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5年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税法Ⅰ》考试共64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客观案例题。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关于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采取预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B.自2009年1月1日起,先开具发票的,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C.进口货物为报关进口的当天
D.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为发出代销货物的当天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代销清单的当天,在收到代销清单前已收到全部或部分货款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全部或部分货款的当天;对于发出代销商品超过180天仍未收到代销清单及货款的,视同销售实现,一律征收增值税,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发出代销商品满180天的当天。
2、下列关于一般性企业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 【单选题】
A.自2019年4月1日起,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
B.所称增量留抵税额,是指与2019年3月底相比新增加的期末留抵税额
C.纳税人当期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按照公式计算: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增量留抵税额×进项构成比例×50%
D.纳税人应在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留抵税额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纳税人当期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增量留抵税额×进项构成比例×60%。
3、根据现行规定,下列关于教育费附加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多选题】
A.海关对进口产品代征消费税的,不代征教育费附加
B.对于减免增值税、消费税而发生退税的,可以同时退还已征收的教育费附加
C.出口产品退还增值税、消费税的,同时退还已经征收的教育费附加
D.某企业总机构在甲地,在乙地缴纳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也在乙地缴纳
E.流动经营无固定纳税地点的单位和个人,不缴纳教育费附加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出口产品退还增值税、消费税的,不退还已经征收的教育费附加;流动经营无固定纳税地点的单位和个人,需要在缴纳增值税、消费税的同时,缴纳教育费附加。
4、税法虽与行政法联系密切,但又与一般行政法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 )。 【多选题】
A.税法具备经济分配的性质,而一般行政法不具备这样的性质
B.税法与社会再生产,特别是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全过程密切相连,其联系的深度和广度是一般行政法所无法相比的
C.税法是一种授权性法规,而行政法大多为义务性法规
D.税法是一种义务性法规,而行政法大多为授权性法规
E.行政法具备经济分配的性质,而税法不具备这样的性质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选项C,税法是一种义务性法规,而行政法大多为授权性法规;选项E,税法具备经济分配的性质,而一般行政法不具备这样的性质。
5、丙企业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为( )万元。【客观案例题】
A.2.48
B.2.43
C.1.57
D.1.1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业务(1):甲企业销项税=12×13%=1.56(万元)丙企业进项税=12×13%=1.56(万元)业务(2):甲企业进项税=2.6+1×9%=2.69(万元)业务(3):甲企业销项税=3.9(万元)丙企业进项税=3.9+0.6×9%=3.95(万元)业务(4):甲企业进项税=0.65(万元)甲企业将外购货物发给职工作为春节礼品,属于不得抵扣进项税行为,已经抵扣的进项税需要作进项税转出处理。甲企业转出的进项税=4×13%=0.52(万元)丙企业销项税=0.65(万元)业务(5):甲企业应抵减当期销项税=80×0.06×13%=0.62(万元)丙企业应抵减当期进项税=80×0.06×13%=0.62(万元)业务(6):甲企业销项税=18×13%=2.34(万元)丙企业进项税=18×13%=2.34(万元)业务(7):丙企业销项税=34.8÷(1+13%)×13%=4(万元)2013年8月1日之前,纳税人购置小汽车、摩托车和游艇自用的,对应的进项税不可以抵扣。所以丙企业销售已使用2年的小汽车应该按照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销售小汽车应纳增值税=17.4÷(1+3%)×2%=0.34(万元)业务(8):丙企业销项税=40.6÷(1+13%)×13%=4.67(万元)甲企业当期销项税合计=1.56+3.9+2.34-0.62=7.18(万元)甲企业当期准予抵扣的进项税=2.69+0.65-0.52=2.82(万元)甲企业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7.18-2.82=4.36(万元)丙企业当期销项税=0.65+4+4.67=9.32(万元)丙企业当期准予抵扣的进项税=1.56+3.95+2.34-0.62=7.23(万元)丙企业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9.32-7.23+0.34=2.43(万元)
2020-06-08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