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置密码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注册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特岗教师考试考试信息报名入口报考指南职位表准考证打印成绩查询考试题库备考资料考试问答
各地信息
考试信息
考试题库
备考资料

2021年江西特岗教师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2022-04-22 17:39:18|来源:帮考网
分享到:
2021年江西特岗教师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客观题

单项选择题(60题,50分,1—20题每题0.5分,21—60题每题1分)

1.中国近代史上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人是( )。

A.梁启超

B.魏源

C.曾国藩

D.谭嗣同

2.“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是( )的名言。

A.亚里士多德

B.毕达哥拉斯

C.阿基米德

D.牛顿

3.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

A.钱学森

B.钱三强

C.钱伟长

D.邓稼先

4.中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和“武士七艺”属于最早的( )。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分科课程

D.特色课程

5.西方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教学法论著的是( )。

A.《大教学论》

B.《雄辩术原理》

C.《教育漫话》

D.《普通教育学

6.各种类型和层次的教育活动,其基本要素都不包括( )。

A.教育者

B.学习者

C.教育政策

D.教育影响

7.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改造。该观点属于( )。

A.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B.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C.教育的生活起源说

D.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8.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是( )。

A.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

B.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

C.文字的产生和应用

D.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

9.“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特点。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10.中国第一个由国家正式颁布并实施的学制系统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11.2016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 )我国将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A.2020年

B.2025年

C.2030年

D.2035年

12.师生关系的内容不包括( )。

A.社会关系

B.教育关系

C.心理关系

D.利益关系

13.“心理相容”是良好师生关系特征中师生之间的( )方面的表现。

A.群体关系

B.人际关系

C.心理关系

D.工作关系

14.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是( )。

A.夸美纽斯

B.培根

C.赫尔巴特

D.康德

15.中国第一部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是( )。

A.《新教育大纲》

B.《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学与发展》

16.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荀子、英国的洛克均强调教育的价值,对教育的作用持乐观的态度,关注的重点是学习。这种观点属于(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动因论

D.多因素论

17.人的生理成熟以( )成熟为标志。

A.神经系统

B.生殖系统

C.淋巴系统

D.内分泌系统

18.下列关于教育惩罚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A.教育中不能没有惩罚

B.惩罚只有符合负强化的意义才会产生最大的教育价值

C.惩罚只限于知过能改的行为

D.多用施予式惩罚,少用或不用剥夺式惩罚

19.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是( )。

A.行动

B.需要

C.动机

D.诱因

20.下列不属于智慧技能的是( )。

A.阅读技能

B.书写技能

C.计算技能

D.写作技能

21.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成为学生道德上的指路人,并不在于他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而在于他对人的态度能为人师表,在于他有高度的道德水平”。这一论述阐明了教师职业道德具有( )特性。

A.鲜明的继承性

B.强烈的责任性

C.独特的示范性

D.严格的标准性

22.衡量和判断教师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是( )。

A.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B.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C.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内容

D.教师职业道德根本要求

23.学生享有的最重要的权利是( )。

A.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

B.获得学金权

C.获得公正评价权

D.人身自由权

24.李某系初二的学生,在学校组织的考试中提前交卷离开考场,擅自离校,与其他同学相约到离学校一公里处的池塘游泳,因体力不支溺水身亡。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认定学校( )。

A.承担全部责任

B.承担大部分责任

C.承担过错责任

D.不承担法律责任

25.下列条目中,不属于2006年制定的《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八不准”》内容的是( )。

A.不准在工作时间内从事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

B.不准无故迟到早退缺课或随意拖堂,擅自调课停课或请人代课

C.不准在课堂上吸烟、接打电话、讲脏话粗话

D.不准在工作日内饮酒

26.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在一定社会中培养具有什么样政治方向、思想意识的人,是由( )所决定的。

A.政治制度

B.经济制度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教育规律

27.20世纪末,发达国家人口再生产的类型属于( )。

A.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

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

C.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

28.我国古代培养“君子”的目的决定了以“四书”“五经”作为基本教育内容。这是教育目的( )的具体表现。

A.导向功能

B.选择功能

C.控制功能

D.评价功能

29.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中,属于文化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孟子

B.柏拉图

C.斯宾塞

D.斯普朗格

30.关于素质教育内涵理解不正确的观点是( )。

A.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B.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特长发展的教育

C.素质教育是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D.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

