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考试
报考指南考试报名准考证打印成绩查询考试题库

重置密码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注册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当前位置: 首页MBA考试写作模拟试题正文
2019年MBA考试《写作》模拟试题
帮考网校2019-10-28 13:44
2019年MBA考试《写作》模拟试题

2019年MBA考试《写作》考试共2题,分为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这个世界,上至民族、国家,下至企业、个人,都需要“精神”的力量,这些“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无论是“长征精神”、还是“女排精神”,每种“精神”都历久弥新,给人以方向、鼓舞、指引。【论说文】

答案解析:围绕精神写作,不宜只写一个精神,应写精神本身。可以是发扬精神或继承精神,精神不可失等。精神作为一个总体概念。

2、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日前,多地密集出台高考改革方案,有不少省市拿英语开刀。但一个数万人的在线调查显示,竟然有七成网友支持“数学滚出高考”,看来许多人厌恶数学甚于英语。
        为什么数学应该滚出高考?因为初高中学的那些数学几乎没什么用。大多数人工作后基本不用数学,用也不过仅限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范围。中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学习立体几何的公理与证明,添辅助线的特殊技巧,椭圆、双曲线与抛物线的表达式,微积分……牺牲了多少脑细胞,浪费了多少青春。为什么要学这些以后根本用不上的东西?
        当然有人说,学数学能够训练我们的逻辑思维呀。但不学数学难道就不能掌握逻辑思维了吗?有心掌握逻辑思维的人,学点逻辑学就够了。何况大部分工作是重复性、事务性的工作,第一对数学基本没有要求,第二对逻辑思维基本无特殊要求,能够按照上级的指示或规定的流程去做就行了。在这个意义上,让中学生普遍学那么高深的数学根本没有必要,他们完全可以学习对以后工作更有用的课程,比如礼仪呀、驾驶呀等等。
        其实,学数学只是考试的需要而已。但正是遴选的考虑导致了数学教育的异化。不就是要确定哪些人有资格上大学,哪些人没资格吗?为了把大家的差距拉开,就加大课程的难度。这就把所有中学生都卷进来了。须知,以后真正会走上学术道路的是少数,大部分人是常人,从事一份通常的工作,中学课程就得为这个服务,而不是异化成为了高考。【论证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

参考范文:

《数学真该退出高考吗》

        数学真该退出高考吗?至少上文在逻辑上不能必然地推出这一结论。
        首先,这次在线调查是否具有代表性?也许被调查者大都是一些数学没学好、对数学有偏见、仅仅从事底层体力工作的人。而更多几千万上亿的未被调查者却可能认为,学数学很有用,高考考数学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什么叫有用?什么叫没用?也许学习一定难度的数学可以很好地训练我们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清晰严谨的逻辑思维、有条不紊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品质和能力可能最终决定了我们的工作能力和效率,怎能说对工作没用?
        再次,学习逻辑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训练逻辑思维,推不出就不要学数学。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双管齐下,既学逻辑,又学数学,也许对我们逻辑思维的提升能产生更好的化合和乘数效应呢?
另外,日常工作的重复性和事务性也未必能推出不要学数学。也许有了较强的数学和逻辑思维,你就能用比别人更简单有效的方法更快更好更多地完成工作;更准确、甚至创造性地理解和执行上级的指示或流程。这难道不比某些驾驶等低级的实用课程更有用?
        最后,不通过一定难度的考试,又怎么能判断哪些人适合、哪些人不适合读大学呢?中学的数学难度普遍降低之后,会不会损害那些将来读大学的人的数学基础?何况,如果你真觉得自己不想或不适合上大学,你完全可以选择职高而不是为升大学准备的普高啊。
由于上文推理如此漏洞百出,所以,数学是否应该退出高考,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3、        自然界有一种鸟,它能够飞越太平洋。你也许想不到,小鸟能成功飞越太平洋,靠的就是一截小树枝。在飞行中,这种小鸟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飞落到树枝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就站在树枝上捕鱼。就这样,它成功飞越了太平洋。【论说文】

