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3年MBA考试《逻辑》考试共30题,分为逻辑推理。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在某次思维训练课上,张老师提出“尚左数”这一概念的定义:在连续排列的一组数字中,如果一个数字左边的数字都比其大(或无数字),且其右边的数字都比其小(或无数字),则称这个数字为尚左数。根据张老师的定义,在8,9,7,6,4,5,3,2这列数字中,以下哪项包含了该列数字中的所有的尚左数()。【逻辑推理】
A.4、5、7和9
B.2、3、6和7
C.3、6、7和8
D.5、6、7和8
E.2、3、6和8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阅读理解“尚左数”的定义,该数字左边的数字都比其大(或无数字),且其右边的数字都比其小(或无数字),按照定义逐项验证7的左边数字都比7大,7的右边数字都比7小,所以7是尚左数,类似6,3,2都符合这一定义,所以B选项是正确答案。
2、莫大伟到吉安公司上班的第一天,就被公司职工自由散漫的表现所震惊,莫大伟由此得出结论,吉安公司是一家管理失效的公司。吉安公司的员工都缺乏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逻辑推理】
A.当领导不在时,公司的员工会表现出自由散漫
B.吉安公司的员工超过2万,遍布该省的十多个城市
C.莫大伟刚大学毕业就到吉安公司,对校门外的生活不适应
D.吉安公司的员工和领导表现完全不一样
E.莫大伟上班这一天,正好是节假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论证以个别员工情况推测所有员工,为了削弱结论中的“都”,只要说明员工太多,所看到的不是全部即可,所以B是正确答案。其他选项要么无关,如C选项,要么仅仅解释了为什么那一天缺乏责任心,如A、D、E选项,这种解释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对论证起到了加强作用。
3、迄今为止,年代最久远的智人遗骸在非洲出现,距今大约20万年。据此,很多科学家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现代人的直系祖先——智人在约20万年前于非洲完成进化后,然后在约15万年到20万年前,慢慢向北迁徙,穿越中东达到欧洲和亚洲,逐步迁徙至世界其他地方。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科学家的观点()。【逻辑推理】
A.现代智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大约距今4万年至1万年左右。我国境内,许多地方都有晚期智人化石或者文化遗址发现,地点数以百计
B.在南美洲的一处考古发掘中,人们发现生活于大约17万年前的智人头骨化石
C.智人具备了个体之间能够相互沟通,能够制订计划、能够解决种种困难问题的那种非凡的能力
D.在很短的时间里,智人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繁荣,从热带到寒带,全世界凡是有陆地的地方基本上都有智人居住
E.在以色列特拉维夫以东12公里的Qesem洞穴中发现了8颗40万年前的智人牙齿,这是科学家迄今为止在全球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智人遗骸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要削弱的观点是“人类起源于非洲,然后逐渐迁移到世界其他地方”,该观点的论据是“在非洲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智人遗骸距今大约是20万年”。A、B、C选项属于无关选项,D是很强的干扰选项,表面上与论证中的“逐渐出现在世界其他地方”相冲突,但是“逐渐出现”与“短时间繁荣”是两件不同的事情,所以D不能削弱。E是正确答案,从时间上说明,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智人遗骸是在非洲以外的以色列,比非洲发现的要早,从而削弱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结论。
