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距离2020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时间越来越近,小伙伴们复习的怎么样了?今天帮考网分享了2020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民法》的知识点:数人侵权,一起来看看吧!
多数人侵权,是指二人以上实施的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行为。包括有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也叫共同侵权行为)和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前者包括共同加害行为、共同危险行为和教唆帮助行为;后者包括原因力竞合的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和原因力结合的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
一、共同加害行为
共同加害行为,也叫狭义的共同侵权行为,是指数人共同故意或过失实施的造成他人损害的承担连带责任的侵权行为。立法者通过“共同故意”将数个加害人实施的行为评价为一个侵权行为,使各个加害人承担连带责任,其实质是减轻了受害人因果关系的证明责任,无须就各个加害人分别证明。
1.构成要件
包括数个行为人;共同实施侵权行为;受害人有损害;侵权行为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争议在于对“共同”的理解。一般认为,这里的“共同”仅指主观共同,不包括客观共同。具体有三种情形:
(1)共同故意。又称“共谋”,即行为人不仅对自己的加害行为存有故意,并且和其他加害人就此故意存在意思联络(沟通或共谋)。
【例】如甲、乙、丙三人都对丁有很深的成见,三人商议要共同教训丁一顿,在丁经过某偏僻道路时,甲上前拦住丁的去路,乙随之上前殴打,丙则在一旁望风。
(2)共同过失。数个行为人共同从事某行为,存有共同的疏忽大意而造成他人损害。这里强调数个行为人的过失必需具有“共同”的性质,即有意思联络,否则属于各个行为人分别的过失,构成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
【例】甲、乙两人用扁担共挑一重物上山。甲表示担心扁担承受不了这么重的东西而断裂,导致重物滚落伤人。乙对甲表示扁担是新买的,承重没问题。甲觉得乙说的也有道理。后在上山过程中,扁担断裂,重物滚落,砸伤后面行人。
(3)故意与过失的结合。数个行为人共同从事某行为,有的行为人存在故意,有的行为人存在过失。
2.法律后果
《侵权责任法》第8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二、共同危险行为
共同危险行为,又称“准共同侵权行为”,是指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或财产安全的行为并造成损害后果,不能确定实际侵害行为人的情形。
《侵权责任法》第10条规定:“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实际上,如果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则为单独侵权行为,不属于共同侵权行为。只有在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时才属于共同危险行为。
共同,是指数个行为人的行为必须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场所的行为,即时空上的共同性。由于这里的“共同”与共同侵权行为的“共同”含义有差别,因此立法并未使用“共同”一词。
1.共同危险行为与意思联络
共同危险行为的核心:多个危险行为中,只有一个或部分人的行为导致了损害后果的发生,但实际侵害行为人不能确定。至于各行为人之间是否存在意思联络,则非共同危险行为之必需(也有人主张必须有意思联络,或者共同过失,或者故意与过失的结合)。在共同故意,只能构成共同加害行为,而不构成共同危险行为;共同过失,可以成立共同危险行为;故意与过失结合,也可以成立共同危险行为;不具有意思联络,仍然可以成立共同危险行为。
【例】甲、乙、丙三人上山打猎,所持猎枪型号相同,正在三人埋伏等待猎物经过时,甲看到其仇人丁经过,甲跟乙和丙讲:“丁是我仇人,咱们一起打死他,将来出事了咱们就说没看清楚,以为是野兽”,乙和丙同意。三人同时开枪射击,只有一颗子弹打中丁,致其死亡。后真相被查明。三人属于共同故意,即使只有一颗子弹击中,且无法确定具体侵权行为人,也属于共同加害行为。
【例】甲、乙、丙三人上山打猎,所持猎枪型号相同,三人于某处埋伏等待猎物经过,此时丁路过该处,三人听到动静,都以为是野兽出没,于是同时开枪射击,只有一颗子弹打中丁,致其死亡,但不知该子弹为谁所射。此时基于共同过失,成立共同危险行为。
【例】甲、乙、丙三人上山打猎,所持猎枪型号相同,三人于某处埋伏等待猎物经过,此时丁路过该处,甲看到是自己的仇人丁,就准备开枪打死他,将来出事了就说没看清楚,以为是野兽。于是大喊“野兽来了!”。乙、丙听到甲的话后没有仔细看清楚,以为是野兽出没。三人同时开枪射击,只有一颗子弹打中丁,致其死亡,但不知该子弹为谁所射。后事情之原委被查明。此时基于故意与过失的结合,成立共同危险行为。
【例】甲、乙、丙三人上山打猎,所持猎枪型号相同,三人互不认识,也没有注意到彼此的存在,恰好于某共同区域埋伏等待猎物经过,此时丁路过该处,三人听到动静,都以为是野兽出没,于是同时开枪射击,只有一颗子弹打中丁,致其死亡,但不知该子弹为谁所射。此时虽无意思联络(也有人认为这也属于共同过失),成立共同危险行为。
2.共同危险行为与共同加害行为
前者表现为危险行为,即危及他人人身或财产安全的行为,后者表现为直接加害行为,即直接侵害他人人身或财产的行为。
在共同故意之情形,只能构成共同加害行为,不能构成共同危险行为。并且,此时即使能确定只有某一人的行为导致损害的发生,也属于共同加害行为。
两者可以都是共同过失,也可以都是故意和过失的结合,但前者是只有一人或部分人的行为导致损害的发生,后者是每个人的行为都导致了损害的发生,或者全体人的行为共同导致损害的发生。
【例】甲、乙、丙三人上山打猎,所持猎枪型号不同,正在三人埋伏等待猎物经过时,甲看到其仇人丁经过,甲跟乙和丙讲:“丁是我仇人,咱们一起打死他,将来出事了咱们就说没看清楚,以为是野兽”,乙和丙同意。三人同时开枪射击,乙的子弹打中丁,致其死亡。三人属于共同故意,即使只有一颗子弹击中,且能确定具体侵权行为人,也属于共同加害行为,由三人承担连带责任。
3.共同危险行为与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
共同危险行为在数个行为人没有意思联络时,也可以发生。其强调只有一人或部分人的行为导致损害的发生,但不能确定具体侵权行为人。而原因力竞合的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主要是指每个人行为人的行为都足以导致最终损害的发生,且具体侵权行为人是确定的。原因力结合的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是指多个行为共同结合导致最终损害的发生,缺少任何一个行为人,都不会发生最终损害。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的考试知识点,可以关注帮考网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频道的更新。最后,预祝大家在接下来的考试中一切顺利,取得理想的成绩!
秘书资格考试证书怎么补办?:秘书资格考试证书怎么补办?补办时需提交以下资料:(一)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二)大一寸免冠白底光面无花边相片1张;(三)登载证书遗失声明的报纸(须属国家认可公开发行)。登报纸内容必须包含以下内容:姓名,证书编号,级别,职业工种,声明遗失。
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都有什么?: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都有什么?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行政责任包括 1.行政处罚: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吊销执照;行政拘留;其他行政处罚。2.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刑事责任包括 1.主刑: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2.附加刑: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