答案解析:题干总体的两种二而一的逻辑思路:
1·思路一:小鸟——太平洋——靠一截小树枝。
2·思路二:看起来很困难——实际却很简单——靠一截小树枝。
题干的关键信息:题干最关键的一句话:
小鸟能成功飞越太平洋,靠的就是一截小树枝。
最好的立意(4点)
1.君子善假于物,成功就很简单。
2.善于借助外力获取成功。
3.小工具,大用处。
4.成功需要找准方法。
参考范文:

《飞越,不仅仅需要翅膀》
         这世上有很多鸟,羽翼丰满,一飞冲天,但它们都不能飞越太平洋。可有一种小鸟,却最终飞抵大洋彼岸。它的成功所凭借的,与其说是翅膀,不如说是工具――那截口衔的小树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对我们人类来说,确实是太重要了。试想,没有天文望远镜,哥白尼就不可能提出地心说,为我们打开真实宇宙的大门;没有高倍显微镜,列文·虎克就不可能观察到微生物,让我们窥探微观世界的奥秘。现在,没有每秒千百万亿次运算速度的计算机,我们的神州火箭就不可能起飞,因为如此复杂的计算,远非人力所能及!
         正因为工具对人类如此之重要,在历史学家眼里,一部人类的历史基本上就是一部工具的历史: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人类历史竟然要根据工具来标示和划分,这本身就不容置辩地说明了,工具已经成为了我们的血液,融入到了我们的人性和本质之中去了!没有工具,我们无法想象“赤条条来”的人,将会是怎样的一种生存!
        遥想当初,天地混沌,人与动物群居而生。那时候,动物之间弱肉强食,人类将是一种怎样的生存环境。自从人类开始有意识地制造和使用石器等工具,就开始摆脱其野蛮的动物状态而突飞猛进,并逐渐进化成为动物界、乃至整个世界的主人,也因此才成其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基于此,英国思想家卡莱尔径直把人定义成为“使用工具的动物”,并宣称“没有工具,他将一事无成;有了工具,他将无所不能。”
        有了那一截小树枝,小鸟就不必再望洋兴叹;有了杠杆,阿基米德就能喊出“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的豪迈;而现在,有了回旋加速器,再禁闭幽深的原子能也能被我们释放打开;同样,有了火箭等工具的运载,整个宇宙也要为我们让出路来!

