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造师案例题某城市引水工程,输水管道为长980米、DN3500毫米钢管,采用顶管法施工;工作井尺寸8米×20米,挖深15米,围护结构为φ800毫米钻孔灌注桩,设四道支撑。工作井挖土前,经检测发现三根钻孔灌注桩桩身强度偏低,造成围护结构达不到设计要求。调查结果表明混凝土的粗、细骨料合格。 顶管施工前,项目部把原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顶管分节长度由6.6米改为8.8米,仍采用原龙门吊下管方案,并准备在现场予以实施。监理工程师认为此做法违反有关规定并存在安全隐患,予以制止。项管正常顶进过程中,随顶程增加,总顸力持续增加,在顶程达1/3时,总顶力接近后背设计允许最大荷载。 说明项目部变更施工方案的正确做法。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做法:重新编制方案,并办理相应的变更手续,审批后执行。

- 1 【建造师案例题】某城市给水管道为DN1200钢管,长2.53千米,属于压力管道,施工环境复杂,沿线分布有各种类型的企业,居民区较多,项目部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任务,特制定如下措施: (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对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全部进行三级教育并经考试合格; (2)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控制办法,严格执行,并派专人督促; (3)把好工程质量关,加强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资料的管理,特别是对于检测单位出具的某些只提供技术参数的测试报告,必须按程序处理。 由于沿线各类化工企业较多,给水管道施工中管道不慎被污染水污染,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人员将污染水从被污染管道中清出,并用水冲洗,加强现场管理,直至给水管道并网运行,再无同类事故发生。 项目部对被污染管道的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 2 【单选题】城市给排水管道施工中,若采用手掘式顶管时,应将地下水位降至管底以下不小于( )处,并采取措施,防止其他水源进入顶管管道。
- A 、0.2米
- B 、0.3米
- C 、0.4米
- D 、0.5米
- 3 【建造师案例题】某城市输水管线长4.28km,DN1200钢管,管道埋深约3m,管线位于主干道路的非机动车道上。采用明开槽方法施工,沟槽土质为回填杂土及粉砂土。受交通条件制约,沟槽土方挖运和吊车下管安排在晚10时至次日早6时进行,项目部办理了管线开挖占路手续。现场施工发生如下事件:1.为吊车下管方便,选择夜间时段移动护栏临时占用一条机动车道,受到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罚。2.挖土机开挖沟槽时发现有一段废弃的旧排水砖沟,约请监理工程师查看后,项目部进行挖除和基础换填处理。3.质检员查验准备焊接的管口时,发现有数根钢管坡口范围有锈渍没有清理干净。4.钢管回填前外施作业队按间距4m对管道加设竖向木支撑后,开始回填作业,因沟槽开挖不直顺,在局部偏窄处,钢管下腋角部采用木夯夯实。回填完毕发现管道竖向变形有5mm。事件2基础换填处理在程序上是否妥当:如不妥当,写出正确的程序。
- 4 【建造师案例题】某城市输水管线长4.28km,DN1200钢管,管道埋深约3m,管线位于主干道路的非机动车道上。采用明开槽方法施工,沟槽土质为回填杂土及粉砂土。受交通条件制约,沟槽土方挖运和吊车下管安排在晚10时至次日早6时进行,项目部办理了管线开挖占路手续。现场施工发生如下事件:1.为吊车下管方便,选择夜间时段移动护栏临时占用一条机动车道,受到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罚。2.挖土机开挖沟槽时发现有一段废弃的旧排水砖沟,约请监理工程师查看后,项目部进行挖除和基础换填处理。3.质检员查验准备焊接的管口时,发现有数根钢管坡口范围有锈渍没有清理干净。4.钢管回填前外施作业队按间距4m对管道加设竖向木支撑后,开始回填作业,因沟槽开挖不直顺,在局部偏窄处,钢管下腋角部采用木夯夯实。回填完毕发现管道竖向变形有5mm。事件4防止管道变形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不正确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 5 【建造师案例题】某城市排水南干线工程,管道为φ1200~φ1500的混凝土管,总长1636m。其中顶管施工段采用手掘式顶管法,该段土质较好,无地下水。其余为土基铺设,覆土深3.6~4.0m。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1.混凝土管顶进过程中,发现土质不稳定,为了减少阻力,项目部施工负责人指令在管端四周超挖20mm。2.顶管时出现30mm偏差,采用挖土校正法,即在管体偏向一侧少挖土,而在另一侧多超挖些,强制管道在前进时向另一侧偏移。项目部施工负责人指令是否正确?给出正确做法。
