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5年MBA考试《逻辑》考试共30题,分为逻辑推理。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某研究所对该所上年度研究成果的统计显示:在该所所有的研究人员中,没有两个人发表的论文的数量完全相同;没有人恰好发表了10篇论文;没有人发表的论文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全所研究人员的数量。如果上述统计是真实的,则以下哪项断定也一定是真实的()。Ⅰ.该所研究人员中,有人上年度没有发表1篇论文;Ⅱ.该所研究人员的数量,不少于3人;Ⅲ.该所研究人员的数量,不多于10人。【逻辑推理】
A.只有Ⅰ和Ⅱ
B.只有Ⅰ和Ⅲ
C.只有Ⅰ
D.Ⅰ、Ⅱ和Ⅲ
E.Ⅰ、Ⅱ和Ⅲ都不一定是真实的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由于每个人发表的论文数量都不同,所以假设研究所有N个研究人员,那么发表论文的情况就有N种,并且每人发表论文的数量都不能大于或者等于N。小于N的整数从0到N-1,一共就是N个,所以判断Ⅰ正确;当研究所只有两位研究人员时,发表论文情况可以是0、1,这样判断Ⅱ不正确;由于没有人发表10篇,因此判断Ⅲ正确。所以,正确答案选B。
2、在美国与西班牙作战期间,美国海军曾经广为散发海报,招募兵员。当时最有名的一个海军广告是这样说的:美国海军的死亡率比纽约市民还要低。海军的官员具体就这个广告解释说:“根据统计,现在纽约市民的死亡率是每千人有16人,而尽管是战时,美国海军士兵的死亡率也不过每千人只有9人。”如果以上资料为真,则以下哪项最能解释上述这种看起来很让人怀疑的结论()。【逻辑推理】
A.在战争期间,海军士兵的死亡率要低于陆军士兵
B.在纽约市民中包括生存能力较差的婴儿和老人
C.敌军打击美国海军的手段和途径没有打击普通市民的手段和途径来得多
D.美国海军的这种宣传主要是为了鼓动入伍,所以,要考虑其中夸张的成分
E.尽管是战时,纽约的犯罪仍然很猖獗,报纸的头条不时地有暴力和色情的报道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要求解释一个表面上反常的现象“美国海军在战争中的死亡率低于纽约市民的死亡率”。B选项说明了纽约市民较高死亡率是由于老人和婴儿的死亡率高,是上述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所以B是正确答案。其他选项都不合理,例如C选项,以敌军打击平民解释平民死亡率高,不合理,因为即使是战争时期,军队也很少会以平民为打击目标;E选项,认为犯罪造成的死亡比战争造成的死亡更严重,这种解释不合常识。
3、吴大成教授:各国的国情和传统不同,但是对于谋杀和其他严重刑事犯罪实施死刑,至少是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公开宣判和执行死刑可以有效地阻止恶性刑事案件的发生,它所带来的正面影响比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肯定要大得多,这是社会自我保护的一种必要机制。史密斯教授:我不能接受您的见解。因为在我看来,对于十恶不赦的罪犯来说,终身监禁是比死刑更严厉的惩罚,而一般的民众往往以为只有死刑才是最严厉的。以下哪项是对上述对话的最恰当评价()。【逻辑推理】
A.两人对各国的国情和传统有不同的理解
B.两人对什么是最严厉的刑事惩罚有不同的理解
C.两人对执行死刑的目的有不同的理解
D.两人对产生恶性刑事案件的原因有不同的理解
E.两人对是否大多数人都接受死刑有不同的理解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吴大成教授认为“死刑可以有效地阻止恶性刑事案件的发生”,而史密斯教授则将“死刑作为最严厉的惩罚”,因此两人在死刑的目的上发生分歧,所以C是正确答案。不能选B。因为吴教授根本没有谈到“最严厉的惩罚”。
4、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多吃巧克力会引起皮肤特别是脸上长粉刺。确实,许多长粉刺的人都证实,他们皮肤上的粉刺都是在吃了大量巧克力以后出现的。但是,这种说法很可能是把结果当成了原因。最近一些科学研究指出,荷尔蒙的改变加上精神压力会引发粉刺,有证据表明,喜欢吃巧克力的人,在遇到精神压力时会吃更多的巧克力。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概括了题干所要表达的意思()。【逻辑推理】
A.发生在前的现象和发生在后的现象之间不一定有因果关系
B.精神压力引起多吃巧克力,多吃巧克力引发粉刺。对于长粉刺来说,多吃巧克力是表面原因,精神压力是内在原因
C.多吃巧克力是结果长粉刺是原因
D.多吃巧克力不大可能引发粉刺,多吃巧克力和长粉刺二者有可能都是精神压力造成的结果
E.一个人巧克力吃得越多,越可能造成荷尔蒙的改变和精神压力的加重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吃巧克力”和“脸上长粉刺”之间尽管相关,但它们共同是由于精神压力大导致的,所以,两者实际不存在因果关系,他们共同是由精神压力所导致,所以,最合理的对上述论述的概括为D选项。注意A选项尽管指出了发生在前后的现象可能没有因果关系,但是没有指出为什么没有以及两者的共同原因,所以A选项不如D选项更合适。
