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在工程建设活动中,施工企业与建设单位形成的是()。
- A 、刑事法律关系
- B 、民事商事法律关系
- C 、社会法律关系
- D 、行政法律关系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B】
建设法律、行政法规在调整建设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会形成民事商事法律关系。

- 1 【多选题】某建设工程建设单位暗示施工企业违反工程建设质量标准以缩短工期,建设单位对此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中不包括( )。
- A 、责令改正
- B 、处以罚款
- C 、追究刑事责任
- D 、责令停业整顿
- E 、吊销资质证书
- 2 【建造师案例题】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采用可调价施工合同形式。工期20个月,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各项工作在其持续时间内均按匀速进展,每月计划完成投资见下表。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建设单位要求调整场地标高,设计单位修改施工图,A工作开始时间推迟1个月,致使施工单位机械闲置和人工窝工损失。 事件二:设计单位修改图纸使C工作发生工程量变化,增加造价10万元,施工单位及时调整施工部署,如期完成了C工作。 事件三:D、E工作受A工作的影响,开始时间也推迟了1个月,由于物价上涨原因,6~7月份D、E工作的实际完成投资较计划完成投资增加了10%。D、E工作均按原持续时间完成,由于施工机械故障,J工作7月份实际完成计划工程量的80%,J工作持续时间最终延长1个月。 事件四:G、I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遇到非常恶劣的气候,导致G工作持续时间延长0.5个月;施工单位采取了赶工措施,使工作能按原持续时间完成,但需增加赶工费0.5万元。 事件五:L工作为隐蔽工程,在验收后项目监理机构对质量提出了质疑,施工单位以隐蔽工程已经监理工程师验收为由拒绝复验。在监理机构的坚持下,对隐蔽工程进行剥离复验。复验结果,工程质量不合格,施工单位进行了整改。 以上事件一至事件四发生后,施工单位均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工期顺延和费用补偿要求。 1~7月份投资情况见下表。
事件二中,施工单位顺延和补偿费用的要求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 3 【建造师案例题】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采用可调价施工合同形式。工期20个月,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各项工作在其持续时间内均按匀速进展,每月计划完成投资见下表。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建设单位要求调整场地标高,设计单位修改施工图,A工作开始时间推迟1个月,致使施工单位机械闲置和人工窝工损失。 事件二:设计单位修改图纸使C工作发生工程量变化,增加造价10万元,施工单位及时调整施工部署,如期完成了C工作。 事件三:D、E工作受A工作的影响,开始时间也推迟了1个月,由于物价上涨原因,6~7月份D、E工作的实际完成投资较计划完成投资增加了10%。D、E工作均按原持续时间完成,由于施工机械故障,J工作7月份实际完成计划工程量的80%,J工作持续时间最终延长1个月。 事件四:G、I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遇到非常恶劣的气候,导致G工作持续时间延长0.5个月;施工单位采取了赶工措施,使工作能按原持续时间完成,但需增加赶工费0.5万元。 事件五:L工作为隐蔽工程,在验收后项目监理机构对质量提出了质疑,施工单位以隐蔽工程已经监理工程师验收为由拒绝复验。在监理机构的坚持下,对隐蔽工程进行剥离复验。复验结果,工程质量不合格,施工单位进行了整改。 以上事件一至事件四发生后,施工单位均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工期顺延和费用补偿要求。 1~7月份投资情况见下表。
事件五中施工复验,施工单位和项目监理机构的做法是否妥当?分别说明理由。
- 4 【建造师案例题】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采用可调价施工合同形式。工期20个月,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各项工作在其持续时间内均按匀速进展,每月计划完成投资见下表。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建设单位要求调整场地标高,设计单位修改施工图,A工作开始时间推迟1个月,致使施工单位机械闲置和人工窝工损失。 事件二:设计单位修改图纸使C工作发生工程量变化,增加造价10万元,施工单位及时调整施工部署,如期完成了C工作。 事件三:D、E工作受A工作的影响,开始时间也推迟了1个月,由于物价上涨原因,6~7月份D、E工作的实际完成投资较计划完成投资增加了10%。D、E工作均按原持续时间完成,由于施工机械故障,J工作7月份实际完成计划工程量的80%,J工作持续时间最终延长1个月。 事件四:G、I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遇到非常恶劣的气候,导致G工作持续时间延长0.5个月;施工单位采取了赶工措施,使工作能按原持续时间完成,但需增加赶工费0.5万元。 事件五:L工作为隐蔽工程,在验收后项目监理机构对质量提出了质疑,施工单位以隐蔽工程已经监理工程师验收为由拒绝复验。在监理机构的坚持下,对隐蔽工程进行剥离复验。复验结果,工程质量不合格,施工单位进行了整改。 以上事件一至事件四发生后,施工单位均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工期顺延和费用补偿要求。 1~7月份投资情况见下表。
针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事件,项目监理机构的工程延期为多少个月?该工程实际工期为多少个月?
