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5年MBA考试《逻辑》考试共30题,分为逻辑推理。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在恐龙灭绝6500万年后的今天,地球正面临着又一次物种大规模灭绝的危机。截至上个世纪末,全球大约有20%的物种灭绝。现在,大熊猫、西伯利亚虎、北美玳瑁、巴西红木等许多珍稀物种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有三位学者对此做了预测:学者一:如果大熊猫灭绝,则西伯利亚虎也将灭绝。学者二:如果北美玳瑁灭绝,则巴西红木不会灭绝。学者三:或者北美玳瑁灭绝,或者西伯利亚虎不会灭绝。如果三位学者的预测都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假()。【逻辑推理】
A.大熊猫和北美玳瑁都将灭绝
B.巴西红木将灭绝,西伯利亚虎不会灭绝
C.大熊猫和巴西红木都将灭绝
D.大熊猫将灭绝,巴西红木不会灭绝
E.巴西红木将灭绝,大熊猫不会灭绝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将三位学者的观点写成假言推理的形式,分别是“大熊猫→虎”“玳瑁→非红木”“玳瑁∨非虎”(等价于“虎→玳瑁”),这些条件可以形式化为连续的假言判断“大熊猫→虎→玳瑁→非红木”;即“大熊猫灭绝”得到“红木不灭绝”,所以C必为假,为正确答案。
2、李昌和王平的期终考试课程共五门。他俩的成绩除了历史课相同外,其他的都不同。他俩的各门考试都及格了,即每门成绩都在60分与100分之间。如果题干的断定都真,并且事实上李昌五门课程的平均成绩高于王平,则以下哪项关于上述考试的断定一定为真()。Ⅰ.李昌的最低分高于王平的最高分;Ⅱ.至少有四门课程,李昌的平均分高于王平的平均分;Ⅲ,至少有一门课程,李昌的成绩分别高于王平各门课程的成绩。【逻辑推理】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Ⅰ和Ⅲ
E.Ⅰ、Ⅱ和Ⅲ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由于历史课成绩相同,所以,将五门课成绩都减掉历史课成绩,另外四门课程的平均成绩,李昌一定高于王平,所以可以确定只有Ⅱ为真。
3、Smith市长曾是我们的少数几个坦率地、有见识地并且一贯反对核电站建设项目的政府官员之一。现在她宣布她将赞成在长兴市兴建核电站。那么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个核电站将是安全的,因此应该兴建这个核电站。上面的论证最易受到下面哪个理由的批评()。【逻辑推理】
A.它忽视了这样的可能性,即有些不谈论核电站问题的人可能是赞同兴建核电站的
B.它毫无根据地假设能让一个人具有公务员的品质就具有对科学原则理解的才能,从而有了做出技术上决定的必要条件
C.它没有证明一贯的、坦率的反对意见必定是一个有见识的反对意见
D.它导致得出进一步的、但不可接受的结论,即任何Smith市长热衷的项目都应被批准,仅仅是因为她曾明确地赞成过这个项目
E.它既没有给出Smith市长先前反对建设核电站的理由,也没有给出她支持长兴市项目的原因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论证主要内容是:Smith市长曾经反对核电站建设,现在她赞成在长兴市兴建核电站。所以,核电站将是安全的,因此应该兴建这个核电站。论证对于smith市长无论过去的反对还是现在的支持,都没有充足的理由,所以E选项是正确答案。
4、某些精神失常患者可以通过心理疗法而痊愈,例如,癔症和心因性反应等。然而,某些精神失常是因为大脑神经递质化学物质不平衡,例如精神分裂症和重症抑郁,这类患者只能通过药物进行治疗。上述论述是基于以下哪项假设()。【逻辑推理】
A.心理疗法对大脑神经递质化学物质不平衡所导致的精神失常无效
B.对精神失常患者,药物治疗往往比心理疗法见效快
C.大多数精神失常都不是由脑神经递质化学物质不平衡导致的
D.对精神失常患者,心理疗法比药物治疗疗效差些
E.心理疗法仅仅是减轻精神失常患者的病情,根治还是需要药物治疗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论证结论是“某些大脑神经递质化学物质不平衡导致的精神失常只能通过药物进行治疗”,“只能”隐含着“其他疗法如‘心理治疗’无效”,A选项即上述假设,为正确答案。
5、帕金森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大脑的疾病。那些在体内不能生成细胞色素P405的人,和那些体内能生成这种细胞色素的人相比,在他们进入中老年后,患帕金森病的可能性要大三倍。因为细胞色素P405具有使大脑免受有毒化学物质侵害的功能,所以有害化学物质很可能是造成帕金森病的重要原因。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论证()。【逻辑推理】
A.人类很快就能人工合成细胞色素P405,并把它用于治疗因体内不能生成这种细胞色素而导致的疾病
B.那些体内无法生成细胞色素P405的人,往往同时无法生成其他多种人体有用物质
C.细胞色素P405除了能使大脑免受有毒化学物质侵害之外,对大脑没有其他影响
D.多巴胺是一种在大脑中自然生成的化学物质,当对帕金森病患者使用多巴胺进行治疗时,他们的症状大都明显缓解
E.许多帕金森病患者具有在体内自然产生细胞色素P405的能力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可以从论证中确定细胞色素P450有助于预防帕金森病,但这种预防除了“使大脑免受有毒化学物质侵害”还具有其他什么作用呢?如果有其他作用,那么帕金森病的原因就未必由于有毒物质侵害了。C选项说明细胞色素P450除了保护脑部不受有毒化学物质侵害之外不具有其他作用,这样加强了“有毒化学物质侵害”确实是造成“帕金森病”的重要原因。