- 6 【单选题】水库等工程蓄引水前,必须进行蓄引水(阶段)验收。验收前,应按照水利部《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暂行办法》(水建管[1999]177号),对工程进行( )鉴定。通过该鉴定后,才可以进行验收。
- A 、蓄水条件
- B 、蓄水安全
- C 、蓄水水位
- D 、安全水位
- 7 【建造师案例题】某城市引水工程,输水管道为长980 m、DN 3 500 mm钢管,采用顶管法施工;工作井尺寸为18m×20m,挖深15 m,围护结构为φ800mm钻孔灌注桩,设四道支撑。工作井挖土前,经检测发现三根钻孔灌注桩桩身强度偏低,造成围护结构达不到设计要求。调查结果表明混凝土的粗、细骨料合格。顶管施工前,项目部把原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顶管分节长度由6.6 m改为8.8 m,仍采用原龙门吊下管方案,并准备在现场予以实施。监理工程师认为此做法违反有关规定并存在安全隐患,予以制止。顶管正常顶进过程中,随顶程增加,总顶力持续增加,在顶程达三分之一时,总顶力接近后背设计允许最大荷载。 问题: 1.钻孔灌注桩桩身强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应如何补救? 2.说明项目部变更施工方案的正确做法。 3.改变管节长度后,应对原龙门吊下管方案中哪些安全隐患点进行安全验算? 4.顶力随顶程持续增加的原因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措施处理?
- 8 【建造师案例题】某城市给水管道由顶管法施工。该给水管道管材采用直径1 800mm钢管,壁厚18 mm,每节钢管长8m,管节间焊缝设计为Ⅱ级焊缝;顶管工作井采用SMW围护结构,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某施工单位中标某一标段,该标段除涉及钢管顶管施工外,还有一泵站,采用现浇施工,为防止混凝土构筑物裂缝,施工单位拟采取以下措施: (1)配筋采用大直径、小间距,全断面的配筋率为0.2%,水泥选用大坝水泥。 (2)在满足配合比规范和混凝土技术指标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水泥用量和减少水用量。 (3)在满足混凝土运输和布放要求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入模坍落度。 问题: 1.管节间的焊缝无损探伤检验频率应为多少?为什么? 2.指出防止构筑物裂缝措施中错误的地方,并说明哪些措施属于设计应考虑的主要措施。 3.为了防止裂缝产生,设计应考虑的主要措施除了背景资料中的,还应包括哪些? 4.试描述下SMW桩围护结构的特点。
- 9 【单选题】城市给水排水工程中,管内径大于()的柔性管道,回填施工中应在管内设竖向支撑。
- A 、900mm
- B 、800mm
- C 、700mm
- D 、600mm
- 10 【单选题】目前城市改扩建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多数采用()施工。
- A 、顶管法
- B 、盾构法
- C 、浅埋暗挖法
- D 、定向钻
热门试题换一换
- 下列不属于速动资产的是( )。
- 甲开发商委托乙设计公司进行施工图设计,由乙公司设计师丙负责具体设计工作对于设计图纸的著作权归属没有约定,则该施工图设计的著作权属于( )。
- 某施工单位为避免破坏施工现场区域原有地下管线,欲查明相关情况,需( )负责向其提供施工现场区域内地下管线资料。
- 技术方案静态投资回收期是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条件下,以技术方案的净收益回收总投资所需要的时间。总投资是指()。
- 对建设项目投资项(或者成本项)信息进行编码时,适宜的做法是()。
- 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编制依据的区别,主要在于( )。
- 指出事件3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写出正确方法。
- 关于融资租赁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的说法正确的有( )。
- 关于自动化仪表线路电缆导管安装要求,错误的是(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