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4年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考试共65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客观案例题。小编为您整理第九章 债法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赊销合同,约定由丙公司为甲公司按期支付货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丙在赊销合同上以保证人身份签章。根据担保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题】
A.乙公司是被保证人,丙公司是保证人
B.甲公司未按期支付货款的,乙公司有权直接要求丙公司承担保证责任
C.如果乙公司交付的货物质量不符合约定,丙公司有权以此为由全部或部分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D.乙公司要求丙公司承担保证责任时,丙公司有权以不存在独立的书面保证合同为由,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E.如果乙公司对甲公司提起诉讼,乙公司对丙公司的诉讼时效同时中断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1)选项A:甲公司是债务人,同时是被保证人;乙公司是债权人;丙公司是保证人;赊销合同在甲公司和乙公司之间订立,保证合同在乙公司和丙公司之间订立。(2)选项B:连带保证人不享有先诉抗辩权,应当与主债务人一起向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3)选项C:主合同中主债务人的一切抗辩权保证人均可以行使。(4)选项D:第三人以保证人的身份在合同上签章,表明主合同与保证人无关,亦属于保证合同的形式之一。(5)选项E: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不中断”。
2、下列关于甲公司与丙公司借款合同诉讼时效期间的届满及届满后相应法律效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客观案例题】
A.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若丁公司向丙公司进行了清偿,则丁公司有权向甲公司追偿
B.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若甲公司向丙公司进行了清偿,则事后不得以不当得利为由要求丙公司返还
C.甲公司与丙公司借款合同诉讼时效期间于2019年10月8日届满
D.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若甲公司向丙公司作出了还款计划,则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期间中止
E.甲公司与丙公司借款合同诉讼时效期间于2019年7月8日届满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1)选项A:主债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保证人享有主债务人的诉讼时效抗辩权。保证人未主张前述诉讼时效抗辩权,承担保证责任后向主债务人行使追偿权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主债务人同意给付的情形除外。(2)选项B: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进行的清偿并不属于不当得利,请求返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3)选项CE:2017年7月8日双方订立借款合同,借期3个月,所以诉讼时效从债务期限届满时起算,即从2017年10月8日起算。借款合同适用普通诉讼时效3年,因此至2020年10月8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4)选项D:诉讼时效中止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不涉及诉讼时效中止的问题。
3、乙向甲借款5万,丙又欠乙5万,经过协商由丙直接向甲偿还,下列关于甲、乙、丙三者之间债的移转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多选题】
A.如果甲、乙之间协商一致,再通知丙,为债权让与
B.如果甲、丙之间协商一致,再得到乙的同意,为债务承担
C.如果乙、丙之间协商一致,再得到甲的同意,为债务承担
D.如果甲、乙、丙共同订立一个协议,则对甲与乙为债权让与,对甲与丙以及乙与丙为债务承担
E.如果甲、乙之间协商一致,再得到丙的同意,属于债的概括承受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1)选项BD:第三人与债权人订立债务承担合同的,一般不必经债务人同意即可生效;在得到乙同意的情况下,债务承担合同当然有效;(2)选项E:债的概括承受是指债的主体一方将自己的债权和债务一并移转给第三人。题中乙对丙不享有债务,只享有债权,故不构成债权债务的概括承受。
4、债务人对第三人享有的下列权利中,债权人可以代位行使的有( )。【多选题】
A.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
B.贷款给付请求权
C.扶养费请求权
D.租金给付请求权
E.运费给付请求权
正确答案:B、D、E
答案解析: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不可以行使代位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是指基于扶养关系(选项C)、赡养关系、继承关系产生的给付请求权和劳动报酬、退休金、养老金、抚恤金、安置费、人寿保险、人身伤害赔偿请求权(选项A)等权利。
5、《民法典》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该规定中当事人享有的权利是( )。【单选题】
A.同时履行抗辩权
B.不安抗辩权
C.顺序履行抗辩权
D.形成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的当事人应同时履行义务的,一方在对方未履行义务前,有拒绝对方请求自己履行合同的权利。
2020-06-08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