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考试是很容易令人产生强烈的紧张情绪,尤其是面对一些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考试的时候。虽然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是决定考试的主要因素,但是能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还受到心理状态、应试技能等因素的影响。如果缺乏足够的应试技巧,或者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话,就很难能应付、控制、调节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那么就很难取得优异的成绩。那具体有哪些“考场病态”呢?如何解决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常见的病态有:
1、突然慌乱
有时,考生可能因为在作答时遇到了难题,就会从脑海里迸出“完了”等消极想法,便突然慌乱起来。在这种情况发生之后,你可以先暂停作答,闭合双眼 ,轻轻地对自己说“放松”或者进行深呼吸来放松自己。如果你是因为在考试的时候,因为思路中断而产生慌乱的想法,这时候你可以果断对自己说“停”,同时握紧一下拳头,这样你能中断原来的思路。当你自觉情况好转后,应该迅速转入正常考试。
2、记忆堵塞
记忆堵塞常伴随突然慌乱发生,并加剧慌乱程度。虽然感到对某个概念或公式非常熟悉,但就是想不起来,这是记忆堵塞的典型表现。如果发生这种现象,你首先要保持镇静,注意放松 ,调整呼吸;你可以通过情境、结构联想来回忆与该问题有关的内容,也可以暂时放下当前的题目,先做别的题,过会儿再回头思考,说不定会从其他题目中得到启发而豁然开朗呢!
3、身体疲劳
考试时,连续数小时处于注意力高度集中、思想非常活跃、书写量较大的状态下,考生很容易产生身体疲劳现象。所以在考试前,考生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度的锻炼和良好的营养,为考试储备足够的精力。在考试当中,也可以短暂间歇,伸展四肢和腰背,活动手腕和头颈,摇摇手指关节,这样才不至于过分紧张或疲劳,使你能维持良好的机能状态应对考试!。
4、注意力无法集中、思前想后、心不在焉、无法控制自己。
这种状态是刺激物引起大脑皮层抑制过程减弱,兴奋过程过度升高,使大脑皮层对植物性神经系统和皮层下中枢的调节活动减弱的结果。要是遇到这种情况你只能通过平时的练习来帮助你降低你的兴奋度!
5、情绪低落
这种情况下所有心理过程都进行得非常缓慢,软弱无力,缺乏自信、心境不佳,缺乏果断,甚至幻想取消考试,或设法逃避考试。这种状态的产生可能是因为过度疲劳引起,也有可能是因为信心不足而致。从心理上的原因来看,这种学生往往对考试的不利方面想得太多,但又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大多缺乏顽强的意志,没有必胜的信心。
那么我们如何调整这样的心理状态呢?
其一、要放平心态,清晰认识到考试不过是自己真实水平的展现
就把它想成是平时做的作业一样,毕竟作业和考试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都是为了检查掌握知识的情况。所不同的是,做作业时可以讨论,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而考试要求在限定时问内独立完成。如此所已。
其二、对自己说:“我能行”,时刻鼓励自己,相信自己。
信心和勇气有着令人惊异的魄力。同样一个人,缺乏信心还是充满信心,其表现和结果是大不相同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一旦人的脑海里充满一些恐惧不安的阴影,那么她头脑的功能自然就会陷于混乱,无法对事物作出客观的正确判断。所以考试之前,要让“我能行”这样积极的心理暗示浮现在自己的脑海中,坚信自己平时学得扎实,复习方法对头,一定能考好。这样就可以使大脑在考试中呈现良好的状态,有利于脑力的良好发挥。
在考试中你要是遇见了这样的“考场病态”不要慌。想想今天你看到的这篇文章,相信你就有解决的办法了,有了办法那问题不就解决了。你不要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一慌张将帮考网的这篇文章忘得一干二净,那我们就真的是帮不了你了,当然希望你们都不要遇见这样的问题,顺利的通过考试!
中西医助理医师有哪些考试科目?:中西医助理医师有哪些考试科目?1. 基础医学科目: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诊断学基础、药理学。2. 临床医学科目: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针灸学、传染病学。3. 综合: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有那些学习方法?: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有那些学习方法?1、做好复习准备。列出复习计划,2、备考之前自我检测。启动复习前,将近几年真题规规矩矩做一遍(完全凭自己的基础答题,了解自身基础情况以及考试出题方向、题型等等。按照计划开始分科复习,一些偏题、怪题可以不用下太大工夫,4、练习题和模拟题一定要做,考题涉及的知识点很细,按照过去背条条框框的复习方法根本答不好题。
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医学科目要考几科?: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医学科目要考几科?中西医临床医学科目分为: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针灸学、传染病学。
2020-06-03
2020-06-03
2020-06-03
2020-06-03
2020-06-03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