5、你可以随时愚弄某些人。假若以上断定属实,以下哪些判断必然为真()。Ⅰ.张三和李四随时都可能被你愚弄;Ⅱ.你随时都想愚弄人;Ⅲ.你随时都可能愚弄人;Ⅳ.你只能在某些时候愚弄人;Ⅴ.你每时每刻都在愚弄人。【逻辑推理】
A.只有Ⅲ
B.只有Ⅱ
C.只有Ⅰ和Ⅲ
D.只有Ⅱ、Ⅲ和Ⅳ
E.只有Ⅰ、Ⅲ和Ⅴ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只有第三句话是正确的,其他话都推不出来。Ⅰ中的张三和李四未必属于“你”可以愚弄的人的集合。Ⅱ说的是“随时想”愚弄人,与题干意思不符,因为题干只是说“可以”随时愚弄人,但并不一定每时每刻都“想”愚弄人。Ⅳ说“你只能在某些时候愚弄人”,设定了时间,与题干说的“随时”不符。V断言“你每时每刻都在愚弄人”,强调了愚弄人的行为总在发生,与题干中“可以”涵义不同。
6、不可能所有的花都结果。以下哪项断定的含义,与上述断定最为接近()。【逻辑推理】
A.可能所有的花都不结果
B.可能有的花不结果
C.可能有的花结果
D.必然所有的花都不结果
E.必然有的花不结果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不可能所有的花都结果,相当于用“不”将“可能所有花都结果”否定,所以,命题等价于“必然有的花不结果”。
7、郑兵的孩子即将升高中。郑兵发现,在当地中学,学生与老师的比例低的学校,学生的高考成绩普遍都较好。郑兵因此决定,让他的孩子选择学生总人数最低的学校就读。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指出了郑兵上述决定的漏洞()。【逻辑推理】
A.忽略了学校教学质量,既和学生与老师的比例有关,也和生源质量有关
B.仅注重高考成绩,忽略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C.不当的假设,学生总人数少就意味着学生比老师的比例低
D.在考虑孩子的教育时忽略了孩子本人的愿望
E.忽略了学校教学质量主要与老师的素质而不是数量有关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郑兵决定的前提是“学生与老师比例低”的学校,但结论却是“选择学生总人数低”的学校,显然,“总人数少”与“比例低”是不同的概念,所以郑兵上述决定的漏洞是C选项所描述的,故答案选C。至于A、E选项能够削弱郑兵的论证,但不是他论证的漏洞。因为论证的漏洞是从前提到结论这一过程存在的问题,论证以外的信息尽管可以削弱论证,但不属于论证本身的漏洞。
8、某单位在大年初一、初二、初三安排6个人值班,他们是高翔、黄海亮、孔杰辉、刘玲、彭光兵、宋祖德。每天需要2人值班。人员安排要满足以下条件:(1)刘玲与彭光兵必须在同一天值班;(2)高翔与黄海亮不能在同一天值班;(3)如果孔杰辉在初一值班,那么高翔在初二值班;(4)如果宋祖德在初三值班,那么黄海亮在初二值班。如果黄海亮在宋祖德的前一天值班,则以下哪一项不能为真()。【逻辑推理】
A.高翔在初二值班
B.彭光兵在初二值班
C.孔杰辉在初一值班
D.黄海亮在初一值班
E.刘玲在初三值班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黄海亮在宋祖德前一天值班,由(4)可知黄海亮不能在初三值班,这样黄海亮在初一值班,宋祖德在初二值班,刘玲和彭光兵在初三值班;所以不可能为真的是B选项。
9、有甲、乙、丙三个学生,一个出生在B市,一个出生在S市,一个出生在W市。他们的专业,一个是金融,一是管理,一个是外语。已知:(1)乙不是学外语的;(2)乙不出生在W市;(3)丙不出生在B市;(4)学习金融的不出生在S市;(5)学习外语的出生在B市。根据上述条件,可推出甲所学的专业是:【逻辑推理】
A.金融
B.管理
C.外语
D.金融或管理
E.推不出来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已知条件中关于“B市”的有(5)和(3),由此推知“丙不学外语”,结合(1)得到“甲学外语”。所以答案选C。
10、电影的年票房收入将开始下降。去年售出的电影票中有一半以上是来自占人口总数27%的25岁以下的年龄组所消费,然而,在今后10年中,25岁以下的人口将持续下降。下面哪个如果正确,对上述关于将来的电影票房收入的预测提出最大质疑()。【逻辑推理】
A.医学进一步降低了40岁到60岁的人的死亡率
B.很多人在25岁以后逐渐失去了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兴趣
C.电影院的数目正在增多,预计这一趋势在将来的10年里会继续
D.电影票房趋向于随着劳动力的增加而增加,而在今后的10年里劳动力人数将逐年增加
E.专家认为在今后10年中卖出的电影票总数中有一多半是卖给25岁以下的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要削弱的观点“电影的年票房收入将开始下降”,这一观点的论据是“今后10年中,25岁以下的人口将持续下降”,选项D提出影响电影年票房收入的人群是“劳动力”,并且“电影票房随着劳动力的增加而增加,而在今后的10年里劳动力人数将逐年增加”,所以选项D对论证给予削弱。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