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边长取2.5 km
- B 、三级评价项目不需要设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 C 、二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边长取10 km
- D 、三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取5 km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B】
说法正确的是三级评价项目不需要设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 1 【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没有主导风向的地区,应考虑项目对全方位的环境空气敏感区的影响
- B 、某区域的主导风向应有明显的优势,其主导风向角风频之和应≥45%,否则可称该区域没有主导风向或主导风向不明显
- C 、主导风向指风频最大的风向角的范围
- D 、风向角范围一般为22.5°~45°的夹角
- 2 【单选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设置防渗衬层渗漏检测系统,以保证在防渗衬层发生渗滤液渗漏时能及时发现并采取必要的污染控制措施
- B 、生活垃圾填埋场应建设渗滤液导排系统,该导排系统应确保在填埋场的运行期内防渗衬层上的渗滤液深度不大于20CM
- C 、生活垃圾填埋场应建设渗滤液处理设施,以在填埋场的运行期和后期维护与管理期内对渗滤液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
- D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应设渗滤液调节池,并采取封闭等措施防止恶臭物质的排放
- 3 【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体富营养化定义:人为因素引起的湖泊、水库中氮增加对其水生生态产生不良的影响
- B 、水体富营养化的主因是磷增加,同时也与氮含量、水温及水体特征有关
- C 、土壤允许流失量定义:长时期内能保持土壤的肥力和维持土地生产力基本稳定的最大土壤流失量
- D 、类比法定义:通过既有开发工程及其已显现的环境影响后果的调查结果来近似地分析说明拟建工程可能发生的环境影响
- 4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有()。
- A 、环境要素通常包含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
- B 、生态影响评价指通过定性地揭示与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及其对人类健康与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来确定一个地区的生态负荷或环境容量
- C 、环境自净是指进入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随着时问的变化不断降低和消除的现象
- D 、水质模型是指天然水体质量变化规律描述或预测的数学模型
- 5 【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峰值
- B 、
相当于噪声的平均本底值
- C 、
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值
- D 、一般用
表示在规定的测量时间段内测得A声级的最大值
- 6 【多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对于评价范围内的在建和未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可通过类比调查、物料衡算或设计资料确定
- B 、对于现有项目和改扩建项目的现状污染源调查,可使用已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资料
- C 、对于分期实施的工程项目,可利用前期工程最近5年内的验收监测资料、年度例行监测资料或进行实测
- D 、对于新建项目可通过类比调查、物料衡算或设计资料确定
- 7 【多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森林的景观阈值高于灌木
- B 、灌丛的景观阈值高于草本
- C 、周围环境全为裸岩背景时,阈值最低
- D 、景观阈值与植被关系密切
- 8 【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设置防渗衬层渗漏检测系统,以保证在防渗衬层发生渗滤液渗漏时能及时发现并采取必要的污染控制措施
- B 、生活垃圾填埋场应建设渗滤液导排系统,该导排系统应确保在填埋场的运行期内防渗衬层上的渗滤液深度不大于20CM。为检测渗滤液深度,生活垃圾填埋场内应设置渗滤液监测井
- C 、生活垃圾填埋场应建设渗滤液处理设施,以在填埋场的运行期和后期维护与管理期内对渗滤液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
- D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应设渗滤液调节池,并采取封闭等措施防止恶臭物质的排放
- 9 【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
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峰值
- B 、
相当于噪声的平均本底值
- C 、
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值
- D 、一般用
表示在规定的测量时间段内测得A声级的最大值
- 10 【单选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10个
- B 、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5个。对于地形复杂、污染程度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较多的区域,可酌情增加监测点数目
- C 、三级评价项目,若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位,或评价范围内有近3年的监测资料,且其监测数据有效性符合本导则有关规定,并能满足项目评价要求的,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否则,应设置2~4个监测点
- D 、应根据项目的规模和性质,结合地形复杂性、污染源及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布局,综合考虑监测点设置数量
热门试题换一换
- 有关生态影响的工程分析内容主要有哪些?
-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以能说明( )为原则,并应满足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的要求。
- 地下水污染异地处理可采用的技术是()。
- 湖泊的动力特征包括振动和前进两种,其中前进指()。
-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B/T14848-2017) , 关于地下水监测频率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建筑施 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适用于()。
- 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 ,燃煤锅炉应执行的基准氧含量是()。
- 根据《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以提供海洋水产品为主要功能的海域,包括用于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功能的海域是指()。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质量现状监测取样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 以下说法中( )不符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中因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需要调整保护区的相关规定。
- 某公路建设项目和现有道路交叉,周围敏感点如图1所示,应优先设置为现状监测点的是()。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