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18年CPA考试已经结束几天了,不少考生开始准备2019年的考试了,在正式开始备考注会考试前,整理了这些备考2019年CPA必须知道的问题。
官方的要求是: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都可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
高等专科学历:高等专科学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学专科(大专)学历。
也就是说: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含应届生)就可以报考注会。
在职上班族:报考注会的绝大部分同学都是在职,因此学习起来更加辛苦,如果不用加班,建议3门合适,也可以“保三争四”,如果经常加班,那最好只报考两门。
全职备考:如果学习能力强,肯定可以争取六门,至于怎么争取,稍后讨论;如果学习能力一般,那么建议4门优先,因为学习能力一般会对后期的多科交叉复习无力,所以建议不贪多,4科最多!(关于学习能力的强弱可以自己评估一下,一般来说,本科学校好的同学,学习能力好的概率更大。)
注会这个证书一直有点被神化的感觉。这个证书对你的人生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考完了注会并不代表你就马上升职,马上加薪,我觉得注会的影响主要有几个方面:
1、学到知识。其实考证是学习知识的最好的办法,如果真的让我们漫无目的地学习,其实我们基本上不会坚持,但是通过考证可以让知识系统化,让知识深化。
2、懂得坚持。注会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毕竟六科,书也这么厚,最短两年考完(专业+综合),但是大部分是三年或者四年,能够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面坚持下来,真的是心态的一种折磨,这都能坚持下来,其实以后在工作中和生活中,你会发现什么都不那么难了。
3、懂得安静。学习是一个安静的过程,注会的书本这么厚,如果不能沉下来学习,就算花了时间也过不了,因此在学习注会的过程中是一个沉下来的过程,这对人生的影响可能大于知识的影响,它帮助我们在生活中不急不躁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1、首先集中精力学习会计。
2、会计学习差不多90%的时候,我会加一门税法,然后在学习税法的新课的时候结束掉会计并复习,由于复习比较快,所以税法学习完毕,会计差不多也复习了1-2遍。
3、税法差不多学习完毕我就加上审计,在学习审计的过程中抽时间继续复习会计和税法。
4、审计学习完毕我就再加上经济法。
5、最后是财管和战略。
任何一种考试其实都是“输入——输出”的套路,但是这个“输入”绝不是像计算机一样复制进去,而是要有“思考”的去输入,因此要注意几个问题:
1、求精不贪多!十道题做一遍,不如一道题做十遍。每道好题,我们应该有喜极而泣的感觉,每道好题,必然知识点清晰,考点明确,每道好题,我们应当认真对待,应该遵从如下的学习步骤:
(1)第一遍:搞懂这一道题目,知道怎么做,答案是什么。
(2)第二遍:分析这道题好在哪里,你从这道题学到了什么,你独立做会怎么错,有哪些关联知识点?
(3)第三遍:最后独立完整做一遍,看看是否还有盲点?
(4)最后:拿出你的改错本,就像对待自己的心仪的女生的一样认真地记录到改错本上面,没事就拿出来思考一遍
2、书上例题和真题是最佳习题。很多人学习喜欢本末倒置,总喜欢去找难题怪题,结果其实连书上例题和真题都没有搞懂,其实不管题目的难和简单,都是由基础知识组成的,因此,最佳的联系题目第一就是书上例题,书上例题不管难还是简单也务必动笔去重新做一次,第二就是真题,真题做十遍也不为过,但是要动笔去做,从脑筋去思考。所以请重视书上例题和真题吧,他们就是最佳的习题!
参加过考试的同学都应该知道,有一些考场能够达到40%的上座率就不错了,总体来说放弃率大概在60%,放弃率应当是相当的惊人,因此,你能够坚持到考完,这就成功了50%,如果再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坚持下去不放弃,那就基本成功了!
注会≠会计≠审计、司法考试≠律师,其实大家可以看看各大金融机构的招聘(特别是券商、基金和私募),基本都会有个要求“有cpa、司法考试的优先”,甚至有的要求“cpa过了两科及以上的优先”,其实对于众多学校一般的同学来说,这两个证书相当于金融行业的敲门砖,而金融行业也就相当于高薪的代名词。
各项准则每年可能会有一些小的变化,但是整体来说变化都不大,我们要抱着“以不变应万变”的思想去把控这种变化。
换句话说,变化总是好事情,变化的点可考性大,变化的点考点必然很基础,这其实更有利于我们把控。
变化永远不是你放弃的借口,而是你开心的理由。
最后附上2019年复习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虽然本年度题目较难,如果基础比较扎实,考试通过完全没有问题。广大考生在准备2019年会计考试的道路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会计处理原则一定要掌握,在掌握会计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会计处理,以扎实的会计基础知识来应对千变万化的题目;避免只会写分录,而不能变通。
2、考卷知识点全面覆盖各章节,不能心存侥幸,只有脚踏实地,才能顺利通过考试。
3、针对重点、难点章节,如长投与合并、所得税、收入、金融工具等内容,可以先自行学习,通过不断练习,顺利跨过这几座大山。
END
2020-05-30
2020-05-29
2020-05-29
2020-05-29
2020-05-29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