4、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在托儿所度过,会引发孩子的紧张不安。在我们的研究中,有464名12~13岁的儿童接受了特异情景测试法的测验,该项测验意在测试儿童1岁时的状况与对母亲的依附心理之间的关系。其结果是:有41.5%曾在托儿所看护的儿童和25.7%曾在家看护的儿童被认为紧张不安,过于依附母亲。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没有可能对上述研究的推断提出质疑()。【逻辑推理】
A.研究中所测验的孩子并不是从托儿所看护和在家看护两种情况下随机选取的。因此,这两组样本儿童的家庭很可能有系统性的差异存在
B.这项研究的主持者被证实曾经在自己的幼儿时期受到过长时间来自托儿所阿姨的冷漠
C.针对孩子母亲的另一部分研究发现:由于孩子在家里表现出过度的依附心理,父母因此希望将其送入托儿所予以矫正
D.因为风俗的关系,在464名被测者中,在托儿所看护的大多数为女童,而在家看护的多数为男童。一般地说,女童比男童更易表现为紧张不安和依附母亲
E.出生后第一年在家看护的孩子多数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看护的,并形成浓厚的亲情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论证结论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在托儿所度过,会引发孩子的紧张不安”,论据是将在托儿所看护的儿童与在家看护的儿童进行比较,前者紧张不安的比例比后者更高。E选项中关于“在家儿童看护由谁来照料”为无关选项,所以是正确答案。其他选项都削弱,例如A选项是他因削弱,说明小孩的差异是样本本身差异,而不是看护地方的区别;B选项是他因削弱,说明研究结论可能受到研究者主观的影响;C选项是因果倒置;D选项是他因削弱,即是因为性别差异导致紧张不安,而不是看护地方差异。
5、有些高校教师具有海外博士学位,所以,有些海外博士具有很高的水平。以下哪项能够保证上述论断的准确()。【逻辑推理】
A.所有高校教师都具有很高的水平
B.并非所有的高校教师都有很高的水平
C.有些高校教师具有很高的水平
D.所有水平高的教师都具有海外博士学位
E.有些高校教师没有海外博士学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已知结论和前提中出现两遍的概念是“海外博士学位”,仅出现一遍的概念是“高校教师”和“具有很高水平”,结论肯定,所以,这两个概念是肯定关系,考虑中项“高校教师”至少周延一次,所以答案选A。
6、路上有一个里程牌,当一个徒步旅行者走近它的时候,面对她的这一面写着“21”而背面写着“23”。她推测如果沿着这条路继续向前走,下一个里程牌会显示她已经走到了这条路的一半的位置。然而她向前走了一英里后,里程牌面向她的一面是“20”,背面是“24”。以下哪一项如果是正确的,将解释以上描述的矛盾()。【逻辑推理】
A.下一个里程牌上的数字放颠倒了
B.里程牌上的数字指的是公里数,不是英里数
C.面向她这面的数字指的是抵达路的终点的英里数,不是指到起点的英里数
D.该旅行者遇到的两块里程牌之间丢失了一块里程牌
E.设置里程牌最初是为了越野骑自行车的人使用,而不是为徒步旅行者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关于里程牌数字的合理解释依赖于方向,C选项解释了方向不同,所以里程牌数字的不同。
7、某中学有许多学生都有非常严重的学习问题,该校组建了一个委员会来研究这个问题。委员会的报告显示,那些在学业上有问题的学生是因为他们在学校运动项目上花了大量的时间,而在学习上花的时间太少。于是该校教导主任禁止那些在学习上有问题的学生从事他们以前积极从事的运动项目。他说这样就可以使那些学习上有问题的学生取得好成绩。教导主任的禁令可以被以下哪项所支持()。【逻辑推理】
A.有些参加运动项目的学生并没有学习问题
B.所有在学习上出色的学生,都是因为他们不参加运动项目而节省时间好好学习的结果
C.学生们至少可以利用一些不参加运动项目省下的时间来解决他们的学习问题
