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所得税费用税率、计税基础及收入总额是什么?:所得税费用税率、计税基础及收入总额是什么?
计算应纳税所得税时,哪些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哪些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
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及税收优惠有哪些?: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及税收优惠有哪些?
如何确认所得税费用?:所得税是指企业就其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规定交纳的税金,是根据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包括企业以应纳税所得额为基础的各种境内和境外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注】公式中的减免税额和抵免税额。是指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国务院的税收优惠规定 减征、免征和抵免的应纳税额,【例题·单选题】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
什么叫做所得税?所得税的计税基础又是什么?:所得税是指企业就其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规定交纳的税金,是根据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包括企业以应纳税所得额为基础的各种境内和境外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所得税的计税基础是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项目金额-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⑤《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
个人所得税如何纳税扣缴和申报?:个人所得税如何纳税扣缴和申报?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实行源泉扣缴与自行申报并用法。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可分为按月计征和按年计征。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实行按年计征应纳税额,其他所得应纳税额实行按月计征。应当按照规定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1)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2)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3)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
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优惠有哪些?: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优惠有哪些?个人所得税的免税政策主要有:(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8)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9)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10)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免税所得,上述第(10)项免税规定。个人所得税的减征政策主要有;
个人所得税——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是指什么?:个人所得税——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是指什么?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课征的一种税。其纳税义务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户以及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是居民纳税义务人,应当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即就其在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是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及税率是什么?:①综合所得(工资、薪资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②经营所得③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自有财产给他人或单位而取得的所得,综合所得(工资、薪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经营所得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
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怎么计算?: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怎么计算?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应纳税所得额=收入-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由于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是以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为计算依据的,而各项收入又有其跨年度实现的客观情况。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有哪些?: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从内容上看包括生产经营所得、其他所得和清算所得,从空间范围上看包括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1、居民企业的征税对象——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及发生在境外但与境内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带你快速读懂什么是会计核算基础?:又必须按照一定的时期分期进行会计核算和报告以便及时提供相关会计信息,交易或者事项的发生时间与相关货币收支时间有时并不完全一致。针对交易或者事项的发生时间与相关货币收支时间不一致的情况,会计核算的处理分为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是以相关货币收支时间为基础的会计。收付实现制是按照收益、费用是否在本期实际收到或付出为标准确定本期收益、费用的一种方法。
帮考网校
2022年06月22日帮考网校
2022年06月22日帮考网校
2022年06月22日帮考网校
2022年06月22日帮考网校
2022年06月22日帮考网校
2022年06月22日帮考网校
2022年06月22日帮考网校
2022年06月22日帮考网校
2022年06月22日帮考网校
2022年0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