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考试
报考指南考试报名准考证打印成绩查询考试题库

重置密码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注册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当前位置: 首页MBA考试逻辑历年真题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MBA考试备考资料正文
2023年MBA考试《逻辑》历年真题精选0111
帮考网校2023-01-11 16:53
0 浏览 · 0 收藏

2023年MBA考试《逻辑》考试共30题,分为逻辑推理。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某高校数学、物理、化学、管理、文秘、法学等6个专业毕业生需要就业,现有风云、怡和、宏宇三家公司前来学校招聘,已知,每家公司只招聘该校2至3个专业的若干毕业生,且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招聘化学专业也招聘数学专业;(2)怡和公司招聘的专业,风云公司也招聘;(3)只有一家公司招聘文秘专业,且该公司没有招聘物理专业;(4)如果怡和公司招聘管理专业,那么也招聘文秘专业;(5)如果宏宇公司没有招聘文秘专业,那么怡和公司招聘文秘专业。如果三家公司都招聘了3个专业的若干毕业生,那么可以得出以下哪项()。【逻辑推理】

A.风云公司招聘化学专业

B.怡和公司招聘法学专业

C.宏宇公司招聘化学专业

D.风云公司招聘数学专业

E.怡和公司招聘物理专业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计算步骤如下:一、由条件(2)“怡和公司招聘的专业,风云公司也招聘”,和(3)仅一家公司招聘文秘专业,推知:怡和公司不能招聘文秘专业;二、由条件(4)如果怡和招聘管理专业,那么也招聘文秘专业,推知:怡和没有招聘管理专业;三、由条件(1)招聘化学专业也招聘数学专业,即“不招聘数学专业也就不招聘化学专业”,又“怡和要招聘三个专业的若干毕业生”,推知:怡和招聘数学专业;四、再由条件(2)“怡和公司招聘的专业,风云公司也招聘”,推知:风云公司招聘数学专业。

2、长期以来,手机生产的电磁辐射是否威胁人体健康一直是极具争议的话题。一项长达10年的研究显示,每天使用移动电话通话30分钟以上的人患神经胶质癌的风险比从未使用者要高出40%,由此,某专家建议:在取得进一步证据之前,人们应该采取更加安全的措施,如尽量使用固定电话通话或使用短信进行沟通。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表明该专家的建议不切实际()。【逻辑推理】

A.大多数手机产生电磁辐射强度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B.现有存在于人类生活空间中的电磁辐射强度已经超过手机通话产生的电磁辐射强度

C.经过较长一段时间,人们的体质已经逐渐适应强电磁辐射的环境

D.在上述实验期间,有些人每天使用移动电话通话超过40分钟,但他们很健康

E.即使以手机短信进行沟通,发送和接收信息瞬间也会产生较强的电磁辐射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题干中的专家建议,由于使用移动电话通话可能具有电磁辐射,所以,采用其他如固定电话或者短信进行沟通,这样可以避免可能的电磁辐射威胁健康。B选项说明,目前存在于人类生活空间中的电磁强度已经超过手机通话产生的电磁强度,这说明,即使不使用移动电话,也不能避免电磁辐射产生的健康威胁。注意:E是干扰选项,因为,即使短信不安全,不表示建议中的“固定电话”也不安全;另外,“瞬间”产生得电磁辐射肯定不同于使用移动电话30分钟长时间的电磁辐射。

3、某次讨论会共有18名参与者。已知:(1)至少有5名青年教师是女性;(2)至少有6名女教师年过中年;(3)至少有7名女青年是教师。如果上述三句话有两真一假,那么关于参与人员可以得出以下哪项()。【逻辑推理】

A.女青年都是教师

B.青年教师都是女性

C.青年教师至少5名

D.男教师至多10名

E.女青年至少有7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1)若假,则(3)必假,由于只有一句为假话,所以,(1)是真话。这样,至少有5名女性青年教师,所以答案选C。

4、张教授指出,生物燃料是指利用生物资源生产的燃料乙醇或生物柴油,它们可以替代石油制取的汽油和柴油,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受世界石油资源短缺、环保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日益重视生物燃料的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所以,应该大力开发和利用生物燃料。以下哪项最可能是张教授论证的假设()。【逻辑推理】

A.发展生物燃料可以有效降低人类对石油等化石燃料的消耗

B.发展生物燃料会减少粮食供应,而当今世界有数以百万计的人食不果腹

C.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是现代社会能源供给体系的适当补充

D.生物燃料在生产与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电和石油等

E.目前我国生物燃料的开发和利用已经取得很大成绩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张教授的观点概括为“由于受世界石油资源短缺、环保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所以,许多国家日益重视生物燃料的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张教授观点中必须有“发展生物燃料”与“使用石油资源”之间的关系,即A选项,其他选项均无干扰性。

5、10月6日晚上,张强要么去电影院看电影,要么去拜访朋友秦玲。如果那天晚上张强开.车回家,他就没去电影院看电影;只有张强事先与秦玲约定,张强才能拜访她。事实上,张强不可能与秦玲事先约定。根据上述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结论()。【逻辑推理】

A.那天晚上张强没有开车回家

B.张强那天晚上拜访了朋友

C.张强晚上没有去电影院看电影

D.那天晚上张强与秦玲一起看电影了

E.那天晚上张强开车去电影院看电影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一、由“张强不可能与秦玲事先约定”和“只有张强事先与秦玲约定,张强才能拜访她”推知“张强没有拜访朋友秦岭”;二、再与已知条件“张强要么去电影院看电影,要么去拜访朋友秦玲”结合,推知“张强去电影院看电影”;三、再与已知条件“如果那天晚上张强开车回家,他就没去电影院看电影”结合,推知“张强那天晚上没有开车回家”。

