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3年MBA考试《逻辑》考试共30题,分为逻辑推理。小编为您整理第六章 归纳、概括和典型论证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纯种赛马是昂贵的商品。一种由遗传缺陷引起的疾病威胁着纯种赛马,使它们轻则丧失赛跑能力,重则瘫痪甚至死亡。因此,赛马饲养者认为,一旦发现有此种缺陷的赛马应停止饲养。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因为一般地说,此种疾病可以通过饮食和医疗加以控制。另外,有此种遗传缺陷的赛马往往特别美,这正是马术表演特别看重的。以下哪项最为准确地概括了题干所要论证的结论()。【逻辑推理】
A.美观的外表对于赛马来说特别重要
B.有遗传缺陷的赛马不一定丧失比赛能力
C.不应当绝对禁止饲养有遗传缺陷的赛马
D.一些有遗传缺陷的赛马的疾病未得到控制,是由于缺乏合理的饮食或必要的医疗
E.遗传疾病虽然是先天的,但其病变可以通过后天的人为措施加以控制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论证先指出,“赛马饲养者认为,一旦发现有此种缺陷的赛马应停止饲养”,然后以“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来驳斥,因此,争论的主题在于“是否要饲养有缺陷的赛马”,所以,答案选C。
2、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状况,市长建议对每天进入市区的私人小汽车收取5元的费用。市长说,这个费用将超过乘公交车进出市区的车费,所以很多人都会因此不再开车上班,而改乘公交车。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严重地削弱了市长的结论()。【逻辑推理】
A.汽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将增加开车上下班的成本
B.对多数自己开车进入市区的人来说,在市区内停车的费用已经远远超过了乘公交车的费用
C.多数现在乘公交车的人没有私人汽车
D.很多进出市区的人反对市长的计划,他们宁愿承受交通阻塞也不愿交那5元钱
E.在一个平常工作日,住在市区内的人的私人汽车占了交通阻塞时汽车总量的2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市长建议“收费超过公交车费就会使人不开车上班”,选项B说明“即使有超过公交车费的收费,人们还会开车上班”,说明市长建议是无效的,所以答案选B。D选项仅仅说明人们反对市长的计划,这与计划能否缓解交通拥堵无关;E选项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进入市区的车占了汽车总量的80%,对这些车征收费用对缓解交通拥堵应当是有效果的。
3、张珊有合法和非法概念,但没有道德上对与错的概念。他由于自己的某个行为受到起诉。尽管他承认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但却不知道这一行为事实上是不道德的。上述断定能恰当地推出以下哪项结论()。【逻辑推理】
A.张珊做了某种违法的事
B.张珊做了某种不道德的事
C.张珊是法律专业的毕业生
D.非法的行为不可能合乎道德
E.对于法律来说,道德上的无知不能成为借口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张珊承认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不等于“张珊的行为事实上违法”,张珊“不知道这一行为事实上是不道德的”,说明“张珊的行为事实上是不道德的”。所以正确答案选B。关于“非法”与“不道德”的关系,题干没有论述,所以D、E是无关选项。
4、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处在生育期的妇女数目创纪录地低;然而几乎20年后,她们的孩子数目创纪录地高。在1957年,平均每个家庭有3.72个孩子。现在战后婴儿的数目创纪录地低,在1983年平均每个家庭只有1.79个孩子——比1957年少2个并且低于2.11个的人口自然淘汰率。问,从上文中可以推导出什么()。【逻辑推理】
A.当出生率高的时候可以有相对大量的妇女处在她们的生育期
B.影响出生率最重要的因素是该国是否参加一场战争
C.除非有极其特殊的环境,出生率将不低于人口的自然淘汰率
D.当出生率低的时候,一定有相对少的妇女在她们的生育期
E.出生率不与生育妇女的数目成正比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两种数据之间,一个大时,另外一个变小,由此可以看出两者之间不成比例关系,E是最合适的概括。
5、在经济发展萧条期,消费需求的萎缩导致许多企业解雇职工甚至倒闭。在萧条期,被解雇的职工很难找到新的工作,这就增加了失业人数。萧条之后的复苏,是指消费需求的增加和社会投资能力的扩张。这种扩张要求增加劳动力。但是经历了萧条之后的企业主,大都丧失了经商的自信,他们尽可能地推迟雇用新的职工。上述断定结果为真,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逻辑推理】
A.经济复苏不一定能迅速减少失业人数
B.萧条之后的复苏至少需要2~3年
C.萧条期的失业大军主要由倒闭企业的职工组成
D.萧条通常是由企业主丧失经商自信引起的
E.在西方经济发展中出现萧条是解雇职工造成的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萧条期以后的复苏,消费和投资能力都扩张,这种扩张具有增加劳动力的要求。“但是”是关键词,以后的信息是陈述的重点,由于企业主丧失了经商的自信,他们尽可能推迟雇用新的职工。所以,对此最合理的概括,萧条以后的经济复苏未必能迅速减少失业人数,即A选项是正确答案。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