4、分析下列论证中存在的缺陷与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述。
       甲:乙方认为吸收了外来文化,中国人就失去了民族底蕴,在座的各位多少人西装革履,就都失去了民族底蕴了吗?
       乙:甲方要外来文化,但是我们更要自主独立。我请问对方辩友,如果外来文化是要毁灭我们民族文化的自主和独立的基础,你要不要?
       甲:对方辩友说得好,为什么要外来文化呢?正是因为它对于我们民族文化利大于弊啊!
       乙:对方辩友,你搞错了。纵观历史,文化在推行的过程中往往是强制的,甚至是敌对的。对方辩友,你的利又在何处?
       甲:我终于看清楚对方辩友的逻辑了,对方辩友说人不需要吃饭,因为如果你把世界上所有的粮食都吃下去了或者你用鼻子吃饭,那就必定是有弊无利了。
       乙:接受外来文化果然就如你所说的是一顿美餐吗?你们怎么能对当今世界频繁的文化冲突视而不见呢。比如说吧,我们中国人讲究“一日夫妻百日恩”。外国人讲究什么呢?“露水夫妻一夜情”啊。如果引进这样的文化,中国的离婚率能不上升吗?
       甲:要谈外来文化,还是让我们来看看离我们最近的日本的文化。日本文化中的汉字汉音,书道茶道,哪一个不是从中国文化演进的?到现在,到底有没有日本民族的特色,更不要说片假名和平假名了。
       乙:外来文化果然就是十全十美吗?想想看,中国人讲究“远亲不如近邻”,而外国文化一来呢?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东一道铁门,西一道铁门,探亲搞得像探监一样。【论证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论证结构分析
[1657201703161-image/009.jpg]
论证关系分析
论证一:即使西装革履,也没有失去民族底蕴→外来文化利大于弊
①“在座的一些人”是否就能代表全部中国人?“西装革履”也只是文化符号之一,这里显然有以偏概全的嫌疑。
②即便民族文化并没有因为穿西装而丧失或有任何的减弱,但是,这样的推理只能说明外来文化对我们民族文化没有什么坏处,也即“无弊”,但是,“利”究竟在何处以及“利”究竟有多大并没有提到。
论证二:外来文化毁灭民族文化的自主和独立的基础→外来文化弊大于利
①外来文化和本民族文化的关系不仅只有对立,也有相互促进的双赢关系。乙方只看到了一种极端而且少见的斗争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得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弊大于利”,这显然有非黑即白的嫌疑。
②吸收外来文化,取长补短,使之与民族文化融合,反而有可能促进民族文化发展得更好、兼容并蓄,进而巩固发展民族文化的基础,而不是失去民族文化的自主和独立。
论证三:文化在推行过程中往往是强制的→外来文化弊大于利
①乙方论证的缺陷是混淆了“文化推行或传播的方式”的问题与“文化本身”的利弊。文化推行的方式是文化传播的方式,与文化本身是否有利没有直接的关系。推行过程中往往是强制的说明文化的传播方式存在弊端,但不能说明文化本身是存在弊端的,二者不能等同。
②文化推行过程是强制的,但是如果它推行的内容深受欢迎,符合该国的国情,能够促使本民族文化更快地融合,促进该国的发展,就可以得出外来文化利大于弊。
论证四:外来文化导致离婚率上升→外来文化弊大于利
婚姻观念只是文化观念的一个方面,就算这个方面有冲突,也不能因此就说明各种不同的文化在总体上或本质上就是冲突的。除了婚姻观念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文化和价值观念,而这些观念很可能在各个民族文化中还有很多共通的东西。
论证五:日本吸收中国文化后仍具民族特色→外来文化利大于弊
日本民族接受中国文化之后,其文化仍然有日本民族的特色,并非就意味着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是利大于弊的,因为有“特色”并不等于有“好处”。就算中国文化对日本民族的文化发展是利大于弊的,也不能因此就得出普遍性的结论,认为所有的外来文化对任何别的民族的文化发展都是利大于弊的。
论证六:吸收外来文化→邻里关系疏远→外来文化弊大于利
①邻里关系变得疏远可能是由多方面因素导致的,例如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快,越来越多的人住进城市的高楼大厦,而非过去门对门的四合院等,由于住房的原因导致现代人见面的机会较少,才使得邻里关系变得疏远。
②就算邻里关系的疏远和现代中国的某种自闭和外来文化有关,但这只能说明外来文化有某些缺点、某些弊端,并不意味着外来文化弊大于利。

