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分析题
题干:某风沙治理工程,原来是一片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地区,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绿化隔离建设,原先的居民迁入了楼房,实现3.08k的绿化,绿化隔离地区总面积为240k。道路、河流两侧将种上各200m宽的绿化带,其中内侧的20~50m将成为永久绿化带。在其外侧则发展了经济林、速生丰产林和树木种苗等绿色产业。栽植树木的数量预计达到了2000多万棵,达到人均绿地50林木绿地,希望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沙治沙、抑制扬尘、净化空气等方面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问题:
题目:简述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本项目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在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土石方等的车辆运输产生的扬尘,也会增加空气的污染程度,尤其是干旱少雨和大风的时候,施工和运输扬尘量会更大。因此应当合理安排工期和土方开挖时间,避免干旱和大风天气,减小扬尘对环境的影响。运营期耕地和播种等活动将对土地大面积的耕翻,此时如果遇到土壤干燥和大风天气,则容易产生大面积的扬尘污染空气。而项目建成数年后,林木均拥有防风固沙的功能后,裸露的地表将被绿色植物覆盖,从而降低地面沙尘。

- 1 【单选题】按照《环境影响评析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所推荐的进一步预测模式,输入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需要逐日每天24次的连续观测资料,对于每日实际观测次数不足24次的,应进行差值处理,若实际观测次数为一日8次以上,应采用()。
- A 、均值插值法
- B 、两端插值法
- C 、跳跃插值法
- D 、连续均匀插值法
- 2 【材料分析题】简述该项目生态环境影响工程分析的重点内容。
- 3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在分析典型小时气象条件下,项目对环境空气敏感区和评价范围的最大环境影响时,应绘制()。
- A 、评价范围内出现区域小时平均浓度平均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 B 、评价范围内出现区域日平均浓度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 C 、预测范围内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 D 、评价范围内出现区域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 4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时,需叠加现状背景值,分析项目建成后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下列公式正确的是()。
- A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 B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 C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 D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一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 5 【单选题】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时,若评价范围内还有其他在建项目、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拟建项目,也应考虑其建成后对()的共同影响。
- A 、气象条件
- B 、污染源
- C 、气候条件
- D 、评价范围
- 6 【单选题】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时,需叠加现状背景值,分析项目建成后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下列关于其公式表示正确的是()。
- A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 B 、新增污染源-现状监测值=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 C 、新增污染源+现状监测值=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 D 、新增污染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物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 7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的内容有()。
- A 、分析所有排放方案的环境影响
- B 、分析小时平均浓度超标概率
- C 、分析日平均浓度是否超标
- D 、绘制年平均浓度等值线图
- 8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下列可以预测烟塔合一源的预测模型是()。
- A 、AERMOD
- B 、AUSTAL 2000
- C 、区域光化学网格模型
- D 、EDMS/AEDT
- 9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时,下列适用于预测O3对环境影响的模型的是()。
- A 、AERMOD
- B 、 ADMS
- C 、AUSTAL2000
- D 、区域光化学网格模型
- 10 【单选题】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时,对于不达标区项目需叠加达标规划中达标浓度分析项目建成后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下列公式正确的是() 。
- A 、新增污染源贡献值+达标年目标浓度+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贡献值-区域消减污染源贡献值 (如有) =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
- B 、新增污染源贡献值达标年目标浓度+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贡献值-区域、 消减污染源贡献值(如有) =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
- C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达标年目标浓度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贡献值区域消减污染源贡献值(如有) =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
- D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达标年目标浓度+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贡献值 +区域消减污染源贡献值(如有) =项目建成后最终环境影响
热门试题换一换
- 有4台相同的水泵位于同一平面,布局如下图,若将其等效为一个点声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下列措施中,不属于预防岩溶塌陷的是()。
- 计算1个批次A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乙醇损耗量。
- 确定应执行的废水排放标准与级别。
- 下列环境影响评价中,适用《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是()。
- 根据《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强化“三线一单”约束作用,除了环境质量底线、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外,还应包含( )。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下列关于推动农村综合环境整治,各级人民政府应开展的工作中,正确的是( )。
- 根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不属于2020年工作目标是()。
- 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关于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内,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 已敷设人工防渗衬垫的填埋场,可能导致衬垫损坏的主要因素有(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