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5年MBA考试《逻辑》考试共30题,分为逻辑推理。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宏达钢铁公司由5个子公司组成。去年,其子公司火龙公司试行与利润挂钩的工资制度,其他子公司则维持原有的工资制度。结果,火龙公司的劳动生产率比其他子公司的平均劳动生产率高出13%。因此,在宏达钢铁公司实行与利润挂钩的工资制度有利于提高该公司的劳动生产率。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论证所假设的()。【逻辑推理】
A.火龙公司与其他各子公司分别相比,原来的劳动生产率基本相同
B.火龙公司与其他各子公司分别相比,原来的利润率基本相同
C.火龙公司的职工数量,和其他子公司的平均职工数量基本相同
D.火龙公司原来的劳动生产率,与其他子公司相比不是最高的
E.火龙公司原来的劳动生产率。和其他各子公司原来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基本相同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论证认为“火龙公司劳动生产率高”的原因是“火龙公司采取的新的工资制度”,那么是否有其他因素导致其劳动生产率高呢?例如以前该公司的劳动生产率就高,E选项将他因排除,属于典型的他因假设。需要注意的是结论是火龙公司的劳动生产率与其他公司的平均劳动生产率相比,因此,答案选E而不选A。
2、某市主要干道上摩托车车道的宽度是2米,很多骑摩托车的人经常在汽车车道上抢道行驶,严重破坏了交通秩序,使交通事故频发。有人向市政府提出建议:应当将摩托车车道拓宽为3米,让骑摩托车的人有较宽的车道,从而消除抢道的现象。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点()。【逻辑推理】
A.摩托车车道宽度增加后,摩托车车速将加快,事故也许会随之增多
B.摩托车车道变宽后,汽车车道将会变窄,汽车驾驶者会有意见
C.当摩托车车道拓宽后,有些骑摩托车的人仍会在汽车车道上抢道行驶
D.拓宽摩托车车道的办法对汽车车道上的违章问题的解决没有作用
E.拓宽摩托车车道的费用太高,需要进行项目评估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建议是“拓宽车道”,结果是“消除摩托车抢道现象”,C直接说明即使接受上述建议也无法得到建议的结果,至于“拓宽车道”有什么其他负面结果与论证无关,所以正确答案选C。
3、威尼斯面临的问题具有典型意义。一方面,为了解决市民的就业,增加城市的经济实力,必须保留和发展它的传统工业,这是旅游业所不能替代的经济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为了保护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必须杜绝工业污染,但是,发展工业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工业污染。以下哪项能作为结论从上述断定中推出()。【逻辑推理】
A.威尼斯将不可避免地面临经济发展的停滞或生态环境的破坏
B.威尼斯市政府的正确决策应是停止发展工业以保护生态环境
C.威尼斯市民的生活质量只依赖于经济和生态环境
D.旅游业是威尼斯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E.如果有一天威尼斯的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这一定是它为发展经济所付出的代价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由已知条件“经济发展→工业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不能发展工业”,推知“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是矛盾的,因此,得到“经济发展停滞”或者“破坏生态环境”。
4、张教授:20世纪80年代以来,斑纹猫头鹰的数量急剧下降,目前已有濒临灭绝的危险。木材采伐公司应对此负有责任,它们大量采伐的陈年林区是猫头鹰的栖息地。李研究员:斑纹猫头鹰数量的下降不能归咎于木材采伐公司。近30年来,一种繁殖力更强的条纹猫头鹰进入陈年林区,和斑纹猫头鹰争夺生存资源。以下哪项最为准确地概括了李研究员对张教授观点的反驳()。【逻辑推理】
A.否定张教授的前提,这一前提是:木材采伐公司一直在陈年林区采伐
B.质疑张教授的假设,这一假设是:猫头鹰只能在陈年林区生存
C.对斑纹猫头鹰数量下降的原因提出另一种解释
D.指出张教授夸大了对陈年林区采伐的负面影响
E.指出张教授把斑纹猫头鹰濒临灭绝偷换为猫头鹰濒临灭绝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张教授认为斑纹猫头鹰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是木材采伐公司大量采伐陈年林区;李研究员则把斑纹猫头鹰数量下降的原因归于繁殖力更强的条纹猫头鹰和斑纹猫头鹰争夺生存资源。其论证方法是提出一种新的解释,所以C是正确答案。
5、临近本科毕业,李明所有已修课程的成绩均是优秀。按照学校规定,如果最后一学期他的课程成绩也都是优秀,就一定可以免试就读研究生。李明最后一学期有一门功课成绩未获得优秀,因此他不能免试就读研究生了。以下哪项对上述论证的评价最为恰当()。【逻辑推理】
A.上述论证是成立的
B.上述论证有漏洞,因为它忽视了:课程成绩只是衡量学生素质的一个方面
C.上述论证有漏洞,因为它忽视了:所陈述的规定有漏洞,会导致理解的歧义
D.上述论证有漏洞,因为它把题干所陈述的规定错误地理解为:只要所有学期课程成绩均是优秀,就一定可以免试就读研究生
