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5年MBA考试《逻辑》考试共30题,分为逻辑推理。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某中药配方有如下要求:(1)如果有甲药材,那么也要有乙药材;(2)如果没有丙药材,那么必须有丁药材;(3)人参和天麻不能都有;(4)如果没有甲药材而有丙药材,则需要有人参。如果含有天麻,则关于该配方的断定哪项为真()。【逻辑推理】
A.含有甲药材
B.含有丙药材
C.没有丙药材
D.没有乙药材和丁药材
E.含有乙药材或丁药材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已知“含有天麻”和条件(3)结合,推知“没有人参”;“没有人参”与条件(4)结合推知“或者有甲药材或者没有丙药材”;这个结论与条件(1)和(2)结合,最后推知“或者有乙药材或者有丁药材”,所以E选项是正确答案。
2、通常的高山反应是由高海拔地区空气中缺氧造成的,当缺氧条件改变时,症状可以很快消失。急性脑血管梗阻也具有脑缺氧的病症,如不及时恰当处理会危及生命。由于急性脑血管梗阻的症状和普通高山反应相似,因此,在高海拔地区,急性脑血管梗阻这种病特别危险。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论证所假设的()。【逻辑推理】
A.普通高山反应和急性脑血管梗阻的医疗处理是不同的
B.高山反应不会诱发急性脑血管梗阻
C.急性脑血管梗阻如及时恰当处理不会危及生命
D.高海拔地区缺少抢救和医治急性脑血管梗阻的条件
E.高海拔地区的缺氧可能会影响医生的工作,降低其诊断的准确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论证说明两种疾病状况相同,但是一种疾病不危险,而另一种疾病若误诊为前一种,则该种疾病危险。采用否定思路,两种疾病既然在是否危险的性质上存在差别,则必须假设两种疾病在治疗方法上存在差别,即“两种疾病的医疗处理是不同的”,否则即使误诊,两种疾病的医疗处理也一样,另一种疾病也就不会危险,所以A选项是正确答案。其他选项尽管可以起到加强论证的作用,但不是必需的假设。
3、从一组7个人:吉姆、凯特、劳伦斯、马丁、南希、皮特和艾伦中恰好选出4个去参加某外交官的退休宴会。对出席人员的选择必须遵循以下条件:(1)要么吉姆被选,要么凯特被选,但两人不能同时被选;(2)要么南希被选,要么皮特被选,但两人不能同时被选;(3)若南希被选时,劳伦斯肯定被选;(4)若艾伦被选时,凯特肯定被选。若下面哪一对人入选,则可以去参加退休宴会的4人组只有一组()。【逻辑推理】
A.吉姆和劳伦斯
B.凯特和马丁
C.劳伦斯和南希
D.马丁和艾伦
E.艾伦和凯特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直接代入验证即可,如A选项吉姆和劳伦斯参加,可推出凯特和艾伦不参加;由于南希和皮特都可以参加,所以组合不唯一。D选项,马丁和艾伦参加,可推知凯特参加;南希和皮特中只能有一人参加,由于南希参加,推知劳伦斯一定参加,这样就有五人参加了,不符合题意,所以只能是皮特参加,这时候的组合是唯一的。
4、有些具有优良效果的护肤化妆品是诺亚公司生产的。所有诺亚公司生产的化妆品都价格昂贵,而价格昂贵的护肤化妆品无一例外地受到女士们的信任。以下各项都能从题干的断定中推出,除了()。【逻辑推理】
A.受到女士们信任的护肤化妆品中,有些实际效果并不优良
B.有些效果优良的化妆品受到女士们的信任
C.所有诺亚公司生产的护肤化妆品都受到女士们的信任
D.有些价格昂贵的护肤化妆品是效果优良的
E.所有被女士们不信任的护肤化妆品价格都不昂贵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阅读题干时,考生注意到题干已知条件都是肯定判断吗?由所有肯定判断做前提的推理结论只能是肯定或者双重否定(如E选项),而A选项是否定判断,所以推不出。故答案选A。注意问题要求中的“除了”。
5、三分之二的陪审员认为证人在被告作案时间、作案地点或作案动机上提供伪证。以下哪项能作为结论从上述断定中推出()。【逻辑推理】
A.三分之二的陪审员认为证人在被告作案时间上提供伪证
B.三分之二的陪审员认为证人在被告作案地点上提供伪证
C.三分之二的陪审员认为证人在被告作案动机上提供伪证
D.在被告作案时间、作案地点或作案动机这三个问题中,至少有一个问题,三分之二的陪审员认为证人在这个问题上提供伪证
E.以上各项均不能从题干的断定中推出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A、B、C三个选项是相同的结构,不考虑。答案D具有干扰性,但要注意是三分之二的陪审员认为“提供伪证”,至于他们认为在哪个方面提供伪证,时间、地点和动机都是可能的。D选项涵义是在某一问题上,有三分之二陪审员认为提供伪证,涵义与已知不符。
6、如果一个学校的大多数学生都具备足够的文学欣赏水平和道德自律意识,那么,像《红粉梦》和《演艺十八钗》这样的出版物就不可能成为在该校学生中销售最多的书。去年在H学院的学生中,《演艺十八钗》的销售量仅次于《红粉梦》。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Ⅰ.去年H学院的大多数学生都购买了《红粉梦》和《演艺十八钗》;Ⅱ.H学院的大多数学生既不具备足够的文学欣赏水平,也不具备足够的道德自律意识;Ⅲ.H学院至少有些学生不具备足够的文学欣赏水平,或者不具备足够的道德自律意识。【逻辑推理】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Ⅱ和Ⅲ
