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3年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财务与会计》考试共64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客观案例题。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某企业拟进行一项存在一定风险的完整工业项目投资,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已知甲方案净现值的期望值为1000万元,标准离差为300万元;乙方案净现值的期望值为1200万元,标准离差为330万元。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甲方案优于乙方案
B.甲方案的风险大于乙方案
C.甲方案的风险小于乙方案
D.无法评价甲乙方案的风险大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因为期望值不同,衡量风险应该使用标准离差率。甲的标准离差率=300/1000=0.3,乙的标准离差率=330/1200=0.275,所以乙方案的风险较小。
2、下列有关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相关性要求企业在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决策模式和信息需要
B.可理解性要求企业假定会计信息使用者不具备经营和会计知识,努力提供通俗易懂的会计信息
C.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金额的大小方面加以判断
D.当可靠性与及时性两者之间发生冲突时,应当以可靠性作为会计处理的判断标准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选项B,可理解性要求企业应假定使用者具备相关的经营和会计知识;选项C,重要性的判断应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选项D,需要在及时性和可靠性之间作出权衡,以最好地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为会计处理的判断标准。
3、2019年甲公司合并工作底稿中针对上述资料应当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为()万元。【客观案例题】
A.62.5
B.30
C.37.5
D.45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2019年甲公司合并工作底稿中针对上述资料应当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7-4.5)×60×25%=37.5(万元)2019年存货抵消处理如下:①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消处理:借:营业收入 750 贷:营业成本 570 存货 180②存货跌价准备的抵消处理: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30 贷:资产减值损失 30③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抵消处理: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80-30)×25%=37.5 贷:所得税费用 37.5
4、关于库存商品、发出商品的核算,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题】
A.采用售价金额法核算的,以不收取手续费方式代销商品的企业,月末结转已售代销商品成本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受托代销商品”
B.对于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发出商品,应借记“库存商品”,贷记“发出商品”
C.采用售价金额法核算的企业,应设置“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商品的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
D.企业委托其他单位代销的商品,必须通过“委托代销商品”科目核算
E.发出商品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应结转销售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选项B,应借记“发出商品”,贷记“库存商品”;选项D,可通过发出商品科目核算。
5、2013年乙公司因该事项对损益的影响金额为()元。【客观案例题】
A.175000
B.41000
C.28000
D.2500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2013年应支付的现金=35×50×100=175000(元)应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余额=0(元)应确认的当期损益=0+175000-147000=28000(元)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8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28000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175000 贷:银行存款 175000
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与注册税务师考试有什么区别?: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与注册税务师考试有什么区别?税务师来。税务师的考试科目包括税法(一)、税法(二)、税收相关法律、财务与会计和税务代理实务:注册税务师的考试科目包括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财务与会计和涉税服务实务:税自务师的涉税服务实务科目的合格标准是84分。注册税务师的税务代理实务科目的合格标准是60分。三、登记服务不同:税务师。
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需要几年时间?: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需要几年时间?由于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成绩为滚动管理。考5个科目的必须在连续三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方为合格;考4个科目的(免试《财务与会计》科目)必须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方为合格;考2个科目的(免试《税务代理实务》、《税收相关法律》)须在当年即一个考试年内通过为合格。
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三税是什么?: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三税是什么?《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称为“三税”而《涉税服务实务》的一部分内容来源于《税法一》《税法二》。
2020-06-08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