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2009年)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无效合同的是( )。
- A 、违反国家限制经营规定而订立的合同
- B 、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 C 、显失公平的合同
- D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核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的区分。本题选项C属于可撤销合同。

- 1 【多选题】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合同成立的情形有( )。
- A 、甲向乙发出要约,乙作出承诺,该承诺除对履行地点提出异议外,其余内容均与要约一致
- B 、甲、乙约定以书面形式订立合同,但在签订书面合同之前甲已履行主要义务,乙接受了履行
- C 、甲、乙采用书面形式订立一合同,但在双方签章之前,甲履行了主要义务,乙接受了履行
- D 、甲于5月10日向乙发出要约,要约规定承诺期限截止至5月20日,乙于5月18日发出承诺信函,该信函5月21日到达甲
- 2 【多选题】根据《合同法》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无效合同的有( )。
- A 、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合同
- B 、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但未损害国家利益
- C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 D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 3 【多选题】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无效合同的有( )。
- A 、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合同
- B 、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 C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 D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 4 【多选题】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合同成立的情形有()。
- A 、甲向乙发出要约,乙作出承诺,该承诺除对履行地点提出异议外,其余内容均与要约一致
- B 、甲、乙约定以书面形式订立合同,但在签订书面合同之前甲已履行主要义务,乙接受了履行
- C 、甲、乙采用书面形式订立一合同,但在双方签章之前,甲履行了主要义务,乙接受了履行
- D 、甲于5月10日向乙发出要约,要约规定承诺期限截止至5月20日,乙于5月18日发出承诺信函,该信函5月21日到达甲
- 5 【多选题】根据《合同法》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无效合同的有()。
- A 、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合同
- B 、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但未损害国家利益
- C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 D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 6 【单选题】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效力待定合同的是()。
- A 、一方以欺诈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 B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与他人订立的买卖房屋的合同
- C 、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 D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 7 【单选题】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可撤销合同的是( )。
- A 、一方以欺诈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 B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与他人订立的纯获利益的合同
- C 、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 D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 8 【单选题】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效力待定合同的是()。
- A 、一方以欺诈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 B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与他人订立的买卖房屋的合同
- C 、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 D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 9 【多选题】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无效合同的有()。
- A 、因欺诈而订立的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 B 、因欺诈而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 C 、因胁迫而订立的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 D 、因胁迫而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 10 【单选题】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效力待定合同的是()。
- A 、一方以欺诈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 B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与他人订立的买卖房屋的合同
- C 、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 D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热门试题换一换
- 甲公司持有的下列金融资产,应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是( )。
- 企业制定统一的内部管理制度,各所属单位应遵照执行的财务管理体制是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 ( )
- 计算支付给境外企业设计费需要代扣代缴的增值税。
- 计算甲方案的总投资收益率。
- 对企业投资者从证券投资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应该征收企业所得税。( )
- 企业的下列行为中,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的有( )。
- 甲公司将一幢自有二层楼房租赁给乙公司作为经营用房,双方签订租赁合同,合同约定:租赁期限自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租金为每月5 000元,在每月初的前3天支付上月的租金。合同未约定房屋维修责任的承担以及是否可以转租等问题。 (3)乙公司可否以维修费用抵消4 000元租金?简要说明理由。
- 198.7
- 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产品定价方法,包括()。
- 分别确定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