5、分析下列论证中存在的缺陷与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述。
       在2008年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中,“网络民意”又一次成为耀眼的关键词。这说明“网络民意”才是最需要关注的民意。“华南虎事件”等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无不和“网络民意”的表达脱离不了关系。越来越多的官员在重视“网络民意”,这也是“网络民意”最能代表民意的关键所在。作为一个新的媒体,网络所覆盖的读者面,是任何传统媒体都无法比拟的。对于一份报纸,上百万的发行量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了,而网络中一个热门帖子的点击率就可能超过它。因此对传统媒体中所谓主流的民意都不应该进行过多地考虑。网民作为一个特定的、意见接近的群体,这些人并不是“乌合之众”。能够上网的人,都有较高的学历,那么他们也会有较高的素质去表达真实的民意。从传媒学和政治学的专业立场来说,就应该尊重所有群体的言论自由,维护所有的公共言论平台。在这个意义上,追问网络民意的真实性可能会有一种危险,就是忽视个体声音。只要发言人是真实存在的,他的意见就是真实的,就应该受到重视。【论证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论证结构分析
[1657201703161-image/016.jpg]
论证关系分析
论证一:“网络民意”成为耀眼的关键词→“网络民意”是最需要关注的民意
①“网络民意”又一次成为耀眼的关键词并不能说明“网络民意”才是最需要关注的民意。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网络新词相继产生,“网络民意”亦是如此,但认为其是最需要关注的民意是站不住脚的。
②“网络民意”只有符合多数人的心声,表达大多数人的意愿,得到人民支持和拥护,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才是最需要关注的民意。
③“网络民意”成为耀眼的关键词,许多网民在网上发表评论,但也可能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以此发表不真实的言论,甚至诋毁某人、某事件甚至于社会,这些情况反而会破坏网络民意的真实性。
论证二:“华南虎事件”问题的解决→与“网络民意”的表达有关
“华南虎事件”只是一个独特的事件,不能由此得出与“网络民意”的表达脱不了关系。
论证三:越来越多的官员重视“网络民意”→“网络民意”最能代表民意
①是否让网络民意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民意取决于多个方面,例如网络受众面广,网络民意比较客观公正,真实性高,这些都具备才能充分说明网络民意最能代表民意。
②越来越多的官员在重视网络民意,说明网络民意为官员了解民意、民情增加了一个途径,但是不代表大部分人都上网并在网上发表言论,比如:有些贫困山区的人们无法上网,那么从何处了解他们的意见呢?
论证四:网络所覆盖的读者面是任何传统媒体都无法比拟的→对传统媒体中所谓主流的民意都不应该进行过多地考虑
网络所覆盖的读者面是任何传统媒体都无法比拟的,并不能推出对传统媒体中所谓主流的民意都不应该进行过多地考虑这一结论。不同媒体面对不同的读者,代表了不同的“民意”。
论证五:能够上网的人都有较高的学历→有较高的素质去表达真实的民意
①该论证显然是强拉因果。“高学历”和“高素质”间没有必然联系。能否表达真实民意和个人的学历并不息息相关。高学历犯罪的事件也屡见不鲜。
②有较高的素质去表达真实的民意可能不是由于上网的人有较高的学历,而是因为表达民意的人本着客观、真实的态度,即使没有较高的学历,也能表达真实的民意。
③许多具有高学历的网民受社会负面人物、负面新闻报道的影响,往往在网上发表消极的甚至是威胁社会安定团结的言论,这些人不具有较高的素质,也没有表达出真实的民意。
论证六:发言人真实存在→意见真实并应受到重视
①发言人的意见有一定意义和价值,能客观体现民情民意,为改善民生提供了宝贵的建议,能够反映群众心声,才会受到重视。
②发言人真实存在不代表他的意见就是真实的,就应该受到重视。发言人的意见具有主观性,能否受到重视是根据发言人的意见是否具有价值决定的,即使真实可靠,但是没有价值,依然不会受到重视。

6、分析下列论证中存在的缺陷与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述。
       丰盛烟草公司开发了一种新产品——公益香烟。这种香烟的一端有一个探头,点燃后外侧不冒烟,吸烟者最终将烟全部吸入自己体内,不会造成别人被动吸烟。因而,特别适合于公共场所或者各种会议期间使用。该公司通过调查发现近期各种会议和公共场所吸烟者比例在不断上升。“公益香烟”的发明恰好满足了市场需求,而且在烟草生产技术上有重大突破,使尼古丁含量大大降低,售价仅比一般香烟高20%,如果将该烟的市场定位于25岁以上受过良好教育的文雅吸烟者,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适应并喜欢该烟的口味。因此,公司决策者认为,“公益香烟”的市场需求强劲,最终会成为香烟行业的主导品牌,为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论证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论证结构分析
[1657201703161-image/018.jpg]
论证关系分析
论证一:吸烟者最终将烟全部吸入自己体内,不会造成别人被动吸烟→适合于公共场所或者各种会议期间使用
①决策者未能就新产品的设计是否满足市场需求给与足够的说明。新产品的设计使香烟点燃后外侧不冒烟,吸烟者最终将烟全部吸入自己体内。香烟点燃后外侧不冒烟是否符合消费者需求有待商榷。因此,该论证是欠妥当的。
②即使吸烟者最终将烟全部吸人自己体内,但是他呼出的烟有可能对周围人的影响很大,会遭到众人反对,也会损害自己的形象,因此,并非适合于公共场所或者各种会议期间使用。
论证二:近期各种会议和公共场所吸烟者比例在不断上升→“公益香烟”的发明满足了市场需求
①判断“公益香烟”的发明恰好满足了市场需求有多种因素,例如:“公益香烟”正是消费者青睐的产品、其质量好、价格适中等,而近期各种会议和公共场所吸烟者比例在不断上升只是其中的一个判断标准,仅凭它是不足够的。
②近期各种会议和公共场所吸烟者比例在不断上升,这并不能成为“公益香烟”需求上升的充分理由。因为在会议和公共场所通常都有专门的吸烟室,他们吸的烟不一定是“公益香烟”。同时眼前这类吸烟者比例的不断上升并不等于长期也上升,因此,“公益香烟”的发明未必恰好满足市场需求。
论证三:将该烟的市场定位于25岁以上受过良好教育的文雅吸烟者→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适应并喜欢该烟的口味
①越来越多的人适应并喜欢该烟的口味取决于多种因素,比如,该烟物美价廉、正好满足了自己的需求等,而将烟的市场定位于25岁以上受过良好教育的文雅吸烟者明显条件不充分。
②公益香烟的尼古丁含量大大降低,并不能说明比其他烟低,因为不知道它原来的含量。售价仅比一般香烟高20%,这也是一个很高的价格。即使市场定位于25岁以上受过良好教育的文雅吸烟者,但是他们由于各种原因,比如:价格不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等,就不一定会购买,那么,未必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适应并喜欢该烟的口味。
论证四:“公益香烟”的市场需求强劲→会成为香烟行业的主导品牌,为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
①要想成为香烟行业的主导品牌,为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除了市场需求大外,还需产品的质量比较好、价格便宜,得到消费者认可,销售额远远大于费用等。
②即便一类产品需求强劲,但可能只是机遇好,未必能成为主导品牌,因为品牌的形成涉及产品的质量、价格、宣传、长期积累以及品牌文化。同时主导品牌未必能带来丰厚的利润,因为不知道它相应的费用。如果费用等于或大于收入,那么未必会带来丰厚的利润。