E.上述论证有漏洞,因为它把题干所陈述的规定错误地理解为:只有所有学期课程成绩均是优秀,才可以免试就读研究生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题干已知前提是“优秀→免修”,即“优秀”是“免修”的充分条件;但再由李明有功课“不优秀”推知他“不免修”,显然是把“优秀”作为“免修”的必要条件了。所以,正确答案选E。
6、世界上最漂亮的猫中有一些是波斯猫,然而,人们必须承认,所有的波斯猫都是自负的,并且所有自负的波斯猫总是让人生气。如果上面的陈述正确,下面的每一个基于上述内容的陈述也必然是正确的,除了()。【逻辑推理】
A.世界上最漂亮的猫中有一些是让人生气的
B.一些让人生气的波斯猫是世界上最漂亮的猫
C.任何不让人生气的猫不是波斯猫
D.一些自负的猫属于世界上最漂亮的猫
E.一些让人生气且最漂亮的猫不是波斯猫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解答该题最简单的方式是,通过观察题干中的已知条件都是肯定判断,则根据已知推理的结论也一定是肯定判断(或双重否定判断),因此必然不能推出的结论一定是E,只有E是否定判断。注意C尽管在形式上是否定判断,但其主项被否定,所以C选项实际上是双重否定。
7、某大学文学院语言学专业2014年毕业的5名研究生张、王、李、赵、刘分别被三家用人单位天枢、天机、天璇中的一家录用,并且各单位至少录用了其中的一名。已知:(1)李被天枢录用;(2)李和赵没有被同一家单位录用;(3)刘和赵被同一家单位录用;(4)如果张被天璇录用,那么王也被天璇录用。如果刘被天璇录用,则以下哪项一定是错误的()。【逻辑推理】
A.天璇录用了3人
B.录用李的单位只录用了他一人
C.王被天璇录用
D.天机只录用了其中的一人
E.张被天璇录用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优先考虑条件中的假言命题。当张被天璇录用时,可以推知王被天璇录用,而刘、赵被同一家单位录用,这样,天璇录用了四人,不合题意。所以,答案选E。
8、某市为了减少交通拥堵,采取如下限行措施: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日,非商用车按尾号0、5,1、6,2、7,3、8,4、9分五组按顺序分别限行一天,双休日和法定假日不限行。对违反规定者要罚款。关于该市居民出行的以下各项表述中,除哪项外,都可能不违反限行规定()。【逻辑推理】
A.赵一开着一辆尾号为1的商用车,每天都在街上跑
B.钱二有两辆私家车,尾号不同,每天都开车
C.张三与邻居共有三辆私家车,尾号都不相同,他们合作每天有两辆车开
D.李四与俩邻居共有五辆私家车,尾号都不相同,他们合作每天有四辆车可开
E.王五与仨邻居有六辆私家车,尾号都不相同,他们合作每天有五辆车可开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0到9十个数字分五组,每天限行一组;六辆车的车牌尾号至少有两辆属于限行的同一组,这就意味着,某一天六辆车中至少有两辆车同时限行,所以E选项必然违反限行规定,所以,E是正确答案。注意A选项中的车是商用车,不在限行规定中。
9、郑女士:衡远市过去十年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比易阳市高,因此衡远市的经济前景比易阳市好。胡先生:我不同意你的观点。衡远市GDP增长率虽然比易阳市高,但易阳市的GDP数值却更大。以下哪项最为准确地概括了郑女士和胡先生争议的焦点()。【逻辑推理】
A.易阳市的GDP数值是否确实比衡远市大?
B.衡远市的GDP增长率是否确实比易阳市高?
C.一个城市的GDP数值大,是否经济前景一定好?
D.一个城市的GDP增长率高,是否经济前景一定好?
E.比较两个城市的经济前景,GDP数值与GDP增长率哪个更重要?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郑女士的观点是“经济前景好”,理由是“GDP增速高”,而胡先生反驳,理由是“GDP数值更大”,两人一个认为“GDP增速”重要,另一人却认为“GDP数值”更重要,所以答案选E。D选项具有干扰性,如果改成“一个城市的GDP增长率高,是否经济前景一定更好”就是正确答案了。
10、某家长认为,有想象力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但想象力和知识是天敌。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辑,而想象力无章可循。换句话说,知识的本质是科学,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人的大脑一山不容二虎:学龄前,想象力独占鳌头,脑子被想象力占据;上学后,大多数人的想象力被知识驱逐出境,他们成为知识渊博但丧失了想象力,终身只能重复前人发现的人。以下哪项与该家长的上述观点矛盾()。【逻辑推理】
A.如果希望孩子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就不要送他们上学
B.如果获得了足够知识,就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
C.发现知识的人是有一定想象力的
D.有些人没有想象力,但能进行创造性劳动
E.想象力被知识驱逐出境是一个逐渐的过程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试题的内容很多,但是其中“有想象力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有关键词“才”,它说明“想象力”是“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必要条件。D选项说明没有想象力也可以进行创造性劳动,与已知矛盾,即D为正确答案。注意,C选项中的“发现知识”不等于“拥有知识”。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