31.以下关于教师职业表述不正确的观点是( )。

A.早期的教师职业不是一种独立的职业

B.我国古代社会的教师职业专业化程度很低

C.我国最早的师范教育产生于民国时期

D.教师职业的专门化发展是以专门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的出现为标志

32.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 )。

A.“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B.“撸起袖子加油干”

C.“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 )。

A.起点公平

B.机会公平

C.过程公平

D.结果公平

34.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过程中,贡献最大的是( )。

A.意大利传教士

B.郑和下西洋

C.中国游牧民族西迁

D.阿拉伯商人

35.当代学制发展的特征不包括( )。

A.重视学前教育,注重早期智力开发

B.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

C.改革初等教育,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D.终身教育迅速发展

36.以下属于终身教育特点的是( )。

A.强制性

B.地区性

C.多样性

D.阶段性

37.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

A.县教育局

B.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38.为了使课程与教学适合于学习者的需要和背景而在一门课程或一个学习单元开始之前对学习者所具有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条件进行的评估。这种评价属于( )。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目标本位评价

39.教师要言传身教,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这是贯彻( )的基本要求。

A.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40.从迁移的观点看,“温故而知新”属于( )。

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逆向负迁移

4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贯彻该德育规律的要求不包括( )。

A.注重全面性

B.注重多端性

C.注重均衡性

D.注重针对性

42.“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是贯彻德育( )原则的具体要求。

A.导向性

B.长善救失

C.因材施教

D.疏导性

43.针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曲折和反复现象,教师应该循循善诱,等待时机。这是贯彻德育过程中( )的具体要求。

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学生思想品德长期和反复提高的过程

44.2016年9月,我国开始实施的中小学德育课程是( )。

A.心理健康教育

B.道德与法治

C.道德教育

D.思想教育

45.教师经常运用奖励的方式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这体现了桑代克学习理论中的(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强化律

46.以下对专家和新手解决问题能力的差异描述正确的是( )。

A.专家由于专门知识的水平较高,更加注重细节

B.专家的领域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更丰富.加工程度更深

C.专家用于表征问题的时间更快.深度更深

D.由于技能已经自动化,专家不需要太多的时间精力进行自我监控

47.某学生学习钢琴弹奏技能,在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自己的成绩总是提高不明显,其原因可能是由( )现象导致的。

A.定势

B.功能固着

C.适应

D.高原

48.学生在掌握了“萝卜”“白菜”“茄子”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一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同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49.某学生在记忆圆周率时,将3.14159……编成口诀“山巅一寺一壶酒……”进行识记。这是运用了认知策略中的( )。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50.反省认知成分的掌握情况主要取决于个体( )发展水平的高低。

A.自我概念

B.自我监控

C.自我意识

D.内部动机

51.某学生对人比对物更感兴趣,偏爱社会科学,其在认知风格上属于( )。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沉思型

D.辐合型

52.提出“良好的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这一著名论断的是( )。

A.布鲁姆

B.赞可夫

C.维果斯基

D.巴班斯基

53.下列关于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好的教学设备条件能促进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

B.差的校风会降低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

C.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对学生的学习成就没有多大的预测力

D.教师的价值观和自我概念是影响教学效能感的关键

54.某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该儿童此时的认知发展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5.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对学习结果多采用良好的归因方式,即( )。

A.外部、稳定、不可控归因

B.内部、稳定、可控归因

C.内部、不稳定、不可控归因

D.内部、不稳定、可控归因

56.高效的时间管理策略应该是花更多的时间放在处理( )的事情上。

A.重要又紧急

B.紧急但不重要

C.不重要也不紧急

D.重要但不紧急

57.按照休伯曼的职业生涯阶段理论,教师可能会产生职业倦怠的时间大约在从教( )出现。

A.1~2年

B.3~4年

C.5~6年

D.7年以后

58.下列关于教师职业道德表述不正确的观点是( )。

A.教师职业道德由教书育人的基本素养和履行教师职业的特殊素养构成

B.教师职业建设的目标是提升教师个人的道德水平

C.师德发展的途径是团结协作、互勉共进

D.师德的核心内容是由教师的劳动特点来决定

59.针对教师道德品质的差异性特点,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时最适合的方法是( )。

A.说理疏导法

B.榜样教育法

C.对比教育法

D.个别教育法

60.“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教师对待学生成长中出现的“冒犯和过错”,正确的做法是( )。

A.“眼睛里容不下沙子”

B.“宰相肚里能撑船”

C.“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D.“棍棒底下出孝子”

第二部分主观题

一、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主要观点。

2.班主任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二、判断分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是无条件的。