7、分析下述材料,准确审题立意。
        一位科学家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人生总结出这样的话:“做功不同,决定人生抛物线高度的迥异。”【论说文】

答案解析:分析提示
从所给名言我们可以概括出关键句:“做功不同,决定人生抛物线高度的迥异”。关键词语为“做功”和“高度”,在立意时,只要搞清二者的关系,就很容易得出恰当的立意。
做功可以理解为“付出”“耕耘”等,“高度”可以理解为“收获”“精神境界”等。顺着这个思路,就可以理解为“付出越多,收获越大”。
相同的功,如果选择做功的角度不同,高度也会不一样。这就会派生出我们在做一件事时首先要选择一个正确的方法。倘若方法不对,付出越多,收获越小,付出和收获将不成正比,甚或产生南辕北辙的后果。
参考范文一:

天道酬勤
        一位科学家说:“做功不同,决定人生抛物线高度的迥异。”诚然,天道酬勤,无勤奋不成材。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
        除却智商迥异的天才,大多数人的起点大致相同,然而彼此之间仍能分出优劣好坏,很大一部分就取决于是否勤奋。勤奋者闻鸡起舞,笨鸟先飞,懒惰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人生道路便各不相同了。若不愿得过且过,想实现目标,还需勤奋才好,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王羲之的字非一日之功,齐白石的画也非一夕之成,想要得多,想站得高,就需有比旁人多千百倍的勤奋。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业精于勤。
        纵观现今的知名企业,无一不将勤奋作为其企业文化的重要一环。艺龙网创始人张黎刚,几经失败,走了很多弯路。他说:“在创业者中,我不认为自己是最聪明的,但肯定是最勤奋的人之一。”创业的关键是对成功的欲望与勤奋坚持,大多数人放弃了,而张黎刚做到了。可见,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勤奋必不可少。
不勤于始,将悔于终,国立于勤。
        清末之后的百年屈辱让国人永远无法忘怀停滞不前会带来怎样的伤痛。人尚需勤奋以立,何况国之重任!安图享乐终会被他人吞食,唯有勤勉奋起才能让国家富强。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在他国的压迫下混混度日,于是有百日维新,有民族企业,有两弹一星,有改革开放。国家立于人民,更立于人民的勤奋,勤者之国,方存于世。
        相比勤奋的辛苦,闲散的生活显然更诱人。因而我们需要坚定的信念,需要不断地激励。当你每勤奋一步都能收获成果,努力一次就更看清楚终点,想必勤奋也就有了动力。当你站在人生的高处,事业有所成,国家强盛,一切勤奋便都有了意义。
        天道酬勤,请相信,前路风景终不负你。
参考范文二:
努力决定人生高度
        “做功不同,决定人生抛物线高度的迥异。”“做功”说的“努力”。可见,努力决定人生高度。
        努力可以出成果。努力的过程中,我们的潜能得到挖掘,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从而获得更高的成就。曹雪芹历经十载写出鸿篇巨作《红楼梦》,袁隆平做了几十年实验研制出杂交水稻,居里夫人提炼了几十吨沥青发现了化学元素镭。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努力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反之,如果我们不努力,即便有才能,也可能会一无可为。《伤仲永》中的方仲永儿时聪慧过人,但他仅凭天资而不知努力,最后沦为普通人,甚是可惜。
        努力可以补拙。我国宋代学者朱熹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元的人,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两百遍才能读熟。可是他不懒不怠,努力用功,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终于“无书不读”,成了一个博学之士。这说明,即使缺乏天资,只要努力,同样可以变拙为巧,提升自己的人生高度。
        努力能够带来幸运。运气、机会对于取得成功是很重要的,好的运气可以对人生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但是,机会总是青睐努力之人,懒惰不知进取的人,机会永远不会靠近,即使机会来了也只能错过。只有努力,做好充足的准备,我们才能抓住机遇,幸运才会如期而至。
        努力,首先我们应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再次,应秉持科学态度,不能急于求成;最后,应将努力作为终身之事,不要觉得可以一劳永逸,而应不断努力。
        人生高度的迥异,关键在于努力的程度如何。人生高度和努力程度是成正比的,有一份努力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人生高度就此形成。
        努力决定人生高度。让我们不断努力,成就精彩人生!

