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5年MBA考试《逻辑》考试共30题,分为逻辑推理。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在大型游乐公园里,现场表演是刻意用来引导人群流动的。午餐时间的表演是为了减轻公园餐馆的压力;傍晚时间的表演则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目的:鼓励参观者留下来吃晚餐。表面上不同时间的表演有不同的目的,但这背后,却有一个统一的潜在目标,即_____。以下哪一选项作为本段短文的结束语最为恰当()。【逻辑推理】
A.尽可能地减少各游览点的排队人数
B.吸引更多的人来看现场表演,以增加利润
C.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游客出入公园而引起交通阻塞
D.在尽可能多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发挥餐馆的作用
E.尽可能地招徕顾客,希望他们再次来公园游览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试题要求从午餐和晚餐时间的现场表演归纳出这些现场表演的统一的目标,由于午餐和晚餐两个时间的现场表演都与餐馆有关,所以正确答案也应和餐馆有关,所以正确答案选D。
2、据一项有几个大城市的统计显示,餐饮业的发展和瘦身健身业的发展呈密切正相关。从1985年到1990年,餐饮业的网点增加了18%,同期在健身房正式注册参加瘦身健身的人数增加了17.5%;从1990年到1995年,餐饮业的网点增加了25%,同期参加瘦身健身的人数增加了25.6%;从1995年到2000年,餐饮业的网点增加了20%,同期参加瘦身健身的人数也正好增加了20%。如果上述统计真实无误,则以下哪项对上述统计事实的解释最可能成立()。【逻辑推理】
A.餐饮业的发展,扩大了肥胖人群体,从而刺激了瘦身健身业的发展
B.瘦身健身运动,刺激了参加者的食欲,从而刺激了餐饮业的发展
C.在上述几个大城市中,最近15年来,主要从事低收入重体力工作的外来人口的逐年上升,刺激了各消费行业的发展
D.在上述几个大城市中,最近15年来,城市人口的收入的逐年提高,刺激了包括餐饮业和健身业在内的各消费行业的发展
E.高收入阶层中,相当一批人既是餐桌上的常客,又是健身房内的常客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论证要求对“餐饮业”和“瘦身业”的相关发展做出解释,D选项说明两个行业的发展具有相同的原因,这是对这两个行业发展的相关性最合理解释,所以,答案选D。A和B直接说明两个行业发展具有因果联系,缺乏合理性;至于E选项用有一些人是两种行业的共同消费者来说明两者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过于牵强,因为具有共同消费者很可能是两个行业共同发展的结果,而非原因。
3、人们普遍认为适量的体育运动能够有效降低中风的发生率,但科学家还注意到有些化学物质也有降低中风风险的作用。番茄红素是一种让番茄、辣椒、西瓜和番木瓜等果蔬呈现红色的化学物质。研究人员选取一千余名年龄在46至55岁之间的人,进行了长达12年的追踪调查,发现其中番茄红素水平最高的四分之一的人中有11人中风;番茄红素水平最低的四分之一的人中有25人中风。他们由此得出结论:番茄红素能降低中风发生率。以下哪一项如果为真,最能对上述研究结论提出质疑()。【逻辑推理】
A.被研究的另一半人中有50人中风
B.番茄红素水平较低的中风者中有三分之一的人病情较轻
C.如果调查56至65岁之间的人,情况也许不同
D.番茄红素水平高的人比其他人更喜爱进行适量的体育运动
E.吸烟、高血压和糖尿病等会诱发中风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要质疑的观点是“番茄红素能够降低中风发生率”,论据是“被调查者中番茄红素最高的1/4比最低的1/4中风人数少”。A是干扰选项,另一半有50人中风,但由于不知道这些中风者番茄红素水平的高低(因为不是最高或最低的1/4者,但并不排除他们番茄红素水平也低),故该选项不能确定方向;B是无关选项,“中风”与“中风是否严重”是不同的;C是干扰选项,较老的调查对象只能说明年龄与中风有联系,但不能削弱番茄红素是原因;D是正确选项,由于番茄红素水平高的人更喜欢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而体育锻炼可以减少中风发生率,所以,体育锻炼作为他因对番茄红素给予削弱;E是无关选项,题干没有说明番茄红素水平低的人具有吸烟等这些诱发中风的原因。
4、由于雪橇和捆绑技术的提高,在滑雪场坡道上受伤的事故已明显下降——从1960年的0.9%下降到1990年的0.3%。而其他与滑雪相关的事故,即发生在滑雪场而不在坡道的事故,却从1960年的10%上升到1990年的25%。这些事故,如绊倒等,随着每个滑雪者饮酒量的上升而上升。如果以上论述为真,以下哪一项不可能为假()。【逻辑推理】
A.随着滑雪场坡道上事故的减少,其他与滑雪相关的事故数量有所上升
B.1990年发生在坡道上的事故数量少于1960年发生在坡道上的事故数量
C.1990年发生在滑雪场而不在坡道的事故数量多于1960年发生的同类事故数量
D.如果雪橇和捆绑技术继续提高,与滑雪相关的事故将继续减少