- 5 【建造师案例题】某工程,建设单位与甲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经建设单位同意,甲施工单位选择了乙施工单位作为分包单位。在合同履行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在合同约定的工程开工日前,建设单位收到甲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开工报审表》后即予处理:考虑到施工许可证已获政府主管部门批准且甲施工单位的施工机具和施工人员已经进场,便审核签认了《工程开工报审表》并通知了项目监理机构。事件2:在施工过程中,甲施工单位的资金出现困难,无法按分包合同约定支付乙施工单位的工程款。乙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了支付申请。项目监理机构受理并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后,即向乙施工单位签发了付款凭证。事件3:专业监理工程师在巡视中发现,乙施工单位施工的某部位存在质量隐患,专业监理工程师随即向甲施工单位签发了整改通知。甲施工单位回函称,建设单位已直接向乙施工单位付款,因而本单位对乙施工单位施工的工程质量不承担责任。事件4:在检查现场时发现——(1)塔吊与临时生活设施共用一个配电箱;无配电箱检查记录。(2)塔吊由木工班长指挥。(3)现场单行消防通道上乱堆材料,仅剩1m宽左右通道,端头20m×20m场地堆满大模板。(4)脚手架和楼板模板拆除后乱堆乱放,无交底记录。工程进展到28周6层结构拆模后,劳务分包方作业人员直接从窗口向外抛垃圾,造成施工扬尘,工程周围居民因受扬尘影响,有的找到项目经理要求停止施工,有的向有关部门投诉。指出事件1中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 6 【建造师案例题】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合同约定:工期6个月;A,B工作所用的材料由建设单位采购;合同价款采用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的全费用综合单价计价;施工期间若遇物价上涨,只对钢材、水泥和骨料的价格进行调整,调整依据为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材料价格指数。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所列各项工作的估算工程量和施工单位的报价表如表1所示,该工程的各项工作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按月匀速施工,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2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有两台大型机械设备需要进场,施工单位提出应由建设单位支付其进场费,但建设单位不同意另行支付。 事件2: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运抵现场后,项目监理机构要求施工单位及时送检,但施工单位称:施工合同专用条款并未对此作出约定,因此,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施工单位没有送检的义务,若一定要施工单位送检。则由建设单位支付材料检测费用。 事件3:当施工进行到第3个月末时,建设单位提出一项设计变更,使D工作的工程量增加2000立方米,施工单位调整施工方案后,D工作持续时间延长1个月。从第4个月开始,D工作执行新的全费用综合单价。经测算,新单价中直接费为160元/立方米,间接费费率为15%,利润率为5%,计税系数为3.41%。 事件4:由于施工机械故障,G工作的开始时间推迟了1个月。第6个月恰遇建筑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造成F,G工作的造价提高,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价格指数见表 2。施工单位随即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了调整F,G工作结算单价的要求。经测算,F,G工作的单价中,钢材、水泥和骨料的价格所占比例均分别为 25%,35%和10%。
指出事件2中施工单位说法正确和错误之处,分别说明理由。
- 7 【建造师案例题】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合同约定:工期6个月;A,B工作所用的材料由建设单位采购;合同价款采用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的全费用综合单价计价;施工期间若遇物价上涨,只对钢材、水泥和骨料的价格进行调整,调整依据为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材料价格指数。