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某拟建项目排污口对岸现有一个污水排放量为3.6万t/d的排污口,COD的排放浓度为100mg/L。河流上游枯水期设计流量为10/s,COD背景浓度15mg/L。该项目设计污水量为10.0万t/d,COD排放浓度为50mg/L。则采用一维稳态水质模型计算得到的排放断面COD起始浓度为()。
- A 、21.56MG/L
- B 、24.95MG/L
- C 、42.80MG/L
- D 、55.00MG/L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A】
由于10/s=86.4万t/d,根据一维稳态水质模型,排放断面COD的起始浓度为:


- 1 【单选题】某拟建项目,排放5种污染物进入河道,各污染物设计水文条件的背景浓度占标率及项目排污负荷占标率见下表。按ISE进行筛选水环境影响预测因子, 排序正确的是()。
- A 、L1、L2、L3、L4、L5
- B 、L5、L4、L3、L2、L1
- C 、L1、L5、L4、L3、L2
- D 、L1、L5、L2、L3、L4
- 2 【单选题】某拟建项目。主要排放4种污染物质进入河道。设计水文条件下,假定初始断面完全混合,各污染物的背景浓度占标率及项目排污占标率见下表。则该项目主要影响预测银子选择排序应为()。
- A 、COD、Cd、Cu、
- B 、Cd、
、COD、Cu
- C 、
、COD、Cd、Cu
- D 、
、COD、Cu、Cd
- 3 【多选题】ISE值(),说明拟建项目排污对该项水质因子的污染影响越大。
- A 、为1
- B 、为负值
- C 、越大
- D 、越小
- 4 【单选题】某项目建在感潮小河河口段岸边,排放持久性污染物,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充分混合段的水质预测应采用的推荐模式是()。
- A 、一维动态混合模式
- B 、河流完全混合模式
- C 、托马斯模式
- D 、二维动态混合衰减数值模式
- 5 【多选题】某涉及现有项目大气污染排放的扩建项目,大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为满足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需要,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对象有()。
- A 、现有项目污染源
- B 、扩建项目污染源
- C 、评价范围内排放同类污染物的现有工业污染源
- D 、评价范围内排放同类污染物的在建工业污染源
- 6 【单选题】某拟建项目排污口对岸现有一个污水排放量为3.6万T/D的排污口,COD的排放浓度为100MG/L。河流上游枯水期设计流量为10/S,COD背景浓度15MG/L。该项目设计污水量为10.0万T/D,COD排放浓度为50MG/L。则采用一维稳态水质模型计算得到的排放断面COD起始浓度为()。
- A 、21.56MG/L
- B 、24.95MG/L
- C 、42.80MG/L
- D 、55.00MG/L
- 7 【单选题】某拟建项目排放大气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出现距离Dmax和地面浓度达到标准限值10%时对应的最远距离D10%如表3所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评价范围边长为( )。表3
- A 、32KM
- B 、36KM
- C 、50KM
- D 、56KM
- 8 【单选题】某拟建项目排污口对岸现有一个污水排放量为3.6万t/d的排污口,COD的排放浓度为100mg/L。河流上游枯水期设计流量为10/s,COD背景浓度15mg/L。该项目设计污水量为10.0万t/d,COD排放浓度为50mg/L。则采用一维稳态水质模型计算得到的排放断面COD起始浓度为( )。
- A 、21.56MG/L
- B 、24.95MG/L
- C 、42.80MG/L
- D 、55.00MG/L
- 9 【单选题】某拟建项目,排放5种污染物进入河道,各污染物设计水文条件的背景浓度占标率及项目排污负荷占标率见下表。按ISE进行筛选水环境影响预测因子,排序正确的是( )。
- A 、L1,L2,L3,L4,L5
- B 、L5,L4,L3,L2,L1
- C 、L1,L5,L4,L3,L2
- D 、L1,L5,L2,L3,L4
- 10 【单选题】某拟建项目排放大气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出现距离Dmax和地面浓度达到标准限值10%时对应的最远距离D10%如下表所示。根据大气导则,大气评价范围边长为()。
- A 、32KM
- B 、36KM
- C 、50KM
- D 、56KM
热门试题换一换
- 关于《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适用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下列关于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是()。
- 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影响区域内,有一文物保护建筑,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一生态影响类》,应列入验收调查内容的有()。
- 涉及范围区域较大、人力勘察较为困难或难以到达的建设项目,其生态影响调查的方法往往采用()。
- 开发区环境影响识别方法不包括()。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生态背景调查受保护的生物物种时,如涉及()保护物种、珍稀濒危物种和地方特有物种时,应逐个或逐类说明其类型、分布、保护级别、保护状况等。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建设项目对国家或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建设单位应当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保护部门在审批时,应当征求( )的意见。
-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关于环境风险评价的有关要求,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根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关于生态功能保护区保护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有()。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