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消防工程师考试金牌培训机构帮考网为大家整理高频考点:
确保在火灾发生时人员安全疏散,是实现建筑物功能和举办活动的基本前提。 对风险评估 结果影响最大的因素之→,就是建筑物或活动场地人员的安全疏散。为了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 下的安全疏散,消防法规中规定应设置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消防广播等消防设施。然而,评估建筑物或活动场地内的人员能否安全疏散,除了上述消防设施,还需要考虑建筑物 或活动场地内人员自身的一些特点对安全疏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员荷载、人员素质、人员 熟知度和人员体质几个方面。
(一)人员荷载
人员荷载是决定疏散分析结论的基础,也是评估建筑物疏散安全性的前提条件。疏散设计 是建立在正确的人员荷载统计的基础之上的。不同区域的人员密度指标不仅与国家、地区、地 段以及空间场所的类型和使用因素有关,而且还受其平面布置、空间布局、使用面积和内部物体 配置等因素的制约。二方面,如果建筑物实际使用时容纳的人员数量超出设计规模,则会增加 人员安全疏散的风险;另一方面,即使建筑物的整体人员荷载在设计的规模范围内,也有可能由于人员分布不均衡,导致建筑物内局部人员荷载过大,造成紧急情况下局部人员疏散存在困 难,增加人员安全疏散的风险。 一般情况下,建筑物内的人员数量越多,造成拥堵的可能性越高。
(二)人员素质
人员素质包括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应急反应能力和遵守纪律能力。 在特定的建筑火灾场 景下,因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应急反应能力和遵守纪律能力不同,即使在相同的设计安全范围 内,疏散相同数量人员所需的时间也会存在较大差异。 在发生火灾时,如果心理承受能力差,就可能会在紧急疏散和逃生时不知所措,到处乱跑;如果应急反应能力差,则会找不到正确的 疏散和逃生方向,不能正确地利用疏散指示标志,不能采用正确的疏散和逃生姿势;如果遵守 纪律能力差,则不能够昕从疏散引导人员的指挥进行有序疏散,出现抢道、拥挤等行为,严重 时会造成疏散通道堵塞。人员素质越高,组织纪律性和判断力就会越好。 在紧急状态下,高素 质的人群能够自发作出更为准确的判断,采取有利于消防安全的行为,并自觉昕从消防广播的 公告和引导,接受消防人员的安抚,昕从指挥人员的指挥,遵守和维护疏散秩序。 定期进行人 员疏散逃生训练能够显著提高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应急反应能力和遵守纪律能力 。 因此,在目 前对人员素质高低的衡量还没有确定的判定标准时,可以通过建筑物内人员接受疏散逃生训练 的次数和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参照判定。
(三)人员熟知度
俗话说"闭着眼睛也知道”这反映的是人们对一种事物熟知到一定程度。对于不同的建筑物而言,其使用人群通常是不同的。例如住宅、办公楼、写字楼等,通常情况下,除了少量 外来办事人员,其使用人员基本是固定的。 这些人员长年累月在固定的场所工作、活动,对建筑物内的结构布局、出口数量及位置、 疏散通道和疏散楼梯位置等都非常熟悉,在紧急情况下 能够第一时间找到正确的疏散逃生通道,及时疏散到安全区域。而对于影院、剧场、商场等建 筑,由于人员流动非常频繁,并且这些人员对建筑物的消防疏散设施不了解、不熟悉,在紧 急情况下就容易出现慌乱,难以正确地找到疏散通道,从而不能及时、有效地疏散到安全区 域。
(四)人员体质
建筑物的使用人员通常包括老人、儿童、成年人等,其中可能还有残障人士。由于不同人 群的身{本状况不同,其行动能力也存在显著差异。 成年人的行走速度要快于老人、儿童和残障 人士,其中有些残障人士可能还需要他人的协助才能行动。 对于不同的建筑物,人员的比例会 有所不同。 一般住宅、商场等场所,老人和儿童的比例相对较高;办公楼、写字楼、 歌舞厅等 场所,以中青年人员为主·除了体育比赛等大型活动有时会有相对集中的残障人士以外,其他 场所的残障人士一般较少。 不同的建筑物由于老人、儿童、成年人及残障人士所占比例不同, 紧急情况下人员安全疏散逃生的风险也会不同,评估时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使用人员中不同 人群比例的情况差异。
消防法对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执业人员有哪些规定?:消防法对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执业人员有哪些规定?
消防工程师一般在每年的几月考试?:消防工程师一般在每年的几月考试?报名时间一般都是每年的八月份到九月份之间,这个期间国家会出公告,之后各省也会出自己的公告,公告里面都会公布具体的报名时间,审核地点以及报名渠道和费用收取等各种信息。关注“中国人事考试网”和各省的“人事考试网”以及各省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上面会发布公告。
消防工程师考哪三科?:消防工程师考哪三科?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一共考三科,三科成绩有效期保留三年,意思就是三年内通过三科考试即可。三科考试分别是《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消防安全案例分析》、《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
2020-05-28
2020-05-28
2020-05-27
2020-05-27
2020-05-22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