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2年MBA考试《逻辑》考试共30题,分为逻辑推理。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如果一个学校的大多数学生都具备足够的文学欣赏水平和道德自律意识,那么,像《红粉梦》和《演艺十八钗》这样的出版物就不可能成为在该校学生中销售最多的书。去年在H学院的学生中,《演艺十八钗》的销售量仅次于《红粉梦》。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Ⅰ.去年H学院的大多数学生都购买了《红粉梦》和《演艺十八钗》;Ⅱ.H学院的大多数学生既不具备足够的文学欣赏水平,也不具备足够的道德自律意识;Ⅲ.H学院至少有些学生不具备足够的文学欣赏水平,或者不具备足够的道德自律意识。【逻辑推理】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Ⅱ和Ⅲ
E.Ⅰ、Ⅱ和Ⅲ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已知条件可以形式化为“大多数学生具备足够的文学欣赏水平和道德自律意识→《红粉梦》和《演艺十八钗》不可能销售最多”,又“去年H学院,《演艺十八钗》和《红粉梦》销售量最多”,后假推前假,所以,得到“H学院有些学生或者没有足够的文学欣赏水平或者不具有道德自律意识”。
2、在潮湿的气候中仙人掌很难成活;在寒冷的气候中柑橘很难生长。某省的大部分地区,仙人掌和柑橘至少有一种不难成活或者生长。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假()。【逻辑推理】
A.该省的一半地区,既潮湿又寒冷
B.该省的大部分地区炎热
C.该省的大部分地区潮湿
D.该省的某些地区既不寒冷又不潮湿
E.柑橘在该省的所有地区都无法生长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直接逐项带入验证即可。由于“某省的大部分地区,仙人掌和柑橘至少有一种不难成活或者生长”,所以,某省的大部分地区或者不潮湿或者不寒冷。A选项与此矛盾,所以答案选A。
3、某岛主要居民是由骑士和无赖两部分组成。骑士只讲真话,无赖只说假话。甲和乙是该岛上的两个居民,关于他们,甲说:“或者我是无赖,或者乙是骑士。”根据上述条件,可以推出以下哪个结论()。【逻辑推理】
A.甲和乙都是骑士
B.甲和乙都是无赖
C.甲是骑士,乙是无赖
D.乙是骑士,甲是无赖
E.无法断定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甲说“或者我是无赖,或者乙是骑士”,由此可知甲不是无赖,因为若甲是无赖,甲所说的是真话,而无赖不能说真话;所以甲是骑士说真话。为了保证甲说的这句话为真,乙必须是骑士,所以两人都是骑士,正确答案选A。
4、只要这个社会中继续有骗子存在并且某些人心中有贪念,那么就一定有人会被骗。因此,如果社会进步到了没有一个人被骗,那么在该社会中的人们必定普遍地消除了贪念。以下哪项最能支持上述论证()。【逻辑推理】
A.贪念越大越容易被骗
B.社会进步了,骗子也就不复存在了
C.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素质将普遍提高,贪念也将逐渐被消除
D.不管在什么社会,骗子总是存在的
E.骗子的骗术就在于巧妙地利用了人们的贪念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将已知条件形式化为“(有骗子∧有贪念)→有人被骗”,又“没有人被骗”,可以推出“或者没有骗子,或者没有贪念”。若再以此推出“人们没有贪念”,就需要否定“没有骗子”,所以,D选项是上述推理的前提,也是对论证的加强。
5、为了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某机关党委开展了菜单式学习活动,拟开设课程有“行政学”“管理学”“科学前沿”“逻辑”和“国际政治”等五门课程,要求其下属的四个支部各选择其中的两门课程进行学习。已知:第一支部没有选择“管理学”“逻辑”,第二支部没有选择“行政学”“国际政治”,只有第三支部选择了“科学前沿”,任意两个支部所选课程均不完全相同。根据上述信息,关于第四支部的选课情况可以得出以下哪项()。【逻辑推理】
A.如果没有选择“行政学”,那么选择了“逻辑”
B.如果没有选择“管理学”,那么选择了“逻辑”
C.如果没有选择“国际政治”,那么选择了“逻辑”
D.如果没有选择“管理学”,那么选择了“国际政治”
E.如果没有选择“行政学”,那么选择了“管理学”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由于只有第三支部选择“科学前沿”,所以,第四支部一定在剩下四门课中进行选择,并且第四支部一定会在第一支部所选的“管理学和逻辑”中二选一;一定会在第二支部所选的“行政学和国际政治”中二选一,因为如果不能做到以上两种二选一,则第四支部就会与第一或者第二支部选择完全相同。表示上述两种二选一的选项只有B,所以B选项是正确答案。
6、历史学家:我们不应该用现在的观念来评价亚历山大大帝。对一个古代的英雄人物,应该用当时的文化标准来对他们评价。也就是说,亚历山大大帝是否达到了当时领导者的理想水平?他是否提高了当时人们对公正的理解?在当时的情况下,他是否被认为是一个公正和有才干的统治者?学生:可是,如果不使用其他时期的文化价值标准进行评价,也就不能够判断亚历山大大帝是否提高了当时人们对公正的理解。学生在回答历史学家的问题时,运用了以下哪项论证方法()。【逻辑推理】
