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1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天仙子中所含的主要生物碱属于( )。【单选题】
A.喹啉类
B.异喹啉类
C.莨菪烷类
D.苄基异喹啉类
E.双苄基异喹啉类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天仙子中所含生物碱类别。天仙子中含有的主要生物碱是莨菪碱和东莨菪碱等,属于莨菪烷类生物碱。
2、三七主产于( )。【单选题】
A.云南
B.吉林、辽宁、黑龙江
C.河南
D.甘肃
E.重庆、四川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药材的主产地。三七主产于云南文山;人参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山药主产于河南,为四大怀药之一;当归主产于甘肃;味连主产于重庆、四川。
3、洋金花中的生物碱主要退是( )。【单选题】
A.吲哚类
B.异喹啉类
C.莨菪烷类
D.喹喏里西啶类
E.有机胺类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常用中药洋金花。洋金花中的生物碱主要为莨菪烷类。
4、法半夏( )。【单选题】
A.降低毒性,增强燥湿化痰
B.降低毒性,增强降逆止呕
C.降低毒性,增强清热化痰,息风定惊
D.降低毒性,偏于祛寒痰,健脾顺气,多用于中药成方制剂中
E.降低毒性,增强祛风化痰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①生半夏有毒,使人呕吐,咽喉肿痛,失音,一般不内服,多外用,用于疮痈肿毒,湿痰咳嗽。②半夏经炮制后,能降低毒性,缓和药性,消除副作用。③清半夏长于化痰,以燥湿化痰为主,用于湿痰咳嗽,痰热内结,风痰吐逆,痰涎凝聚,咯吐不出。④姜半夏增强了降逆止呕作用,以温中化痰、降逆止呕为主,用于痰饮呕吐,胃脘痞满。⑤法半夏偏于祛寒痰,同时具有调和脾胃的作用,多用于痰多咳嗽,痰饮眩悸。⑥胆南星毒性降低,其燥烈之性缓和,药性由温转凉,味由辛转苦,功能由温化寒痰转为清化热痰。以清化热痰,熄风定惊力强,多用于痰热咳喘,急惊风,癫痫等症。
5、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有( )。【多选题】
A.细辛
B.关木通
C.洋金花
D.广防己
E.青木香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有马兜铃、关木通、广防己、细辛、天仙藤、青木香、寻骨风等。
6、玄参主产于( )。【单选题】
A.甘肃
B.青海
C.浙江
D.西藏
E.四川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中药的道地产区。主产于浙江的药材有著名的“浙八味”一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芍、杭菊花、杭麦冬;及温郁金、莪术、杭白芷、栀子、乌梅、乌梢蛇等。
7、降香的药用部位为( )。【多选题】
A.树干的心材
B.叶
C.干皮
D.果
E.根的心材
正确答案:A、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降香的药用部位。降香药材为豆科植物降香植的树干和根的干燥心材。
8、首创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专著是( )。【单选题】
A.神农本草经
B.证类本草
C.新修本草
D.本草经集注
E.本草纲目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草经集注》在各论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将所载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7类。选项D正确当选。
9、灶心土的作用不包括( )。【单选题】
A.补脾益气
B.温中和胃
C.止血
D.止呕
E.涩肠止泻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灶心土。灶心土味辛,性温。能温中和胃,止血,止呕,涩肠止泻等。与药物共制后可降低药物的刺激性,增强药物疗效。
10、用扣锅煅法炮制的是( )。【单选题】
A.煅石膏
B.煅牡蛎
C.煅炉甘石
D.煅石决明
E.血余炭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血余不生用,炮制时为隔绝空气、防止燃烧,采用扣锅煅法炮制。
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执业中药师考试的时候都是哪些题型?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试题分为A、B、X三种题型。一. A型题(最佳选择题)二. B型题(配伍选择题)三. X型题(多项选择题)
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执业中药师和执业西药师考试难度上有什么不同吗?相比中药学,药理学确实有一定难度。而药物分析也是大多数考生认为难于药剂学的,西药的专业一难度确实要高于中药的专业一。中西药二难度分析:中药鉴定从性状鉴定方面去考虑确实不是很难,不过它的理化方面的知识点却难得很。而且中药鉴定这门课变数确实很多,想要过专业二在这门上好好花点功夫吧。中药化学是中药学的最大门坎,许多有着丰富工作检验的老药工硬是跨不过这道坎。
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的考试内容与执业西药师是不同的吗?执业中药师考试与执业西药师考试除药事管理与法规这个公共科目是相同的,其它两个专业考试科目不同。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2020-06-05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