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4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琥珀的主治病证是( )。【单选题】
A.癃闭
B.乳痈肿痛
C.翳障胬肉
D.肠燥便秘
E.血虚身痛肢麻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琥珀的主治病证。琥珀的主治病证是血滞经闭,癥瘕,小便不利,癃闭等。故正确答案为A。
2、某女,45岁,心悸半年余,伴见食少,乏力,便溏。医师在处方重用炙甘草,因其功效为( )。【单选题】
A.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B.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C.益气补中,祛痰止咳,缓和药性
D.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E.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甘草的功效是益气补中,祛痰止咳,解毒,缓急止痛,缓和药性。选项A、B、D、E分别为大枣、西洋参、山药和白术的功效。
3、既能补肾温肺,又能润肠的药是( )。【单选题】
A.蛤蚧
B.冬虫夏草
C.海马
D.核桃仁
E.补骨脂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蛤蚧、冬虫夏草及核桃仁均善补肺益肾,定喘止咳。冬虫夏草兼化痰止血,核桃仁兼润肠通便,蛤蚧兼益精血。
4、既能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又能用于心肌缺血所致的心绞痛的中成药是( )。【单选题】
A.麝香保心丸
B.稳心颗粒
C.参松养心胶囊
D.冠心苏合滴丸
E.益心舒胶囊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中成药的主治病证。麝香保心丸既能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也能用于心肌缺血所致的心绞痛。故选A。
5、消化道溃疡病及胃炎患者慎服的药是( )。【单选题】
A.朱砂
B.龙骨
C.远志
D.琥珀
E.珍珠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远志的使用注意。朱砂孕妇及肝肾功能不正常者慎服。龙骨湿热积滞者忌服。远志消化道溃疡病及胃炎患者慎服。琥珀阴虚内热及无瘀滞者慎服。珍珠孕妇慎服。故正确答案为C。
6、能行气利水的药物是( )。【单选题】
A.使君子
B.雷丸
C.槟榔
D.贯众
E.苦楝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槟榔功效: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选项C当选。
7、大便秘结者不宜使用的中成药是( )。【单选题】
A.人参再造丸
B.华佗再造丸
C.心可舒胶囊
D.抗栓再造丸
E.通心络胶囊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中成药的使用注意。人参再造丸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致中风及风湿热痹者慎用;华佗再造丸中风痰热壅盛证,表现为面红目赤、大便秘结者不宜用,平素大便干燥者慎用;心可舒胶囊孕妇、出血性疾病及有出血倾向者慎用;抗栓再造丸孕妇禁用,不宜过量或久用,年老体弱、阴虚风动者慎用;通心络胶囊孕妇忌用,不宜多服、久服,出血性疾患、妇女经期及阴虚火旺型中风禁用。
8、全蝎研末内服,成人每次服用量是( )。【单选题】
A.0.6~1g
B.1.5~2g
C.2.5~4g
D.4.5~6.0g
E.6.5~10g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全蝎和蜈蚣用法用量:煎服:全蝎3~6g,蜈蚁3~5g;研末服0.6~1g。选项A正确当选。
9、属止带剂的中成药是( )。【单选题】
A.少腹逐瘀丸
B.生化丸
C.桂枝茯苓丸
D.逍遥丸
E.妇科千金片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少腹逐瘀丸属温经活血调经剂;生化丸属产后康复剂;妇科千金片属清热祛湿止带剂。而C为疗杂病剂;D为和解剂。
10、某女,40岁。咳嗽、痰稠不易咳出,证属肺热,宜选用的药物是( )。【单选题】
A.党参
B.西洋参
C.山药
D.细辛
E.瓜蒌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瓜蒌甘寒滑润,清肺润燥涤痰,善治肺热咳嗽、痰稠不易咳出。党参用于肺气亏虚之气短喘促、脉虚自汗。细辛用于寒饮咳喘。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分为A、B、X三种题型。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相比中药学,药理学确实有一定难度。而药物分析也是大多数考生认为难于药剂学的,西药的专业一难度确实要高于中药的专业一。中西药二难度分析:中药鉴定从性状鉴定方面去考虑确实不是很难,不过它的理化方面的知识点却难得很。而且中药鉴定这门课变数确实很多,想要过专业二在这门上好好花点功夫吧。中药化学是中药学的最大门坎,许多有着丰富工作检验的老药工硬是跨不过这道坎。
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考试与执业西药师考试除药事管理与法规这个公共科目是相同的,其它两个专业考试科目不同。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