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
报考指南考试报名准考证打印成绩查询考试题库

重置密码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注册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当前位置:首页注册会计师考试问答正文
当前位置:首页注册会计师考试注册会计师问答正文
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第一个步骤确认份额到底怎么搞的?这里第一个题目第一步骤的产成品份额是根据最终产成品30,因为要两个半成品才能做一个产成品所以是30*2=60,然后第一步骤在产品就是直接根据第一步骤产成品30*2再乘他的完工比例等于30*2×50%=30。我这样理解对吗?然后做下个题目也是平行结转,他的第一步骤产成品份额又变成根据最终产成品➕最终在产品=97000,而第一步骤在产品也不是直接根据第一步骤产成品计算,而是直接等于第一步骤在产品10000。这是怎么回事?希望老师不要直接给我解答第一步骤确认份额的理论,帮我分析一下这两个题目各自第一步骤份额是怎么求的,以及为什么两个题目算法都不一样,感谢🙏🏻🙏🏻
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第一个步骤确认份额到底怎么搞的?这里第一个题目第一步骤的产成品份额是根据最终产成品30,因为要两个半成品才能做一个产成品所以是30*2=60,然后第一步骤在产品就是直接根据第一步骤产成品30*2再乘他的完工比例等于30*2×50%=30。我这样理解对吗?然后做下个题目也是平行结转,他的第一步骤产成品份额又变成根据最终产成品➕最终在产品=97000,而第一步骤在产品也不是直接根据第一步骤产成品计算,而是直接等于第一步骤在产品10000。这是怎么回事?希望老师不要直接给我解答第一步骤确认份额的理论,帮我分析一下这两个题目各自第一步骤份额是怎么求的,以及为什么两个题目算法都不一样,感谢🙏🏻🙏🏻
某日1回答 · 2443人浏览2443人浏览 · 0 收藏
最佳答案
用户头像
帮考网答疑老师 资深老师 02-26 TA获得超过4236个赞 2024-02-26 06:33


平行结转分步法是一种会计成本计算方法,其核心在于将生产过程分解为若干个步骤,然后按照每个步骤的成本动因来分配成本到产成品和在产品中。对于您提出的两个题目,我们可以这样来分析:

第一个题目:

根据您的描述,这里的第一步骤产成品份额计算是基于最终产成品的数量来确定的。由于两个半成品可以组合成一个产成品,所以第一步骤产成品份额是30个最终产成品乘以2,即60。

第一步骤在产品的计算则是基于第一步骤产成品数量和完工比例。您采用的是30*2(第一步骤产成品总数)再乘以50%的完工比例,得到30。这个计算是正确的,因为您假定了两个半成品只能组合成一个最终产成品,所以第一步骤的未完成产品也需要按照这个比例来计算。

第二个题目:

在这个题目中,第一步骤产成品份额的计算基础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仅仅基于最终产成品数量,而是结合了最终产成品和最终在产品的总数,即97000。

至于第一步骤在产品的计算,这里不再采用基于产成品的完工比例,而是直接使用了第一步骤在产品的实际数量(10000)。这种算法的差异可能来源于以下原因:

1. 成本动因不同:第二个题目可能考虑到第一步骤在产品的成本动因与最终产成品的数量没有直接的比例关系,或者第一步骤在产品的成本已经相对明确,因此直接使用该步骤在产品的数量作为分配基础。

2. 生产阶段的不同:第一个题目可能处于生产初期,需要根据完工比例来估计在产品的成本;而第二个题目可能处于生产后期,在产品的数量和成本已经比较明确。

为何两个题目算法不一样:

- 生产环境不同:不同的生产阶段或者生产环境可能导致成本分配的方法不同。
- 管理决策:管理上的需要或者对成本控制的精确度要求可能影响成本分配方法的选用。
- 成本结构差异:两个题目的成本结构可能不同,导致适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有所差异。

希望以上的分析能够帮助您理解两个题目中第一个步骤份额计算方法的差异。每个题目的具体情况和条件不同,所以会采用不同的计算方式,这是平行结转分步法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体现。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service@bkw.cn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测一测是否符合报考条件
免费测试,不要错过机会
提交
互动交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

温馨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帮考专业顾问免费为您解答,请保持电话畅通!

我知道了~!
温馨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帮考专业顾问给您发送资料,请保持电话畅通!

我知道了~!

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班主任联系您发送资料,请保持电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