2.学生掌握了知识就能够形成相应的能力。

3.学习的成败经验是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成功经验越多,其自我效能感就会越强。

三、论述题(本题13分)

请结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论述教师加强教学创造性的主要策略。

四、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

【案例材料】

近年来,中小学教师“有偿家教”现象频繁出现,教育主管部门屡禁不止。张老师是某县重点中学语文老师,2年前,贷款买了一套商品房。为了还贷,张老师利用双休及周一至周五晚上时间,在租用的房间内,招收部分学生集中开展有偿补课活动。李老师是该县重点小学有名望的数学老师。她班上一些家长本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实现考上重点中学的愿望,请求李老师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辅导。为了满足家长需要,李老师利用双休及周一至周五晚上时间,在家里为部分学生集中开展有偿补课活动。

张老师和李老师的行为在老师中引起了广泛议论:有的老师认为,教师的工资待遇较低,适当开展一些有偿家教补贴家用也是无可非议的;有老师认为,应家长要求教师开展有偿家教活动,主观上不存在过错;也有老师认为,打着素质教育旗号,从事应试教育活动,加重学生学习负担,这是师德缺失的表现;还有老师认为,教师开展有偿家教是另一种课外辅导活动形式,只是在实施中应该按照学校课外活动的要求开展活动.不应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

事件曝光后,教育主管部门重申严禁一切形式的有偿家教行为,并分别给予张老师和李老师相应的行政处分。

【问题】

请根据以上背景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请依据教师职位道德教育理论,列举当前教师师德失范与沦丧的主要表现。(4分)

2.请依据素质教育理论,阐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6分)

3.请依据教育学理论,阐述教师开展课外辅导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5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客观题

单项选择题

1.【答案】B。解析: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人,他在《海国图志》中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也成为洋务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2.【答案】c。解析:阿基米德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百科式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力学家,静态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他和高斯、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3.【答案】D。解析:邓稼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4.【答案】AC。解析: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中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和“武士七艺”属于最早的学科课程。

5.【答案】B。解析: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也被称为《雄辩术原理》,成书于古罗马时期,是西方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教学的论著。《雄辩术原理》只论述教学方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学法的专著。

6.【答案】c。解析:教育是由一定的要素通过各种联系构成的系统,无论教育活动的哪一种类型和层次,都贯穿着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教育政策不属于教育的基本要素。

7.【答案】C。解析:教育的生活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社会生活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有学者指出,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教育观便体现了教育的生活起源论思想。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教育就是促进儿童通过主动活动去经验一切并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从而,这种教育自然是在生活中进行的。

8.【答案】C。解析: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是文字的产生和使用;学校产生的历史基础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学校产生的客观条件是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

9.【答案】C。解析: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指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特点。

10.【答案】B。解析:1903年7月,清政府命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重新拟订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公布,即《奏定学堂章程》,是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癸卯学制”是我国实行的第一个近代学制,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11.【答案】C。解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分为三步走:第一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转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为建成经济强国和共同富裕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12.【答案】D。解析:师生关系的构成包括:①以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②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关系;③以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为目的的心理关系。这一内容不包括利益关系。

13.【答案】A。解析:心理相容是师生之间的群体关系的表现,具体表现为群体成员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彼此协调一致和相互理解。它是群体人际关系的重要心理成分,是群体团结的心理特征。

14.【答案】C。解析:赫尔巴特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现代教育学之父”,而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则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15.【答案】A。解析:我国教育家杨贤江以李浩吾为化名写的《新教育大纲》(1930)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16.【答案】B。解析: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作用、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我国的荀子、英国的洛克和美国的华生等。外铄论强调教育的价值、对教育的作用持乐观的态度,关注的重点是学习。

17.【答案】B。解析: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同一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方面发展不均衡。例如,人的生理成熟以性机能成熟为标志。一般是神经系统、淋巴系统先成熟,生殖系统后成熟。人的心理成熟则以独立思考能力、较稳定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形成为标志。一般是感知觉先成熟,思维能力后成熟,情感更后。人的社会性方面的成熟,以独立承担社会职业和家庭义务为标志。