6、营养学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增加每天吃饭的次数,只要进食总量不显著增加,一个人的血脂水平将显著低于他常规就餐次数时的血脂水平。因此,多餐进食有利于降低血脂。然而,事实上大多数每日增加就餐次数的人都会吃更多的食物。上述断定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逻辑推理】
A.对于大多数人,增加每天吃饭的次数一般不能导致他的血脂水平显著下降
B.对于少数人,增加每天吃饭的次数是降低高血脂的最佳方式
C.对于大多数人,每天所吃的食物总量一般不受吃饭次数的影响
D.对于大多数人,血脂水平不会受每天所吃的食物量的影响
E.对于大多数人,血脂水平可受到就餐时间的影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题干先叙述的观点是“多餐进食有利于降低血脂”,随后以“然而”引导,进行了驳斥,所以结论为A选项所表达的判断。
7、信仰乃道德之本,没有信仰的道德,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信仰的人是没有道德底线的;而一个人一旦没有道德底线,那么法律对于他也是没有约束力的。法律、道德、信仰是社会和谐运行的基本保障,而信仰是社会和谐运行的基石。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逻辑推理】
A.道德是社会和谐运行的基石之一
B.如果一个人有信仰,法律就能对他产生约束力
C.只有社会和谐运行,才能产生道德和信仰的基础
D.法律只对有信仰的人具有约束力
E.没有道德也就没有信仰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将已知条件形式化为连续的假言判断:“没有信仰→没有道德→法律对他没有约束力”;据此显然D选项是正确答案。在选择中,逐项验证,A选项不对,因为题干中“道德”与“基石”无关;B选项“信仰→约束力”,与题干条件不符;C选项不对,因为题干中“社会和谐运行”是道德和信仰的结果,而不是必要条件;E选项的错误与B类似。
8、近年来,立氏化妆品的销量有了明显的增长,同时,该品牌用于广告的费用也有同样明显的增长。业内人士认为,立氏化妆品销量的增长,得益于其广告的促销作用。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逻辑推理】
A.立氏化妆品的广告费用,并不多于其他化妆品
B.立氏化妆品的购买者中,很少有人注意到该品牌的广告
C.注意到立氏化妆品广告的人中,很少有人购买该产品
D.消协收到的对立氏化妆品的质量投诉,多于其他化妆品
E.近年来,化妆品的销售总量有明显增长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要削弱的观点是“因为广告促销,导致某化妆品销售量增长”。C选项说明即使注意到广告促销(有A),但也不会购买(无B),所以,C是正确答案。注意,不能选B,因为人们购买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广告促销,所以“买的人没有注意到广告”,不能以此认为“注意到广告的人却不买”。
9、美国联邦所得税是累进税,收入越高,纳税率越高。美国有的州还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在绝大部分出售商品的价格上附加7%左右的销售税。如果销售税也被视为所得税的一种形式的话,那么,这种税收是违背累进原则的:收入越低,纳税率越高。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题干的议论()。【逻辑推理】
A.人们花在购物上的钱基本上是一样的
B.近年来,美国的收入差别显著扩大
C.低收入者有能力支付销售税,因为他们缴纳的联邦所得税相对较低
D.销售税的实施,并没有减少商品的销售总量,但售出商品的比例有所变动
E.美国的大多数州并没有征收销售税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销售税率=购买商品总价×销售税率/收入;A选项“人们花在购物上的钱基本上是一样的”,这一信息表明上式的分子是基本一样的,这样收入越低,分母越小,于是销售税率越高,对论证起到加强作用,所以答案选A。其他选项与计算销售税率都无关。
10、张明、李英、王佳和陈蕊四人在一个班组工作,他们来自江苏、安徽、福建和山东四个省,每个人只会说原籍的一种方言。现已知福建人会说闽南方言,山东人学历最高且会说中原官话,王佳比福建人的学历低,李英会说徽州话并且和来自江苏的同事是同学。陈蕊不懂闽南方言。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逻辑推理】
A.陈蕊不会说中原官话
B.张明会说闽南方言
C.李英是山东人
D.王佳会说徽州话
E.陈蕊是安徽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题干条件中“福建人”被说明最多,有“福建人会说闽南方言”“王佳比福建人的学历低(说明王佳不是福建人)”“李英会说徽州话(说明李英不是福建人)”“陈蕊不懂闽南方言(说明陈蕊不是福建人)”,这样张明是福建人,会说闽南方言。
 05:31
05:312020-05-15
 02:38
02:382020-05-15
 04:04
04:042020-05-15
 03:35
03:352020-05-15
 04:00
04:002020-05-1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