6、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的信仰,就不可能守住道德的底线;而一个人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才能始终保持崇高的信仰。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逻辑推理】

A.一个人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才能守住道德的底线

B.一个人如果不能守住道德的底线,就不可能保持崇高的信仰

C.一个人只要有崇高的信仰,就能守住道德的底线

D.一个人只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就能守住道德底线

E.一个人没能守住道德的底线,是因为他首先丧失了崇高的信仰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题干已知条件形式化为:守住道德底线—具有崇高信仰—加强理论学习。只有A选项与已知条件等价。

7、有些阔叶树是常绿植物,因此阔叶树都不生长在寒带地区。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结论()。【逻辑推理】

A.有些阔叶树不生长在寒带地区

B.常绿植物都生长在寒带地区

C.寒带某些地区不生长常绿植物

D.常绿植物都不生长在寒带地区

E.常绿植物不都是阔叶树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要反驳“阔叶树都不生长在寒带地区”,只需要从“有些阔叶树是常绿植物”中得出要反驳命题的矛盾命题即“有些阔叶树生长在寒带地区”便可。将共同项“阔叶树”去掉,得到“常绿植物”和“生长在寒带地区”两项,两者之间必须是全称肯定关系,所以答案为B。

8、张云、李华、王涛都收到了明年2月初赴北京开会的通知,他们可以选择乘坐飞机、高铁与大巴等交通工具到北京,他们对这次进京方式有如下考虑:(1)张云不喜欢坐飞机,如果有李华同行,他就选择乘坐大巴;(2)李华不计较方式,如果高铁要比飞机更便宜,他就选择高铁;(3)王涛不在乎价格,除非预报二月初北京有雨雪天气,否则选择乘坐飞机;(4)李华和王涛家相隔很近,如果航班时间合适,他们将同行乘坐飞机。如果上述3人愿望都得到满足,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逻辑推理】

A.如果李华没有选择乘坐高铁和飞机,则他肯定选择和张云一起乘坐大巴进京

B.如果王涛和李华乘坐飞机进京,则二月初北京没有雨雪天气

C.如果张云和王涛乘坐高铁,则二月初北京有雨雪天气

D.如果三人都乘坐飞机,则飞机要比高铁便宜

E.如果三人都乘坐大巴进京,则预报二月初北京有雨雪天气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三人都乘坐大巴,即王涛没有乘坐飞机,这样,根据(3)推出,二月初北京预报有雨雪天气,即答案选E。其他选项都无法推出:李华不选择高铁和飞机,即他选择大巴,但从李华选择大巴,不能推出任何结论,所以不能选A;已知条件是“除非预报二月初北京有雨雪天气”,这不等于“北京二月初有雨雪天气”,所以,B、C不能选;张云不喜欢坐飞机,所以,三人不可能都乘坐飞机,故不能选D。

9、研究人员将角膜感觉神经断裂的兔子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他们给实验组兔子注射了一种从土壤霉菌中提取的化合物。3周后检查发现,实验组兔子的角膜感觉神经已经复合,而对照组兔子未注射这种化合物,其角膜感觉神经都没有复合。研究人员由此得出结论:该化合物可以使兔子断裂的角膜感觉神经复合。以下哪项与上述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的方式最为类似()。【逻辑推理】

A.一个整数或者是偶数,或者是奇数

B.绿色植物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下能茁壮成长,而在光照不足的环境下只能缓慢生长。所以,光照有助于绿色植物生长

C.年逾花甲的老王戴上老花镜可以读书看报,不戴则视力模糊。所以年龄大的人都要戴老花镜

D.科学家在北极冰川地区的黄雪中发现了细菌,而该地区的寒冷气候与木卫的冰冷环境有着惊人的相似。所以木卫可能存在生命

E.昆虫都有三对足,蜘蛛并非三对足。所以蜘蛛不是昆虫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题干建立因果关系的方式是:有A时有B,无A时无B;所以,A是B的原因。只有B选项是类似结构。注意:C选项没有建立因果关系,所以不是正确答案。

10、有人认为,任何一个机构都包括不同的职位等级或层级,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一个层次。如果某人在原来级别岗位上干得出色,就会被提拔,而被提拔者得到重用后却碌碌无为,这会造成机构效率低下,人浮于事。以下哪项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观点()。【逻辑推理】

A.个人晋升常常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所在机构的发展

B.不同岗位的工作方式不同,对新的岗位要有一个适应过程

C.王副教授教学科研都很强,而晋升正教授后却表现平平

D.李明的体育运动成绩并不理想,但他进入管理层后却干得得心应手

E.部门经理王先生业绩出众,被提拔为公司总经理后工作依然出色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要削弱“被提拔者在提拔后会变得碌碌无为”,只有E选项属于反例。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service@bkw.cn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MBA考试百宝箱离考试时间349天
学习资料免费领取
免费领取全套备考资料
测一测是否符合报考条件
免费测试,不要错过机会
提交
互动交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

温馨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帮考专业顾问免费为您解答,请保持电话畅通!

我知道了~!
温馨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帮考专业顾问给您发送资料,请保持电话畅通!

我知道了~!

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班主任联系您发送资料,请保持电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