18.【答案】D。解析:惩罚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因此教育中不能没有惩罚,A项说法正确。惩罚是呈现不愉快刺激以降低或消除不良行为再次出现的频率,负强化是当学生表现出期望行为后撤销原来的不愉快刺激。在学生接受惩罚后,不再犯错,并且学会以合适的行为替代原来的不当行为,这种惩罚则在性质上具有负强化的意义,这时,惩罚才能取得最大限度的教育价值。B项说法正确。实施惩罚教育需遵循以下原则:①先教后罚;②非不得已不使用惩罚,允许将功补过;③惩罚只限于知过能改的行为;④多用剥夺式惩罚,少用或不用施予式惩罚;⑤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惩罚方式;⑥观察学生是否想通过不良行为引起家长或教师的关注;⑦惩罚要言出必行,强度适当、及时;⑧恩威并重,一视同仁。综上可知,C项说法正确,D项说法错误。

19.【答案】B。解析: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主观态度体验。需要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

20.【答案】B。解析:智慧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它是一种借助内部力量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计算技能、解题技能、记忆技能等都属于智慧技能。书写技能属于操作技能。

21.【答案】C。解析: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教育人和感化人的作用,无论是教师个人的道德品质,还是教师的集体风貌,都具有独特的示范性。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明显标志,对学生行为转变起到显著的示范引导作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阐明了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的示范性这一特征。

22.【答案】B。解析: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所应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导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提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要求。它贯穿于教育劳动始终,指明了教师职业实践中道德行为的总方向,体现出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属性,统率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是衡量和判断教师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

23.【答案】A。解析:受教育的权利(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是学生最重要的权利,我国一系列法律都对此进行了规定。这一权利具体包括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

24.【答案】D。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下列情形下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事故责任应当按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其他有关规定认定:(一)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二)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三)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四)其他在学校管理职责范围外发生的。

25.【答案】D。解析:《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八不准”》的内容包括:①不准参加有损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活动,或有背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②不准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或讥讽、歧视、侮辱学生。③不准参与迷信、赌博等不健康不文明的活动。④不准私自办班或对现任教学班的学生有偿家教。⑤不准向学生推销、代购教辅资料和其他商品,向学生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⑥不准在工作时间内从事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⑦不准无故迟到早退缺课或随意拖堂,擅自调课停课或请人代课。⑧不准在课堂上吸烟、接打电话、讲脏话粗话。

26.【答案】A。解析: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在一定社会中培养具有什么样政治方向、思想意识的人,是由社会的政治制度所决定的,并由此决定相应的教育政策和制度。

27.【答案】D。解析:在古代社会,人口再生产属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类型;工业革命后,人口再生产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类型;20世纪末,发达国家的人口再生产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类型。

28.【答案】B。解析:教育目的具有导向、选择、控制、激励和评价功能。其中选择功能是指教育目的为教育内容的选择确定了基本范围,保证了教育能够科学地对人类丰富的文化做出有价值的取舍。“四书”“五经”正是在教育内容上的选择。

29.【答案】D。解析:文化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强调教育目的应围绕文化这一范畴来进行,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代表人物是斯普朗格。该理论认为教育是为培养个人人格精神而进行的一种文化活动,是根据社会文化的有价值的内容进行的,其最终的目的在于唤醒人们的意识,使其具有自动追求理想价值的意志,并使文化有所创造,形成与发展新的文化。孟子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柏拉图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斯宾塞是生活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30.【答案】B。解析: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②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31.【答案】C。解析:在人类社会的初期,教育活动与其他活动融合在一起,教师不是独立的职业,A项说法正确。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阶层的演变,出现了私学,同时也就出现了独立的教师行业,但这时教师职业基本上还不具备专门化水平。B项说法正确。我国最早的师范教育产生于清末。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开办“南洋公学”,分设上院、中院、师范院和外院。其中,师范院即中国最早的师范教育,C项说法错误。师范教育的产生,使教师的培养走向专门化的道路。教师职业的专门化发展是以专门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的出现为标志的,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诞生于法国。D项说法正确。

32.【答案】A。解析: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33.【答案】B。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34.【答案】D。解析:由于伊斯兰世界处于欧亚非大陆的交接地带,它自然就成了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中继站,且本身以其特有的合成文化给世界文明留下了不可泯灭的印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就是在中世纪通过阿拉伯商人传人欧洲的。

35.【答案】c。解析:纵观当代各国学制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①重视学前教育,注重早期智力开发;②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③改革中等教育,发展职业技术教育;④高等教育大众化,结构层次与类型多样化;⑤终身教育迅速发展。

36.【答案】c。解析:终身教育指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终身教育具有终身性、全民性、多样性、自主性、灵活性和实用性等特点。

37.【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王某任职的学校为县高中,因此相应的教育行政部门应为县教育局。

