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5年MBA考试《逻辑》考试共30题,分为逻辑推理。小编为您整理第一章 逻辑基础知识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关于如何界定“裸官”,2010年发布的相关《暂行规定》明确了以下3类国家工作人员为“裸官”: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没有子女,配偶已移居国(境)外的;没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2014年中组部下发的相关《管理办法》规定:配偶已移居国(境)外的,或者没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均为“裸官”。以下哪一项陈述与上述两个文件的规定是相符的()。【逻辑推理】
A.对于只有配偶没有子女的国家工作人员来说,两个文件的规定是相同的
B.根据《暂行规定》,只要某国家工作人员的配偶已移居国(境)外,他(她)就是“裸官”
C.对于既有配偶也有子女的国家工作人员来说,两个文件的规定是相同的
D.根据《管理办法》,只有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才是“裸官”
E.《管理办法》和《暂行规定》所定义的“裸官”范围事实上是一样的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两个政策对“裸官”定义的最大的区别是“既有配偶也有子女的官员”,《暂行规定》是配偶子女都移居国外,而《管理办法》规定配偶移居国外。所以,两个政策所定义的“裸官”是不同的,但是当官员没有子女时,两个政策都是以“配偶”移居国外为条件,这一点相同。
2、一个善的行为,必须既有好的动机,又有好的效果。如果是有意伤害他人,或是无意伤害他人,但这种伤害的可能性是可以预见的,在这两种情况下,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都是恶的行为。以下哪项叙述符合题干的断定()。【逻辑推理】
A.P先生写了一封试图挑拨E先生与其女友之间关系的信。P的行为是恶的,尽管这封信起到了与他的动机截然相反的效果
B.为了在新任领导面前表现自己,争夺一个晋升名额,J先生利用业余时间解决积压的医疗索赔案件。J的行为是善的,因为S小姐的医疗索赔请求因此得到了及时的处理
C.在上班途中,M女士把自己的早餐汉堡给了街上的一个乞丐。乞丐由于急于吞咽而被意外地噎死了。所以,M女士无意中实施了一个恶的行为
D.大雪过后,T先生帮邻居铲除了门前的积雪,但不小心在台阶上留下了冰。他的邻居因此摔了一跤,因此,一个善的行为导致了一个坏的结果
E.S女士义务帮邻居照看3岁的小孩。小孩在S女士不注意时跑到马路上结果被车撞了。尽管S女士无意伤害这个小孩,但她的行为还是恶的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按照题干定义,善的行为具有两个特征:主观好动机,客观好效果。恶的行为具有两个特征:主观有意或者无意但可以预见,客观坏结果。A选项中没有坏的结果;B选项中没有好动机;C无法预见;D善的行为与坏的结果不符合定义。E选项中尽管不能预见到小孩被车撞,但能够预见的是“不注意照看,3岁小孩会受到某种伤害”,同时有坏结果,所以答案选E。
3、某计算机公司正在研制可揣摩用户情绪的计算机。这种被称为“智能个人助理”的新装置主要通过分析用户敲击键盘的模式,来判断其心情是好是坏,还可通过不断监测用户的活动,逐渐琢磨出其好恶,能在使用者紧张或烦躁时自动减少其所浏览的电子邮件或网站的数量。以下哪项最不可能是这种计算机提供的功能()。【逻辑推理】
A.在使用者连续使用计算机超过两个小时后,屏幕会显示“长时间看屏幕对眼睛有害,请您休息几分钟”
B.在深夜时间,使用者击键的速度逐渐变慢时,计算机便得知主人已经疲劳,会播出孩子招呼爸爸睡觉的喊话
C.在使用者经常出现习惯性拼写错误时,比如南方人难以分清“Z”和“ZH”,计算机可以自动加以更正,减轻主人的烦躁心理
D.在使用者利用国际网络查找资料时,计算机可以根据主人的喜好,把常用的站点放在最显眼的地方,尽可能让主人多看一些
E.在使用者心情烦躁时,计算机可以通过人机传递的信息觉察到,并及时放一段主人最喜欢的音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题干所定义的“智能个人助理”新装置的主要功能可以概括为“减少工作量,让主人休息”,选项A、B、C、E都是各种减少工作量、休息的形式,只有选项D是增加工作量,所以答案选D。
4、某公司的销售部有五名工作人员,其中有两名本科专业是市场营销,两名本科专业是计算机,有一名本科专业是物理学。又知道五人中有两名女士,她们的本科专业背景不同。根据上文所述,以下哪项论断最可能为真()。【逻辑推理】
A.该销售部有两名男士是来自不同本科专业的
B.该销售部的一名女士一定是计算机本科专业毕业的
C.该销售部三名男士来自不同的本科专业,两名女士也来自不同的本科专业
D.该销售部至多有一名男士是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的
E.该销售部本科专业为物理学的一定是男士,不是女士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五人中有两名女士,这样有三名男士。由于没有三人是同一个专业的,所以三名男士中肯定有两人来自不同专业。其他选项都可以通过特例排除。
5、对同一事物,有的人说“好”,有的人说“不好”,这两种人之间没有共同语言。可见,不存在全民族通用的共同语言。以下除哪项外,都与题干推理所犯的逻辑错误近似()。【逻辑推理】
A.甲:“厂里规定,工作时禁止吸烟。”乙:“当然,可我吸烟时从不工作。”
B.有的写作教材上讲,写作中应当讲究语言形式的美。我的看法不同,我认为语言就应该朴实,不应该追求那些形式主义的东西
C.有意杀人者应处死刑,行刑者是有意杀人者,所以行刑者应处死刑
D.象是动物,所以小象是小动物
E.这种观点既不属于唯物主义,又不属于唯心主义,我看两者都有点像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题干所犯逻辑错误是偷换概念,将“两种人之间的共同语言”偷换成为“全民族通用的共同语言”。A选项存在“工作时间”和“工作的时候”混淆;B选项“形式的美”和“形式主义”混淆;C选项“有意杀人者应处死刑”中的“有意杀人者”是“非法的”,而“行刑者是有意杀人者”中的“有意杀人者”是“合法的”,两个“有意杀人者”概念混淆;D选项“小象”是“年龄小的象”,“小动物”是“体积小的动物”,前后两个“小”含义混淆。所以A、B、C、D四个选项都存在类似概念混淆的错误。只有E选项不具有这种错误,所以答案选E。注意,问题是“除哪项外,都与题干推理所犯错误类似”,“除”字不要漏看。
05:312020-05-15
02:382020-05-15
04:042020-05-15
03:352020-05-15
04:002020-05-1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