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师职业资格
报考指南考试报名准考证打印成绩查询考试题库

重置密码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注册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当前位置: 首页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模拟试题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备考资料正文
2025年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模拟试题0216
帮考网校2025-02-16 11:28
0 浏览 · 0 收藏

2025年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考试共65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客观案例题。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根据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主体中,可以担任管理人的是( )。【单选题】

A.与债权人有尚未了结债务的人

B.曾被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的人

C.破产案件受理的4年前曾担任债务人董事的人

D.破产案件受理前2年内曾担任债务人法律顾问的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选项C: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3年内”曾经担任债务人、债权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担任债务人的管理人。

2、某房产原登记为甲乙共有,后甲委托丙到房管局办理换证事宜;换证过程中房管局漏登记乙为共有人,新房产证上仅将甲登记为产权人;后甲将房屋转让给丁,并与丁办理了产权变更登记手续;乙得知此事后,以房管局的行为侵害共有人利益为由提起行政诉讼。根据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题】

A.甲有权申请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B.丙有权申请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C.丁有权申请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D.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甲、丁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E.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甲、丙、丁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1)选项ABC: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同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但没有提起诉讼,或者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在本题中,甲、丁与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丙仅为受托人,与被诉行政行为没有利害关系。(2)选项DE:当行政机关的同一行政行为涉及两个以上利害关系人,其中一部分利害关系人对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时,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没有起诉的其他利害关系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3、县环保局以一企业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为由,决定对其加收超标准排污费并处以罚款1万元。该企业认为该决定违法诉至法院,并提出赔偿请求。一审法院经审理作出维持县环保局的决定。该企业提出上诉。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多选题】

A.加收超标准排污费在性质上属于行政征收

B.罚款1万元在性质上属于行政处罚

C.一审法院开庭审理时,如该企业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法院应予训诫

D.除特殊情况外,二审法院应当自收到上诉状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

E.若一审法院存在违反回避规定的情况,二审法院应当裁定撤销一审判决,发回重审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诉讼判决。该企业作为原告,若一审开庭审理时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按撤诉处理。所以选项C错误。若一审法院判决由于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二审法院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也可以查清事实后改判。所以选项E错误。

4、根据《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下列关于行政复议一般申请期限计算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当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自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计算

B.具体行政行为依法通过公告形式告知受送达人的,自公告规定的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C.载明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文书直接送达的,自受送达人签收之日起计算

D.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当事人,事后补充告知的,自行政机关发出补充告知的通知之日起计算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事后补充告知的,自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收到行政机关补充告知的通知之日起计算。

5、根据《刑法》的规定,下列有关自首与立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多选题】

A.犯罪分子有检举、揭发他人重大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的,构成重大立功

B.犯罪分子甲作案后,主动向其所在单位投案,因为其单位不是司法机关,所以,其行为不构成自动投案

C.“重大犯罪”、“重大案件”、“重大犯罪嫌疑人”的标准,一般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或者案件在本市或者本省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等情形

D.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刑法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

E.丙和丁密谋后一起实施了抢劫行为,得手后两人分头逃窜,丙在火车站被民警抓获后即如实供述了和丁一起实施盗窃的事实,丙的行为构成立功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重大立功和自首。犯罪嫌疑人向其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其他有关负责人员投案的,也视为自动投案。所以选项B错误。“重大犯罪”、“重大案件”、“重大犯罪嫌疑人”的标准,一般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或者案件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等情形。所以选项C错误。丙的行为构成坦白,而不是立功。立功是指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分子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所以选项E错误。

6、缓刑是有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一种量刑制度。对犯罪分子适用缓刑的条件有( )。【多选题】

A.所犯之罪必须是过失犯罪

B.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

C.根据犯罪分子犯罪情节和悔改表现,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D.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E.犯罪分子应有立功表现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缓刑的适用条件。缓刑的适用范围:缓刑适用于3年以下有期徒刑(数罪并罚时决定执行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3年的情况下,若其中一罪有判处缓刑的量刑,应附加吸收原则,使缓刑不再执行)、拘役、剥夺政治权利以及死刑两个刑度带之间,3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累犯、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缓刑的适用对象:其一是缓刑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二是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法院认为暂不执行所判刑罚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其三是罪犯不属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7、根据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行政诉讼审判监督程序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权直接决定是否再审

B.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抗诉案件时,可以通知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庭

C.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发现生效裁判未经合法传唤当事人而缺席判决的,应当裁定发回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重新审理

D.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一律按照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1)选项A: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决定是否再审;(2)选项B: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抗诉案件时,“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庭;(3)选项D: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按照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按照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照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8、有关下位法对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的相关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行政法规可以在法律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

B.地方性法规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

C.省级政府规章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

D.法规、规章对实施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的具体规定,可以根据需要适度增设行政许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D:法规、规章对实施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行政许可;对行政许可条件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

9、有关发起人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客观案例题】

A.发起人自身认购的公司股份不得少于公司股份总数的35%

B.发起人公开募集股份,应当公告招股说明书

C.发起人公开募集股份,应当与证券公司订立承销协议

D.发起人公开募集股份,应当由证券公司代收股款

E.发行股份的股款缴足后,必须经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证明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选项D:发起人应当同银行签订代收股款协议,由银行代收股款。

10、下列关于本案证据收集与补充、证据提供、证据调取与审核的说法中,符合《行政诉讼法》规定的有( )。 【客观案例题】

A.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对未采纳的证据应当在裁判文书中注明理由

B.法院不得为证明公安局处罚决定的合法性调取被告在作出处罚时未收集的证据

C.诉讼期间,县公安局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但作为其诉讼代理律师可以

D.陈某可以提供证明县公安局处罚决定违法的证据,其提供的证据若不成立,则县公安局证明处罚决定合法性的举证责任依法免除

E.若陈某提出了在行政处罚程序中没有提岀的理由或证据,经法院准许,县公安局可以补充相关证据

正确答案:A、B、E

答案解析:(1)选项C:行政机关向法院提的证据原则上应当在“作出行政行为之前”收集。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包括律师与非律师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收集证据;(2)选项D: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被诉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对被诉行政行为的举证责任;(3)选项E:原告或者第三人提出了其在行政处理程序中没有提出的理由或者证据的,经人民法院准许,被告可以补充证据。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service@bkw.cn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测一测是否符合报考条件
免费测试,不要错过机会
提交
互动交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

温馨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帮考专业顾问免费为您解答,请保持电话畅通!

我知道了~!
温馨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帮考专业顾问给您发送资料,请保持电话畅通!

我知道了~!

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班主任联系您发送资料,请保持电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