8、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你可以靠思想上的隔音器隔绝喧闹声。——罗斯
        理智的人使自己适应这个世界;不理智的人却硬要世界适应自己。——萧伯纳【论说文】

答案解析:参考范文一:

理性思维不可失
        著名作家萧伯纳用其人生格言“理智的人是自己适应世界;不理智的人却要世界适应自己”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理性思维不可失。
        理性思维便是指对事物理智客观的、不掺杂个人情感的分析。“卧龙先生”诸葛亮在三国纷乱的年代对天下局势理性分析,并做出正确决定,辅佐汉室的刘备,铸就了自己辉煌的一生。这不就是用理性思维成就卓越人生的最佳诠释吗?
       只有理性思维才能使我们看清事物的本质,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混乱烦琐的表象中抽丝剥茧地分析,做出正确的决策。美国科技狂人马斯克,在理性分析了当今缺乏能源的局势后,决定研发电动汽车,用电来弥补能源的匮乏,最终研发成功,在美国引起巨大反响。
        理性的思维可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成为时代的主宰者。土豆视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局势进行理性分析,选择与优酷视频合作,并最大额度地占领了视频市场。土豆、优酷的理性联合不仅走在竞争对手的前列,更在行业中掀起大浪,与此同时,也在互联网行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获得了可观的利益回报。
        反之,如果个人和企业没有理性思维,感性做事,结果往往会导致失败。例如方仲永年少得志,感性行事,后天不思进取,最终碌碌无为。以前手机行业的“老大”诺基亚,也是由于缺乏理性思维,没有创新,满足于现状,最终丧失大片市场。
        理性思维要求我们经常清点自己的内心,摒弃一切不切实际的庸俗思想,保持清醒的头脑,守住道德底线。在行动上,要磨去小聪明,打造人生的大格局;理性思维要求企业打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加创新,减陈腐,加长远,减功利,对客户多一份用心,对社会多一份责任,营造和谐的氛围。
        理性思维是一种心态,一种选择,更是人生的大智慧。
参考范文二:
保持理智
        萧伯纳曾说:“理智的人使自己适应这个世界,不理智的人却硬要世界适应自己。”因此,我们要保持理智。
        何为理智,理智就是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与他人发生冲突时不恼怒不冲动;即使面对危难也冷静从容。理智代表独立于周围的世界,善于分析,听从自己内心正确的选择,而不是盲目从众,随波逐流。
        保持理智,我们才能在面对困难、挫折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才能在事物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找到发展的规律,做出正确的判断,找出合理有效的办法。埃隆·马斯克,特斯拉汽车制造公司的董事长,在面临公司产品研发受阻、新产品不能如期推出、市场变化、资金不足的情形下,依然保持理智,平静分析每一个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使特斯拉在2013年成功上市,引发业界强烈反响。
        反之,不保持理智,我们就会在面对困难、挫折时丧失平和的心态,无所适从,结果只能越来越差,最终被挫折打倒。著名的相机胶卷制造商柯达创始人乔治·伊士曼,在面对数码相机风起云涌抢占市场之时,盲目应对,丧失理智,使公司最终走向倒闭。
        保持理智需要我们从内心改变,遇事沉着冷静,客观分析问题,不抱怨不盲从,坚持自我。要求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守住诚实的底线,磨去狭隘的小聪明,追求人生的大智慧。
        保持理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铸就卓越成功。