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所列各项工作的估算工程量和施工单位的报价表如表1所示,该工程的各项工作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按月匀速施工,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2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有两台大型机械设备需要进场,施工单位提出应由建设单位支付其进场费,但建设单位不同意另行支付。 事件2: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运抵现场后,项目监理机构要求施工单位及时送检,但施工单位称:施工合同专用条款并未对此作出约定,因此,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施工单位没有送检的义务,若一定要施工单位送检。则由建设单位支付材料检测费用。 事件3:当施工进行到第3个月末时,建设单位提出一项设计变更,使D工作的工程量增加2000立方米,施工单位调整施工方案后,D工作持续时间延长1个月。从第4个月开始,D工作执行新的全费用综合单价。经测算,新单价中直接费为160元/立方米,间接费费率为15%,利润率为5%,计税系数为3.41%。 事件4:由于施工机械故障,G工作的开始时间推迟了1个月。第6个月恰遇建筑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造成F,G工作的造价提高,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价格指数见表 2。施工单位随即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了调整F,G工作结算单价的要求。经测算,F,G工作的单价中,钢材、水泥和骨料的价格所占比例均分别为 25%,35%和10%。
事件4中,施工单位提出调整工作F和G工作单价的要求是否合理?说明理由。列式计算应调价工作的新单价。
- 8 【建造师案例题】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采用可调价施工合同形式。工期20个月,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图1所示,各项工作在其持续时间内均按匀速进展,每月计划完成投资见表1。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建设单位要求调整场地标高,设计单位修改施工图,A工作开始时间推迟1个月,致使施工单位机械闲置和人工窝工损失。 事件二:设计单位修改图纸使C工作发生工程量变化,增加造价10万元,施工单位及时调整施工部署,如期完成了C工作。 事件三:D、E工作受A工作的影响,开始时间也推迟了1个月,由于物价上涨原因,6~7月份D、E工作的实际完成投资较计划完成投资增加了10%。D、E工作均按原持续时间完成,由于施工机械故障,J工作7月份实际完成计划工程量的80%,J工作持续时间最终延长1个月。 事件四:G、I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遇到非常恶劣的气候,导致G工作持续时间延长0.5个月;施工单位采取了赶工措施,使工作能按原持续时间完成,但需增加赶工费0.5万元。 事件五:L工作为隐蔽工程,在验收后项目监理机构对质量提出了质疑,施工单位以隐蔽工程已经监理工程师验收为由拒绝复验。在监理机构的坚持下,对隐蔽工程进行剥离复验。复验结果,工程质量不合格,施工单位进行了整改。以上事件一至四发生后,施工单位均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工期顺延和费用补偿要求。1~7月份投资情况见表2。
问 题 1.事件一中,施工单位顺延和补偿费用的要求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施工单位顺延和补偿费用的要求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3.事件五中施工复验,施工单位和项目监理机构的做法是否妥当?分别说明理由。 4.针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事件,项目监理机构的工程延期为多少个月?该工程实际工期为多少个月? 5.填写表中空格处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已完工程实际投资,并分析7月末的投资偏差和进度偏差。
- 9 【建造师案例题】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合同约定:工期6个月;A、B工作所用的材料由建设单位采购;合同价款采用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的全费用综合单价计价;施工期间若遇物价上涨,只对钢材、水泥和骨料的价格进行调整,调整依据为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材料价格指数。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所列各项工作的估算工程量和施工单位的报价见表2,该工程的各项工作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按月匀速施工,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3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有两台大型机械设备需要进场,施工单位提出应由建设单位支付其进场费,但建设单位不同意另行支付。 