38.【答案】B。解析: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前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39.【答案】A。解析: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也叫作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原则,这一原则是指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其实质是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贯彻此原则的要求:①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②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③要通过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④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40.【答案】A。解析:按迁移性质的不同,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负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按迁移作用的方向划分,迁移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温故而知新”的意思是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属于顺向正迁移。

41.【答案】C。解析: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这一规律对德育的要求为:要注重全面性;要注重多开端性;要注重针对性。

42.【答案】B。解析:长善救失原则也称发挥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一分为二”看待学生;②长善救失,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③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觉进行自我修养。

43.【答案】D。解析:德育过程是学生思想品德长期和反复提高的过程,长期、反复、渐进性特点要求教育者必须持之以恒,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会出现曲折和反复现象,教师要正确对待这一现象,不要气馁,要善于诱导、等待时机,促进学生在反复中前进。

44.【答案】B。解析:2016年9月,我国开始实施的中小学德育课程是道德与法治课程。

45.【答案】C。解析:桑代克提出的学习定律包括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其中效果律指当联结建立时,导致满意结果的联结会被加强,而导致烦恼结果的行为则会被削弱或淘汰。教师经常运用奖励的方式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是属于满意的结果,因此体现了效果律。

46.【答案】B。解析:专家和新手在解决问题能力上的差异,在有意义知觉模式方面,专家有较高水平的专门知识,因此有较大的有意义的知觉模式,并非注意细节,A项说法错误。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方面。专家比新手有更丰富的专业领域知识,因此能够把专业知识组成较大组块进行记忆,并且专家也具有较为优越的长时记忆能力。由于知识的加工深度决定了长时记忆的能力,加工的程度与其策略的适当性也相关。因此。专家的加工程度更深,策略性知识也更为丰富,B项说法正确。在表征问题的时间方面,解决常规问题时,专家比新手时间更快,但是在解决困难的新问题时,专家所用的时间要比新手长。在表征问题的深度方面。专家能够抓住问题的实质,表征的深度更深,C项说法错误。在自我监控技能方面,专家倾向于更频繁地检查自己对问题的解答。在自我监控上花的精力比新手要多,D项说法错误。

47.【答案】D。解析:在练习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对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称为“高原现象”。学生学习钢琴弹奏技能,在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自己的成绩总是提高不明显可能就是高原现象导致的。

48.【答案】A。解析:上位学习又称为总括学习,是指在学习者已经掌握几个概念或命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一个概括或包容水平更高的概念或命题。学生在掌握了“萝卜”“白菜”“茄子”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一概念属于上位学习。

49.【答案】B。解析:精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包括:记忆术(位置记忆法、谐音联想法、缩减与编歌诀等)、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等。把3,14159……编成口诀“山巅一寺一壶酒……”进行识记属于谐音联想法。

50.【答案】C。解析:反省认知成分的掌握情况主要取决于个体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高低。一般来说,学生先有对外部事物认识的发展,然后才有自我意识的发展。

51.【答案】B。解析:具有场独立方式的学生,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他们的周围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的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具有场依存方式的学生,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场独立的学生倾向于选修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对人比对物更感兴趣;场依存的学生则倾向于选修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教育科学。

52.【答案】c。解析:维果斯基提出了教学与发展关系的观点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他强调,教学不应该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该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方向,要创造“最近发展区”,并提出“良好的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这一著名论断。

53.【答案】D。解析: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一般分为个人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在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外部因素中,工作发展的条件、学校的客观条件对一般教学效能感具有明显影响;工作发展的条件、学校风气和师生关系对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具有明显影响。教学设备条件属于学校客观条件,影响的是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A项说法错误。校风属于学校风气,对个人教学效能感有明显影响,B项说法错误。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一般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和指导,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对学生的学习成就有很强的预测力,C项说法错误。教师的主观因素是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关键,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价值观和自我概念,D项说法正确。

54.【答案】C。解析: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和多向思维,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但一般需要具体事物或形象的支撑,不能进行纯符号运算。

55.【答案】D。解析: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引导学生将成功归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将失败归于努力的缺乏,从而增强学生的成功期望,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增加行为的坚持性。努力程度属于内部、不稳定、可控归因。

56.【答案】D。解析:依照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可以把事情分为四种类型:既重要又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重要又不紧急、重要但不紧急。高效的管理时间,需要把精力放在既重要又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两种类型上。造成时间管理效果差异的秘密在于重要但不紧急这一类型。因此,高效的时间管理策略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在处理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