9、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下面是中央电视台经常播出的一则公益广告。
        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是10厘米的距离;有时候,也许只是几厘米的宽度;也有时候,可能只是一张纸的厚度。我相信,其实文明就在我们心中,我们会在生活中不经意地流露着。有时候,多一个手势,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份体谅;有时候,多一点耐心的等待,对别人来说就是一种关爱;有时候,多一点分享,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分温暖。【论说文】

答案解析:参考范文一:

文明,从点滴做起
        有时候,多一个手势,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份体谅;多一点耐心的等待,对别人来说就是一种关爱,这都是细节的体现。因此,文明,要从点滴做起。
        文明是良好的行为体现,是一种精神追求。它从小处散发出来,代表着一个人的个人素养,更代表着一个国家的人文精神。
        对个人来说,从点滴开始的文明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强个人自身修养。我们不可能因为一件事、一句话便具备文明的素养,真正的文明是在生活中不经意流露出来的,因此应当从小处开始改变。多一点耐心会让别人感受到关爱,多一点分享会使他人感受到温暖,这些无疑都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温暖与感动,一点一滴的积累也会让我们变得更加优秀。
        对国家来说,从点滴倡导文明会推动社会的发展,促进国家软实力的提高。国家是一个大的集体,只有集体中的每个人都有了文明,国家才能体现出文明。习近平主席与夫人彭丽媛的行为与细节处处体现着我国的文明,这也带动了群众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国家倡导文明从点滴做起会带动群众,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也无疑会增强国家的软实力。
        文明要从点滴做起,个人应当从细节开始改变,真心真意地对待他人,多一声问候,多一句关怀,让温暖的力量在人群之中不断扩散。国家应当倡导人们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每人的一小步就是国家的一大步。在倡导群众的同时还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推动政治、经济建设,为精神文明提供坚实的基础。
        文明就在我们身边,从点滴做起,从细节出发。
参考范文二:
愿文明之美常驻心间
        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并不缺少文明,生活中的不经意中往往流露着文明之美。也许只是一个简单的手势,一次耐心的等待,一种彼此之间的分享,生活中处处有文明。
        何为文明?它或许不像巍峨高山般磅礴,可能也不似山涧清泉般娟秀清丽,生活中的文明往往不是能用感官真切地看到、听到的,但它却似一股暖流,温暖着每个接触到它的人的心灵。
        心怀文明,个人才能抛弃小我,得到灵魂升华。对于个人来说,文明并没有那么复杂。小到过马路时的礼让先行,开车时不抢道、不超线,一次力所能及的举手之劳……生活处处有文明。只有个人文明,整个社会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我们憧憬文明,期盼文明,但却不得不承认现实中还有些不文明现象。从大街上人们随意丢弃垃圾到人们乘车时的抢上抢下,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却是阻碍人们向文明迈进的大事。唯有提高个人素质才能让全社会的文明得到进步与发展。
        心怀文明,国家才能科学发展,社会才会和谐,才会不断进步,最终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反映了这个社会全体成员综合素质的水平。只有全社会共同意识到文明的重要性并不断践行文明,人类才能得到长足的进步。发生在社会上的种种不良现象需要我们去规避、去防范,为建设更加文明的现代社会而不懈努力。
        要做到心怀文明,我们需要经常清点自己的内心,抛弃不切实际的庸俗思想,保持清醒的头脑,守住道德的底线,磨去损人利己的小聪明,打造我们人生的大格局。国家需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关注以物质生产进步和物质生活改善为代表的物质文明,更要关注以人类智慧、道德进步状态为代表的精神文明。唯有如此,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才能实现中国梦想。
        文明虽大,却在小处体现。每个人文明进步一小步,社会进步一大步,愿文明常驻心间。

