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带你快速掌握什么叫做无效民事法律行为?
无效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因欠缺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不发生当事人预期法律后果的民事法律行为。
1.特征
(1)自始无效。从行为开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2)当然无效。不论当事人是否主张,是否知道,也不论是否经过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该民事法律行为当然无效。
(3)绝对无效。绝对不发生法律效力,不能通过当事人的行为进行补正。当事人通过一定行为消除无效原因,使之有效,这不是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补正,而是消灭旧的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新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法律行为有全部无效和部分无效的区别。
2.分类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例外情形:
①接受奖励、赠与、报酬等纯获益的行为属于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②可以在法定代理人的帮助下完成法律行为。
(2)以虚假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①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例子】债务人为避免财产被强制执行,虚假的将房子卖给自己的朋友,与朋友所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②行为人如果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另外一个民事法律行为,被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如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可能有效或者无效 。
【例子】甲将房屋以400万元价格卖给乙,乙为了少缴税,就该房屋又和甲签订了200万元的买卖合同,并以此办理房屋登记手续。
【解析】这个例子中200万元的买卖行为系虚假意思表示应归于无效,但隐藏的400万元买卖合同若未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且也不存在非法目的,则该400万元买卖合同应当有效。
【例子】甲要卖白粉给乙,但怕被发现,于是两人商量好,名义上签一合同,写明“甲卖1公斤面粉给乙,按市价结算。”实际上甲卖给乙的是白粉,乙付了40万。(以面粉买卖为名,拟行毒品买卖之实)
【解析】买卖面粉的合同是双方虚假表示行为,该合同无效;隐藏的行为是买卖白粉,因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3)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如代理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合法利益。
①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民事法律行方,指行为人故意合谋实施的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行为。这类民事法律行为的主要特征是当事人之间互相串通、互相配合,共同实施了违法行为。
②在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中,当事人所表达的意思是真实的,但这种意思表示是非法的,因此是无效的。
(4)违反强制性规定或者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违反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被确认无效的法律后果
(1)存在部分无效情形
如果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
比如:定金不能超过主合同标的的20%,超过部分无效。
(2)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3)合同无效不影响其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例如双方当事人约定用仲裁方式解决双方争议的条款继续有效。
下面我们以注册会计师考试真题为例,给大家说明一下这个知识点在考试中的应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真题】甲向乙兜售毒品时,虽然提供了真实的毒品作为样品,但实际交付的却是面粉。下列关于该民事行为效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无效
B.可变更、可撤销
C.有效
D.效力待定
【答案】A
【解析】违反强制性规定或者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怎么划分?: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怎么划分?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可以划分为四种样态,即无效、可撤销、效力待定和未生效。
带你快速掌握什么是票据贴现?:是指商业汇票的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日前,将票据权利背书转让给金融机构,将约定金额支付给持票人的一种票据行为。票据法上关于转让背书的规定,适用于票据贴现。贴出人")须将票据权利背书转让给贴现人(或称“由于贴现人(被背书人)必须等到票据到期时才能够取得票据金额。①办理票据贴现业务的机构:必须是商业汇票的持票人,④贴现利息以及贴现票据的选择;(4)只有经批准的金融机构才有资格从事票据贴现。
带你快速读懂什么是破产无效行为?:破产无效行为是指债务人在破产状态下实施的使破产财产不当减少,依法应被确认无效的财产处分行为。涉及债务人财产的下列行为无效“是指债务人的行为客观上构成逃避债务的后果。而不是要求债务人主观上必须具有逃避债务的目的,因为无论债务人有无逃避债务的目的,管理人主张被隐匿、转移财产的实际占有人返还债务人财产。或者主张债务人虚构债务或者承认不真实债务的行为无效并返还债务人财产的。
2020-05-30
2020-05-29
2020-05-29
2020-05-29
2020-05-29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