E.1990年发生在坡道上的事故占全部与滑雪相关事故的比例小于1960年的比例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1990年比1960年,滑雪场坡道受伤比例下降,同时其他滑雪场事故比例上升,即分子减少的同时分母增大,所以E为正确答案。
5、有甲、乙、丙三个学生,一个出生在B市,一个出生在S市,一个出生在W市。他们的专业,一个是金融,一是管理,一个是外语。已知:(1)乙不是学外语的;(2)乙不出生在W市;(3)丙不出生在B市;(4)学习金融的不出生在S市;(5)学习外语的出生在B市。根据上述条件,可推出甲所学的专业是:【逻辑推理】
A.金融
B.管理
C.外语
D.金融或管理
E.推不出来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已知条件中关于“B市”的有(5)和(3),由此推知“丙不学外语”,结合(1)得到“甲学外语”。所以答案选C。
6、张小珍:在我国,90%的人所认识的人中都有失业者,这真是个令人震惊的事实。王大为:我不认为您所说的现象有令人震惊之处。其实,就5%这样可接受的失业率来讲,每20个人中就有1个人失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人所认识的人超过50个,那么,其中就很可能有1个或更多的失业者。以下哪项最可能是王大为的论断所假设的()。【逻辑推理】
A.失业率很少超过社会能接受的限度
B.张小珍所引述的统计数据是准确的
C.失业者通常并不集中在社会联系闭塞的区域
D.认识失业者的人通常超过总人口的90%
E.失业者比就业者具有更多的社会联系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王大为反驳的主要内容是“一个人所认识的人超过50个,那么按照5%的失业比例,其中就可能有失业者,所以90%的人都认识失业者不意味着失业率很高”。这个反驳需要假设至少有人认识失业者,如果失业者集中在社会联系封闭的区域中,不能够被其他人所认识,他的反驳就是无效的,所以C选项是他反驳的假设,是正确答案。
7、在潮湿的气候中仙人掌很难成活;在寒冷的气候中柑橘很难生长。某省的大部分地区,仙人掌和柑橘至少有一种不难成活或者生长。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假()。【逻辑推理】
A.该省的一半地区,既潮湿又寒冷
B.该省的大部分地区炎热
C.该省的大部分地区潮湿
D.该省的某些地区既不寒冷又不潮湿
E.柑橘在该省的所有地区都无法生长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直接逐项带入验证即可。由于“某省的大部分地区,仙人掌和柑橘至少有一种不难成活或者生长”,所以,某省的大部分地区或者不潮湿或者不寒冷。A选项与此矛盾,所以答案选A。
8、甲、乙、丙三人是同一家公司的职员,他们的未婚妻A、B、C也都是这家公司的职员。知情者介绍说:“A的未婚夫是乙的好友,并在三个男子中最年轻;丙的年龄比C的未婚夫大。”依据该知情者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推出三对准夫妻分别是()。【逻辑推理】
A.甲和A,乙和B,丙和C
B.甲和A,乙和C,丙和B
C.甲和B,乙和C,丙和A
D.甲和C,乙和B,丙和A
E.甲和C,乙和A,丙和B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由A的未婚夫是乙的好友,说明A和乙不是一对;A的未婚夫年龄最轻,丙比其他某人年龄大,说明A和丙不是一对,这样A和甲是一对。丙的年龄比C的未婚夫年龄大,所以,丙和C不是一对,这样丙和B,乙和C是其余两对准夫妻。
9、硕鼠通常不患血癌。在一项实验中发现,给300只硕鼠同等量的辐射后,将它们平均分为两组,第一组可以不受限制地吃食物,第二组限量吃食物。结果第一组75只硕鼠患血癌,而第二组患血癌的只有3只。因此,通过限制硕鼠的进食量,可以控制由实验辐射导致的硕鼠血癌的发生。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实验结论()。【逻辑推理】
A.硕鼠与其他动物一样,有时原因不明就患有血癌
B.第一组硕鼠的食物易于使其患血癌,而第二组的食物不易使其患血癌
C.第一组硕鼠体质较弱,第二组硕鼠体质较强
D.对其他种类的实验动物,实验辐射很少导致患血癌
E.不管是否控制进食量,暴露于实验辐射的硕鼠都可能患有血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要削弱的论证是“硕鼠患血癌的原因是由于硕鼠的进食量”,选项B提出另外原因,即“吃的食物不同”,对论证给予他因削弱。
10、有人养了一些兔子。别人问他有多少只雌兔?多少只雄兔?他答:在他所养的兔子中,每一只雄兔的雌性同伴比它的雄性同伴少一只;而每一只雌兔的雄性同伴比它的雌性同伴的两倍少两只。根据上述回答,可以判断他养了多少只雌兔,多少只雄兔,()。【逻辑推理】
A.8只雄兔,6只雌兔
B.10只雄兔,8只雌兔
C.12只雄兔,10只雌兔
D.14只雄兔,8只雌兔
E.14只雄兔,12只雌兔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的计算过程是,设雄兔有Y只,雌兔有X只,已知条件可以写成:X-(Y-1)=-1; Y-2(X-1)=-2。解此方程式可以得到A选项为正确答案。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