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半径一般不应小于 2.5km,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复杂地形是指( )的地形。
- A 、距污染源中心 2.5km 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等于或超过排气筒高度
- B 、距污染源中心 2.5km 内的地形高度(含建筑物)等于或超过排气筒高度
- C 、距污染源中心 5km 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等于或超过排气筒高度
- D 、距污染源中心 5km 内的地形高度(含建筑物)等于或超过排气筒高度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C】
简单地形距污染源中心点5km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低于排气筒高度时,定义为简单地形。等于或者超过排气筒高度则为复杂地形。

- 1 【材料分析题】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 2 【单选题】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在评价范围基础上对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范围调整时,考虑的因素可不包括()。
- A 、污染源的排放高度
- B 、环境影响预测因子
- C 、评价区域的主导风向
- D 、周围环境敏感区的位置
- 3 【单选题】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范围的确定中,除以项目的级别为主要依据外,还应考虑评价边界外有关区域对评价区的影响,当评价区扩大到界外区域时,各方位的界外区域的边长大致为评价区域边长的()倍。
- A 、0.5
- B 、1
- C 、1.5
- D 、2
- 4 【单选题】本导则中规定:大气环境影响一级评价范围,距离风险源点不低于()。
- A 、2KM
- B 、3KM
- C 、4KM
- D 、5KM
- 5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评价范围≥50km的一级评价项目,可选择()进行预测。
- A 、估算模式
- B 、AERMOD模式
- C 、ADMS模式
- D 、CALPUFF模式
- 6 【多选题】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一般采用()。
- A 、数学分析法
- B 、单项评价法
- C 、模型构造法
- D 、多项评价法
- 7 【单选题】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 )KM 。
- A 、2
- B 、4
- C 、5
- D 、6
- 8 【单选题】某大气环境一级评价的新建项目,期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有其他在建项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污染源调查时,该在建项目的数据来源应采用的资料或文件是()。
- A 、项目监督性监测数据
- B 、在线监测数据
- C 、已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 D 、年度排污许可执行报告
- 9 【单选题】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时,对于评价范围内的在建和未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下列()方法最合适。
- A 、使用物料衡算进行估算
- B 、使用已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资料
- C 、引用设计资料中的数据
- D 、进行类比调查
- 10 【单选题】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时,对于评价范围内的改建、扩 建项目现状工程的污染源调查,下列哪个方法不台适()。
- A 、项目监督性监测数据
- B 、年度排污许可执行报告
- C 、自主验收报告
- D 、引用涉及资料中的数据
热门试题换一换
- 移民安置影响评价应评价哪些内容?
- 下列场址选择条件中,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要求的有()。
-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中规定,测量时背景噪声应比铁路噪声低()(A)dB以上,若两者声级差值小于该值,需进行修正。
- 根据《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规划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应包括的内容有( )。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必须符合本行政区域()控制指标的要求。
- ()公布限期禁止采用的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工艺名录和限期禁止生产、禁止销售、禁止进口、禁止使用的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设备名录。
- 城市生活污水二级处理厂,在排放前常采取消毒处理,最经济的消毒处理方法是( )。
- 某面积为10.0k的开发区,建设前森林覆盖率为45%,建设运行后森林覆盖面积为3.5k。若以植被覆盖率为质量指标,用单因子指数法计算出该区开发前后生态质量变化量为( )。
- 某拟建项目厂址位于平原地区。为调查厂址附近地下潜水水位和流向,按最经济原则布设的潜水监测井位数为()。
- 通过解译遥感卫片可获取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信息包括()。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