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共105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平均总成本曲线呈()。【单选题】
A.W型
B.V型
C.U型
D.直线型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平均总成本的变动规律与平均可变成本变动规律相似,也是随产量增加先下降后上升。都具有先降后升的U形特征。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纳税人取得某项所得时不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该所得不包括 ()。【单选题】
A.财产转让所得
B.经营所得
C.特许权使用费
D.财产租赁所得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个人所得税的课税对象共有9项: ①工资、薪金所得;②劳务报酬所得;③稿酬所得;④特许权使用费所得;⑤经营所得;⑥利息、股息、红利所得;⑦财产租赁所得;⑧财产转让所得;⑨偶然所得。居民个人取得第①项至第④项所得(称为综合),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第①项至第④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第⑤至第⑨项所得,依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3、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交易方程式 MV=PT,P 代表物价水平,T 代表商品和劳务,M 代表货币量。其中,存在直接相关关系的变量是()。【单选题】
A.P和T
B.V和M
C.T和V
D.P和M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交易方程式MV=PT反映的是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的理论。代表商品和劳务的T大体上是稳定的,代表货币流通速度的V视为常数。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物价水平与货币量成正比 ,所以存在直接相关关系的变量是P和M。
4、下列分解符合两因素分解法的是()。【单选题】
A.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
B.劳动时间和资本投入时间
C.劳动时间和劳动生产的增长率
D.资本投入时间和劳动生产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两因素分解法是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把经济增长看作某一项生产要素(劳动或资本)与其生产率作用的结果,它一般把经济增长率按照劳动和劳动生产率两项因素进行分解,即假定经济增长率取决于两个因素,工作小时数(劳动时间)的增加率和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即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5、“十四五”时期主要发展指标中,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单选题】
A.25%
B.75%
C.95%
D.10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十四五”时期主要发展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力争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实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单位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和1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1%;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
6、当某种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价格上涨幅度过大,并且影响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时,政府一般可以采取的干预方式是()。 【单选题】
A.限制进口
B.实施保护价格
C.实施最高限价
D.增加政府库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最高限价分析。当某种或某些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过大,有可能影响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或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时,政府可以采取最高限价政策进行干预。
7、以下不属于按报送周期长短不同划分的统计报表的是( )。【单选题】
A.日报
B.全面报表
C.月报
D.季报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全面报表是按调查对象范围的不同划分的。
8、在会计核算中,对效益惠及几个会计期间的支出,应作为()处理。【单选题】
A.收益性支出
B.资本性支出
C.资产
D.企业经营费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凡支出的效益惠及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如购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支出,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支出,它应当作为资产列入资产负债表中。支出的效益仅涉及本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如: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收益性支出作为费用列入利润表中。
9、下列税制要素中,()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单选题】
A.纳税人
B.纳税环节
C.课税对象
D.税率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税制要素。税率是指税法规定的应征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征税额的标准,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10、源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并且一直到60年代都是被经济学家所接受的有关监管的正统理论是( )。【单选题】
A.公共利益论
B.保护债权论
C.金融风险控制论
D.金融脆弱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公共利益论源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并且一直到60年代都是被经济学家所接受的有关监管的正统理论。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科目特点是什么?: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科目特点:学习内容多,考核全面,涉及的知识广泛。共37章的内容,分为六个模块,分别是: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法律。中级经济基础的考试难度不算大,140分的总分,超过84分就能通过,部分地区有所不同。考试总体上属于考试范围比较广但是难度较低的考试,真题中大部分题目属于理解记忆型题目。
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是什么?: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是什么?中级经济师考试包含2个科目,具体是:《经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实务》。其中,《专业知识和实务》包含15个专业,分别是工商管理、农业、商业、财政税收、金融、保险、人力资源管理、邮电、房地产、旅游、建筑、水路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民航运输。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考试题型是什么?: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考试题型是什么?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考试题型包括:1.单选题,2.多选题,五者选二三四,3.案例题,20题*2分。若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分0.5分,若错选不得分。
2020-05-18
2020-05-15
2020-05-14
2020-05-14
2020-05-13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