事件二: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运抵现场后,项目监理机构要求施工单位及时送检,但施工单位称:施工合同专用条款并未对此作出约定,因此,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施工单位没有送检的义务,若一定要施工单位送检,则由建设单位支付材料检测费用。 事件三:当施工进行到第3个月末时,建设单位提出一项设计变更,使D工作的工程量增加2 000立方米。施工单位调整施工方案后,D工作持续时间延长1个月。从第4个月开始,D工作执行新的全费用综合单价。经测算,新单价中直接费为160元/立方米,间接费费率为15%,利润率为5%,计税系数为3.41%。 事件四:由于施工机械故障,G工作的开始时间推迟了1个月。第6个月恰遇建筑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造成F、G工作的造价提高,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价格指数见表3。施工单位随即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了调整F、G工作结算单价的要求。经测算,F、G工作的单价中,钢材、水泥和骨料的价格所占比例均分别为25%、35%和10%。
问 题 1.事件一中,建设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指出事件二中施工单位说法正确和错误之处,分别说明理由。 3.事件三中,针对施工单位调整施工方案,写出项目监理机构的处理程序,列式计算D工作调整后新的全费用综合单价(计数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4.事件四中,施工单位提出调整F和G工作单价的要求是否合理?说明理由。列式计算应调价工作的新单价。 5.计算4、5、6月份的拟完工程计划投资和施工单位的应得工程款额(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 10 【单选题】在工程建设活动中,施工企业与建设单位形成的是()。
- A 、刑事法律关系
- B 、民事商事法律关系
- C 、社会法律关系
- D 、行政法律关系
热门试题换一换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自( )建立劳动关系。
- 某装饰公司承担了某商城的室内、外装饰装修工程,该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地上10层、地下2层,裙楼为3层。施工项目包括部分围护墙和女儿墙砌筑、室内抹灰、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地砖地面、门窗、涂饰、木作油漆和幕墙等。为了加快施工进度,砌墙与幕墙交叉作业。 在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中标注了: (1)材料存放区; (2)施工区及半成品加工区; (3)各类消防器材存放区域; (4)场区内交通道路、安全走廊(设明显标志); (5)总配电箱放置区、开关箱放置区; (6)现场施工办公室、门卫; (7)各类建筑机械放置区。 为运送施工人员和材料,室外安装有一部室外电梯和一部卷扬机。检查时发现,操作卷扬机的机工未在,而由一名工人正在操作机械运送一名工人和一车砂子上楼。施工单位在现场的消防通道处堆放了一些施工材料,如水泥、饰面砖等,现场消防通道宽度2.5m,以供人通行;临时供电采用三级配电二级保护,采用漏电保护开关,设置分段保护,合闸(正常)供电的配电箱未上锁,现场临时照明用电为220V。在裙楼2层室外的单排落地式钢管脚手架上进行玻璃幕墙骨架焊接的一操作人员,既无动火证也无操作证;在木门加工制作处正在使用中的电锯无防护罩。室内有一自动扶梯尚未安装,预留洞周边未见防护设施。在三层一房间内,工人正在铺贴地砖,现场昏暗。工人将一碘钨灯灯头放在已做好的吊顶龙骨上用于照明。 简述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方案编写的步骤。如果由你来进行玻璃幕墙施工方案编制,将如何设置安全防护网?
- 沉预制桩时,锤击过程应采用()。
- 确定机械台班消耗指标时不考虑机械幅度差的机械是( )。
- 请分析建设单位关于水泥混凝土面板开裂和断板的原因,改正其中错误之处。
- 甲、乙、丙三家公司协商一致,签订融资租赁合同,甲公司为承租人,由其选定丙公司生产的机器设备一套,乙公司购买后交付甲公司使用。在租赁期间,该机器设备出现问题。下列关于该机器设备维修以及租金支付的描述,正确的是()。
- 结构厚度不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混凝土浇筑宜采用( )浇筑方案。
- 甲公司业务员王某开出后,为报复甲公司,用盖有甲公司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与乙公司订立一份购销合同。乙公司并不知情,并按时将货送至甲公司所在地。甲公司拒绝引起纠纷。关于该案代理与合同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