D.参与运动项目学生的学习成绩都不好
E.这个学校的运动项目成绩不会因该禁令而受损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要加强的禁令及禁令目标是“在学业上有问题的学生不能从事运动项目,这样他们就可以取得好成绩。”该禁令能够取得预期效果所必需的前提是“学生不运动所节省的时间将用来学习”,即禁令确实能够获得预期的效果,所以正确答案选C。
8、西双版纳植物园种有两种樱草,一种自花授粉,另一种非自花授粉,即须依靠昆虫授粉。近几年来,授粉昆虫的数量显著减少。另外,一株非自花授粉的樱草所结的种子比自花授粉的要少。显然,非自花授粉樱草的繁殖条件比自花授粉的要差。但是游人在植物园多见的是非自花授粉樱草而不是自花授粉樱草。以上哪项判定最无助于解释上述现象()。【逻辑推理】
A.和自花授粉樱草相比,非自花授粉的种子发芽率较高
B.非自花授粉樱草是本地植物,而自花授粉樱草是几年前从国外引进的
C.前几年,上述植物园非自花授粉樱草和自花授粉樱草数量比大约是5:1
D.当两种樱草杂生时,土壤中的养分更易被非自花授粉樱草吸收,这又往往导致自花授粉樱草的枯萎
E.在上述植物园中,为保护授粉昆虫免受游客伤害,非自花授粉樱草多植于园林深处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要解释的现象是“两种樱草,一种比另一种具有不利的繁殖条件,但游人却看到更多的这种具有不利繁殖条件的樱草”。能够解释的选项提出了具有不利繁殖条件樱草的其他优势,如选项A说明发芽率,选项B说明适应性,选项C说明历史的数量差异,选项D说明彼此的竞争性。只有选项E实际上说明了游人更应当看不见不利繁殖条件的樱草,所以答案选E。
9、小陈经常因驾驶汽车超速而收到交管局寄来的罚单。他调查发现同事中开小排量汽车超速的可能性低得多。为此,他决定将自己驾驶的大排量汽车卖掉,换购一辆小排量汽车,以此降低超速驾驶的可能性。小陈的论证推理最容易受到以下哪项的批评()。【逻辑推理】
A.仅仅依据现象间有联系就推断出有因果联系
B.依据一个过于狭隘的范例得出一般结论
C.将获得结论的充分条件当作必要条件
D.将获得结论的必要条件当作充分条件
E.进行了一个不太可信的调查研究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论证没有建立小排量车和超速之间的假言条件(充分或者必要)关系,所以不能选C或者D;小陈论证中调查的是其同事,用“一个过于狭隘的范例”说明调查不合适,更何况,小陈也没有得出一般性结论,所以不能选B和E。这样可以确定小陈论证推理的最大错误是在“开大排量车”和“开车超速”之间建立了事实上不存在的因果因果,所以,A选项作为上述论证的评价最合适,故答案选A。
10、研究发现,昆虫是通过它们身体上的气孔系统来“呼吸”的。气孔连着气管,而且由上往下又附着更多层的越来越小的气孔,由此把氧气送到全身。在目前大气的氧气含量水平下,气孔系统的总长度已经达到极限;若总长度超过这个极限,供氧的能力就会不足。因此,可以判断,氧气含量的多少可以决定昆虫的形体大小。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逻辑推理】
A.对海洋中的无脊椎动物的研究也发现,在更冷和氧气含量更高的水中,那里的生物的体积也更大
B.石炭纪时期地球大气层中氧气的浓度高达35%,比现在的21%要高很多,那时地球上生活着许多巨型昆虫,蜻蜓翼展接近一米
C.小蝗虫在低含氧量环境中尤其是氧气浓度低于15%的环境中就无法生存,而成年蝗虫则可以在2%的氧气含量环境下生存
D.在氧气含量高、气压也高的环境下,接受试验的果蝇生活到第五代,身体尺寸增长了20%
E.在同一座山上,生活在山脚下的动物总体上比生活在山顶的同种动物要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论证的观点是:氧气浓度越高,昆虫越大;反之,氧气浓度越低,昆虫越小。B选项是某时期:昆虫大(巨型昆虫,蜻蜓翼展接近1米),氧气浓度高(35%比现在的21%高很多),所以B选项是典型的正面例子加强,是正确答案。A选项涉及“更冷”的条件,D选项涉及“气压高”的条件,E选项不涉及氧气浓度,都与论证无关,C选项说明小蝗虫在氧气浓度低的地方无法生存,对论证有削弱。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