57.【答案】D。解析:休伯曼的职业生涯阶段理论认为,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是在实验和歧变期(工作后的第7~25年)。

58.【答案】B。解析:教师职业道德主要由教书育人的基本素养和履行教师职业的特殊素养两部分因素复合而成,A项说法正确。教师职业建设的目标是提升教师的道德水平,包括教师个人的和教师群体的道德水平,B项说法错误。团结协作、互勉共进是师德发展的途径,C项说法正确。敬业爱岗、献身教育是师德的核心内容,这是由教师的劳动特点决定的,D项说法正确。

59.【答案】D。解析:个别教育法是针对教师道德品质的差异性,用交心谈心的方法,去解决教师道德问题的一种方法。运用个别教育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要正视教师个性差异,注意因材施教,教育者的责任是要尽量扶植教师个性中的积极因素,抑制个性中的消极因素,塑造优良道德品质。②要分析道德问题的特殊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③要注意进行职业道德个别教育的艺术性。

60.【答案】B。解析:要做到“关爱学生”,必须宽恕学生的“冒犯与过错”,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宰相肚里能撑船”。

第二部分主观题

一、简答题

1.【参考答案】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

(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通过对某种社会主义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

(3)学习的情境性。建构主义者提出了情境性认知的观点。强调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情境性,认为知识是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存在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2.【参考答案】

后进生的转化是班级工作中的一个难点,也是个别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尊重信任,平等对待后进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和自卑心理,唤起自尊心,培植自信心。

(2)抓住时机,及时教育,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机,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其树立上进的自信心,激发和调动其上进的积极性。

(4)抓反复,反复抓,持之以恒,巩固教育成果。

二、判断分析题

1.【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所有学校教育都能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也不是学校教育在任何时候都能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等,受学校教育内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学校教育本身的目的性、系统性、选择性,教师的专业水平状况,社会影响,家庭影响与学校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受教育者本人的意愿和接受能力等。

2.【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包括: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能力不能离开知识技能而凭空发展;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能力提高了,掌握知识的效率和质量才能提高;知识的掌握和能力发展之间是不均衡的,有了知识。能力不一定能发展,能力强,不一定知识水平高。

3.【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很多,而成败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成功的学习经验会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相反,失败的学习经验则会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过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还取决于个体对成败的归因方式。如果把成功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如运气),就不会增强效能感:反之,如把失败归因为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就不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三、论述题

【参考答案】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教学的创造性:

(1)运用适合创造性培养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创造性培养的教学模式主要有戈登的“集体研究制”和帕尼斯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

(2)尽可能超越给定信息。教师要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超越给定信息,利用给定信息创造新信息。

(3)发挥直觉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直觉空间。

(4)帮助学生形成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与学习观。教学要把学生的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知识;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与转换。

(5)加强教学的艺术性。艺术比科学更能体现创造性,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形式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四、案例分析题

1.【参考答案】

一般来说,教师存在着以下四个不当的欲望,这些欲望导致教师的职业道德走向失范与沦丧。

(1)物欲膨胀导致师德堕落。

(2)权欲膨胀导致师德堕落。

(3)名欲膨胀导致师德堕落。

(4)情欲膨胀导致师德堕落。

2.【参考答案】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目的不同。素质教育是使每个学生开发潜能,获得全面发展的教育。应试教育是适应上一级学校的选择需要。以通过考试和选拔为目的。

(2)教育对象不同。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重在“普及”,促使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通才教育”。应试教育是面向少数学生而忽视多数学生,重在“提高”的淘汰式的“英才教育”。

(3)教育内容不同。素质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应试教育则完全围绕应试要求,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常常忽视德育、体育、美育等,是一种不完全的教育。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应试教育则是为了应试而教,为了考试而学。

3.【参考答案】

课外辅导是在课堂教学规定的时间之外,教师对学生的辅导。它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教师开展课外辅导活动,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从辅导对象实际出发,确定辅导内容和措施。

(2)辅导只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辅导上。

(3)辅导要目的明确,采用启发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教师要注意态度,师生平等相处,共同讨论,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5)加强思想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辅导效果。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关键词阅读教师招聘考试教师资格考试
延伸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 10万+

    阅读量

  • 150万+

    粉丝

  • 1000+

    点赞数

最近考试
近期考试报名时间考试公告
  • 江苏宝应县教育部门所属高级中学11月22日查看
  • 江苏宝应县教育部门所属高级中学11月22日查看
  • 江苏天宁区区属学校11月22日查看
图书教材
实用工具
在线问答我要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