E.Ⅰ、Ⅱ和Ⅲ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已知条件可以形式化为“大多数学生具备足够的文学欣赏水平和道德自律意识→《红粉梦》和《演艺十八钗》不可能销售最多”,又“去年H学院,《演艺十八钗》和《红粉梦》销售量最多”,后假推前假,所以,得到“H学院有些学生或者没有足够的文学欣赏水平或者不具有道德自律意识”。
7、张教授的所有初中同学都不是博士;通过张教授认识其哲学研究所同事的都是博士;张教授的一个初中同学通过张教授认识了王研究员。以下哪项能作为结论从上述断定中推出()。【逻辑推理】
A.王研究员是张教授哲学研究所的同事
B.王研究员不是张教授哲学研究所的同事
C.王研究员是博士
D.王研究员不是博士
E.王研究员不是张教授的初中同学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这道题看起来很难,但可以先将两句前提合并简化,由“张教授的所有初中同学都不是博士”和“通过张教授认识其哲学研究所同事的都是博士”,得到“张教授的所有初中同学不可能认识其哲学研究所的同事”,而“张教授的一个初中同学通过张教授认识了王研究员”,所以,“王研究员不是张教授哲学研究所的同事”,即答案选B。
8、过度工作和压力不可避免地导致失眠症。森达公司的所有管理人员都有压力。尽管医生已经提出警告,但大多数的管理人员每周工作仍然超过60小时,而其余的管理人员每周仅工作40小时。只有每周工作超过40小时的员工才能得到一定的奖金。以上的陈述最强地支持下列哪项结论()。【逻辑推理】
A.大多数得到一定奖金的森达公司管理人员患有失眠症
B.森达公司员工的大部分奖金给了管理人员
C.森达公司管理人员比任何别的员工组更易患失眠症
D.没有一位每周仅仅工作40小时的管理人员工作过度
E.森达公司的工作比其他公司的工作压力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由题干最后一句,得到“获得奖金的森达公司员工每周工作都超过40小时”,由题干第三句,得到“超过40小时的,都是每周工作60小时的”,这是过度工作。由题干第二句,得到“森达公司管理人员都有压力”。再由题干第一句,“过度工作和压力不可避免地导致失眠症”推知“获得奖金的森达公司管理人员患有失眠症”。
9、某州设立了一个计划组织,允许父母亲可以按当前的费率预付他们的孩子未来的大学学费。然后该计划组织每年为被该州任一公立大学录取的(参加该项目的)孩子支付学费。父母亲应该参加这个计划组织,把它作为一种减少他们的孩子大学教育费用的手段。以下哪一个选项如果是正确的,是父母亲不参加这个计划组织的最合适的理由()。【逻辑推理】
A.父母亲不清楚孩子将会上哪一所公立大学
B.将预付资金放到一个计息账户中,到孩子上大学时,所积累的金额将比任何一所公立大学所有的学费开支都要多
C.该州公立大学的年学费开支预计将以比生活费用年增长更快的速度增加
D.该州一些公立大学正在考虑下一年大幅度增加学费
E.预付学费计划不包括在该州任何公立大学中的住宿费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计划组织是“按当前的费率预付未来的大学学费”,这样“父母亲就可以减少他们的孩子的大学教育费用”,B选项提出的信息是“计息账户所积累的金额将比任何一所公立大学所有的学费开支都要多”,这就意味着父母将钱放入计息账户比参加计划组织更有利,这样就加强了不参加计划组织。
10、户籍改革的要点是放宽对外来人口的限制。G市在对待户籍改革上面临两难。一方面,市政府懂得吸引外来人口对城市化进程的意义,另一方面又担心人口激增的压力。在决策班子里形成了“开放”和“保守”两派意见。以下各项如果为真,都只能支持上述某一派的意见,除了()。【逻辑推理】
A.城市与农村户口分离的户籍制度,不适应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B.G市存在严重的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问题,其城市人口的合理容量有限
C.G市近几年的犯罪案件增加,案犯中来自农村的打工人员比例增高
D.近年来,G市的许多工程的建设者多数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其子女的就学成为市教育部门面临的难题
E.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生育观的转变,近年来G市的幼儿园、小学乃至中学的班级数量递减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开放”是放宽外来人口限制,D选项的前半部分信息说明外来人口的贡献,支持开放;“保守”是因为城市的人口压力,而限制外来人口进入,D选项后半部分信息说明了外来人口子女就学对城市的压力,支持保守,两派观点都支持,所以正确答案选D。注意:问题的要求是排除只支持其中某一派的意见,要求选择两派都支持或者都不支持的选项。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