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4年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考试共65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客观案例题。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丙受丁胁迫将房屋低价出售给丁,丙可以行使撤销权。根据《民法典》规定,丙行使撤销权应遵循的规则有( )。【客观案例题】
A.自丁的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1年内行使撤销权
B.自丁的胁迫行为开始之日起90日内行使撤销权
C.自丁的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90日内行使撤销权
D.自2017年7月20日起3年内行使撤销权
E.自丁的胁迫行为开始之日起1年内行使撤销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1)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90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2)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3)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4)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
2、下列民事权利的原始取得方式中,基于法律行为取得的是( )。【单选题】
A.乙基于先占取得无主动产所有权
B.丙基于善意取得而取得动产质权
C.丁基于无因管理取得必要费用的返还请求权
D.甲基于合同取得合同债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基于先占、无因管理取得权利系基于事实行为原始取得权利;基于善意取得动产质权,系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取得权利。基于合同取得合同债权系基于法律行为原始取得权利。
3、根据《公司法》,下列关于公司股东诉讼及事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认为股东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股东可自决议作出之日起60日内,请求人民法院判决撤销
B.认为股东会的表决方式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股东可自决议作出之日起60日内,请求人民法院判决撤销
C.认为公司高管执行职务时违反公司章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股东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认为公司高管执行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须请求监事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情况紧急除外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1)选项AB: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60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2)选项C: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股东可提起代位诉讼;(3)选项D: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根据《物权法》规定,设立权利质权时,只能办理出质登记而设立的财产权利是( )。【多选题】
A.专利权中的财产权
B.应收账款
C.债券
D.基金份额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1)以汇票、本票、支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出质的,质权自权利凭证交付质权人时设立;没有权利凭证的,质权自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2)以基金份额、股权出质的,质权自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3)以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出质的,质权自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4)以应收账款出质的,质权自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
5、下列关于甲、丙之间房屋租赁合同的形式和效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客观案例题】
A.甲、丙之间房屋租赁合同若未采用书面形式,则双方可随时终止租赁合同
B.甲、丙之间房屋租赁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C.甲将该房屋租给丙,若未经乙同意,则乙可解除甲、乙之间租赁合同
D.若承租期间丙造成房屋毁损,则乙只能要求丙赔偿损失
E.甲、丙之间房屋租赁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1)选项AB:租期为6个月以上的,应订立书面合同,未采用书面合同的租赁,视为不定期租赁,任何一方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2)选项CD: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承租人转租的,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第三人对租赁物造成损失的,承租人应当赔偿损失。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3)选项E:甲丙间合同不存在可撤销事由,不属于可撤销的合同。
6、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关于累犯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客观案例题】
A.曾被判处有期徒刑,在刑罚执行完毕5年以内又犯罪的,构成一般累犯
B.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都可以构成累犯
C.对被假释的人不适用累犯规定
D.前罪或者后罪中有被判处拘役、管制或者单处附加刑情况的,不构成累犯
E.累犯适用于所有犯罪分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1)选项A: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情况(出题人此处未强调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盗窃罪属超纲内容)。(2)选项BD:一般累犯的成立条件包括①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②前罪被判处的刑罚和后罪应当判处的刑罚都必须是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前罪或者后罪中有被判处拘役、管制或者单处附加刑的情况,则不成立累犯。(3)选项C: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规定的5年期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4)选项E:累犯,是指因犯罪“受过一定刑罚处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情况。
7、下列主体中,可以申请甲公司破产重整的有( )。【客观案例题】
A.王某
B.丙公司
C.周某
D.丁律师事务所
E.甲公司
正确答案:B、C、E
答案解析:根据规定,债务人(选项E)、其他债权人(选项C)和出资额占债务人注册资本1/10以上的出资人(选项B),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债务人进行重整,启动重整程序。
8、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关于甲自首认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客观案例题】
A.若甲犯罪事实被发觉后,在亲友规劝下由亲友陪同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则构成自首
B.若甲犯罪事实虽被发觉,但在未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构成自首
C.若甲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但在一审判决前又翻供,则不构成自首
D.若甲被采取强制措施后,如实供述公安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犯罪行为的,不构成特别自首
E.若甲犯罪事实未被发觉,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则构成自首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自首包括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一般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特别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选项D错误)。(1)选项A: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的,视为自动投案。(2)选项BE: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从而将自己置于司法机关的合法控制下,接受司法机关的审查、裁判的行为,属于自动投案,构成自首。(3)选项C: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
9、根据《刑法》及司法解释规定,下列关于逃避缴纳税款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多选题】
A.本罪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
B.本罪犯罪主体只能是纳税人
C.从逃税额看,只有逃税额在5万元以上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的,才能构成本罪
D.对于初次逃税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书后,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E.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税收征管秩序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逃税罪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故意,A选项正确;逃税罪的主体可以是纳税人也可以是扣缴义务人,B选项错误;只有逃税额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且逃税额在5万元以上的,才能构成逃税罪,C选项正确;对于逃税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5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2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D选项正确;逃税罪侵犯的客体是我国税收征收管理秩序,E选项正确。
10、下列法律原则中,属于民法基本原则的是( )。【单选题】
A.公信原则
B.公序良俗原则
C.等价有偿原则
D.公示原则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民法基本原则包括:权利神圣原则、主体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公序良俗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2020-06-08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