状开裂,缝宽最小0.1mm,最大4mm,必须进行补救处理。根据背景材料,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对隧道衬砌裂缝病害进行防治?
- 3 【建造师案例题】某隧道二次衬砌为厚度40cm的C25模筑混凝土。采用先拱后墙法施工时,拱架支撑变形下沉,承包人施工中存在泵送混凝土水灰比偏大;局部欠挖超过限值未凿除;模板移动部分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等因素,造成其中一段衬砌完工后顶部、侧墙均出现环向裂缝,局部地段有斜向裂缝,严重者出现纵、环向贯通裂缝,形成网状开裂,缝宽最小0.1mm,最大4mm,必须进行补救处理。根据衬砌裂缝情况,简述其处理措施。
- 4 【单选题】复合衬砌中防水层施工应在( )后,二次衬砌施作前进行。
- A 、围岩变形完全稳定
- B 、初期支护完成并且围岩变形稳定
- C 、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
- D 、初期支护变形完全稳定
- 5 【单选题】复合衬砌中防水层施工应在()后,二次衬砌施作前进行。
- A 、围岩变形完全稳定
- B 、初期支护完成并且围岩变形稳定
- C 、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
- D 、初期支护变形完全稳定
- 6 【建造师案例题】根据背景材料,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进行?
- 7 【单选题】二次衬砌拆模时间应据结构断面形式及混凝土达到的强度确定;矩形断面,侧墙应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
- A 、70%
- B 、75%
- C 、80%
- D 、100%
- 8 【单选题】喷锚暗挖法二次衬砌施工最佳时机是()。
- A 、初期支护变形稳定
- B 、地层变形稳定
- C 、隧道贯通
- D 、防水层施工完成
- 9 【单选题】复合式衬砌中防水层施工应在()后,二次衬砌施作前进行。
- A 、围岩变形完全稳定
- B 、初期支护完成并且围岩变形稳定
- C 、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
- D 、初期支护变形完全稳定
- 10 【单选题】复合式衬砌隧道和喷锚衬砌隧道施工时的现场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是( )。
- A 、围岩体内位移(洞内设点)
- B 、围岩体内位移(地表设点)
- C 、围岩压力
- D 、周边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