10、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生活中,有人认为,放下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也有人认为,不放下是一种坚守,是一种精神。【论说文】

答案解析:参考范文一:

放下,人生的境界
        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有舍必有得,我们应该放下那些多余的、有害的、悲伤的、暂时不需要的事物,才有更多的空间得以“存放”其他必需的东西。
        放下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
        放下,不单单是指行为上的放下,更多地是指心灵上的放下。李白放下仕途,得诗仙之名永垂青史;鲁迅舍医术,得笔枪文剑唤醒国人;文天祥不惜舍生,最终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都是懂得放下的典型代表。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复杂的过程,前进中总会有波折,但始终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人生总不是一帆风顺的,常常伴随着痛苦、失败、挫折,但我们不能被这些失败和挫折所困,而应该学会放下这些痛苦,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才能开创美好的未来。
        在当今喧嚣而又浮躁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只有放下一些事,才能专注于积极有益之事,将有限的精力用于实现人生价值,不受杂事所干扰。韩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统朴槿惠,一生之中几起几落,母亲遇刺身亡,父亲又遭暗杀,她自己在54岁时遇袭,脸部受伤……正是因为懂得放下,朴槿惠才能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在政治道路上一路走下去。
        相反,有些人过于偏执,或走不出过去痛苦的回忆,或忘不掉那些曾经的人和事。他们活在过去,活在自己给自己编织的大网中走不出来。他们无法快乐,他们并不幸福,他们以为自己固执地不放下是一种坚守,殊不知这其实是愚昧,是狭隘。
        学会放下,我们就要学会清醒地审视自己,调动主观能动性,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并且勇于放下那些暂时不需要的东西。我们还需要调整心态,调整认识问题的角度。对于放下,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放下并不会让自己一无所有,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得到,只有放得下,才能拥有更多。
        放下,是一种智慧;放下,才能收获快乐与幸福。
参考范文二:
放下与坚守
        有人说,放下是种智慧;也有人认为,不放下是种坚守。放下似乎是个矛盾体,经营人生,我们要正确看待放下与坚守。
        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统一的,放下与坚守也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所谓放下,是指放下悲伤的、有害的、不利的事物,是有选择的放弃,不是轻率的舍弃;坚守,是面对艰难困苦,也有迎难而上的干劲。
        佛说:“放下,便得自在。”人生在世,有些事情是不必在乎的,有些东西是必须清空的。该放下时就放下,你才能腾出手来,抓住真正属于你自己的快乐和幸福。正如梭罗所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
        正确看待放下与坚守,我们才能辩证地对待问题,才能分清利弊,才能正确把握做事的度,才能深刻理解过犹不及的道理。命运多舛的史铁生,面对残酷的现实,坚守高贵的灵魂,用笔超越了生命的困境。而当死亡来临时,放下不甘,放下对生命的不舍,干干净净地走,义无反顾。这不正是对放下和坚守的最好诠释吗?
        正确做到放下与坚守,企业才能有清醒的认识,才能把握分寸,才能稳健发展。小米公司坚持自己独特的企业理念,在飞速发展中依然坚守“保持冷静,控制欲望,控制节奏”的信条,正是这种坚守让年轻的小米异军突起。反观三鹿集团,就是放不下对金钱的欲望,才会被利益冲昏了头脑,害人害己。
        正确看待放下与坚守,要求我们自省与加强责任感缺一不可。
作为个人,我们要保持冷静的内心,时刻提醒自己“我所追求的是否于我是重要的”,每一分努力与坚持是否有意义。作为企业,要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每一位顾客,坚守道德的底线,放下功利心。
        “放下”与“坚守”并不是简单的放弃和死守。要参透两者的含义,只有靠自己在人生路上慢慢领悟。
        该放下的放下,该坚守的坚守,人生的精髓正在于此。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service@bkw.cn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MBA考试百宝箱离考试时间627天
学习资料免费领取
免费领取全套备考资料
测一测是否符合报考条件
免费测试,不要错过机会
提交
互动交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

温馨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帮考专业顾问免费为您解答,请保持电话畅通!

我知道了~!
温馨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帮考专业顾问给您发送资料,请保持电话畅通!

我知道了~!

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班主任联系您发送资料,请保持电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