A.如果使用历史学家的原则,那么将会涉及很多现在的学者无法知道的知识
B.试图通过推出一些自相矛盾的结果来削弱历史学家的原则
C.指出历史学家的原则用在亚历山大大帝身上,并不能证明他是一个英雄人物
D.对历史学家关于文化价值判断标准的论述动机提出了质疑
E.指出历史学家关于评价亚历山大大帝的某个标准与其所倡导的评价原则是相互矛盾的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历史学家首先主张“不应该用现在的观念来评价”,但在提及“他是否提高了当时人们对公正的理解”时,又必须“用到现在的观念来评价”,所以,历史学家在“是否使用现在的观念来评价”上是自相矛盾的。
7、我国正常婴儿在3个月时的平均体重在5~6千克之间。因此,如果3个月的婴儿的体重只有4千克,则说明期间他(她)的体重增长低于平均水平。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有助于说明上述论证存在漏洞()。【逻辑推理】
A.婴儿体重增长低于平均水平不意味着发育不正常
B.上述婴儿在6个月时的体重高于平均水平
C.上述婴儿出生时的体重低于平均水平
D.母乳喂养的婴儿体重增长较快
E.我国婴儿的平均体重较20年前有了显著的增加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体重数值与体重的增长是两个概念。因此,当出生时体重低于平均水平时,其体重的增长即使正常,体重数值也可能低于平均水平。
8、环境学家认为:随着许多野生谷物的灭绝,粮食作物的遗传特征越来越单一化,这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人类必须采取措施,阻止野生谷物和那些不再种植的粮食作物的灭绝,否则,不同遗传特性的缺乏,很可能使我们的粮食作物在一夜之间遭到毁灭性破坏。例如,1980年,萎叶病横扫了整个美国的南部,使得粮食作物减产大约20%,只有个别几个品种的谷物没有受到萎叶病的影响。从上述信息能推出以下哪项结论()。【逻辑推理】
A.容易感染某种植物疾病,是一种通过遗传获得的特性
B.1980年在美国南部种植粮食作物中,大约80%具有抵抗萎叶病的能力
C.目前种植的粮食作物的遗传特性都不利于它们抵抗植物疾病
D.已经灭绝的野生谷物,都具有抵抗萎叶病的能力
E.萎叶病只对植物中的谷物产生危害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题干中的信息如“粮食作物的遗传特征越来越单一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不同遗传特性的缺乏很可能使我们的粮食作物在一夜之间遭到毁灭性破坏”,所以植物感染疾病和遗传之间的联系是最可能推出的结论。B选项中的比例与题干无关;C、D、E选项太过于偏激,无法推出“都不利”“都具有”和“只对谷物产生危害”。
9、现有甲、乙两所高校,根据上年度的教育经费实际投入统计,若仅仅比较在校本科生的学生人均投入经费,甲校等于乙校的86%;但若比较所有学生(本科生加上研究生)的人均经费投入,甲校是乙校的118%。各校研究生的人均经费投入均高于本科生。根据以上信息,最可能得出以下哪项()。【逻辑推理】
A.上年度,甲校学生总数多于乙校
B.上年度,甲校研究生人数少于乙校
C.上年度,甲校研究生占该校学生的比例高于乙校
D.上年度,甲校研究生人均经费投入高于乙校
E.上年度,甲校研究生占该校学生的比例高于乙校,或者甲校研究生人均经费投入高于乙校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根据已知信息可知:所有学生的人均经费投入=[(本科生人均经费×本科生人数)+(研究生人均经费×研究生人数)]÷学生总人数(即本科生+研究生),同时已知每个学校的研究生人均经费大于本科生人均经费。在本科生人均经费上,甲校低于乙校;但在所有学生人均经费上,甲校却高于乙校。根据数学公式可以确定:或者是甲校的研究生人均经费高于乙校;或者是甲校的研究生人数所占比例比乙校高。所以答案选E。
10、仿制药物和拥有商标的原创药物在活性成分上既相同又等量,因为仿制药物就是用以替代原创药物的。但是,仿制药物有时候在服用效果上,和原创药物相比,又存在着一些重要的不同。下面哪一项如果为真,最有助于解决上文中所体现出来的矛盾()。【逻辑推理】
A.当原创药物的专利到期后,中国法律允许在不进一步研究该药物活性成分功效的情况下生产该药的仿制药物
B.因为一些医生对仿制药物的剂量不熟悉,因此他们只开原创药物的处方
C.药物中没有活性的成分和填充物能够影响药物有效成分被吸收的速率和在血液中的分布情况,仿制药物和原创药物在填充物和没有活性的成分上有很大的不同
D.由于仿制药物的生产者无须为该药物的研发付费,因此其产品能够以较低的价格出售
E.和年轻人的身体相比,经常使用原创药物的老年人对药物剂量的微小改变发生的反应会更明显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仿制药物和原创药物相同的只是活性成分。所以,他们之间具有疗效上差别的原因一定在于非活性成分上和填充物存在不同。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2020-05-1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