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3年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税务服务实务》考试共37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简答题和综合题(主观)。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下列关于税务行政复议证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申请人可以要求查阅被申请人提出的涉及商业秘密的证据,行政复议机关不得拒绝
B.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可以自行向申请人和其他有关组织或者个人收集证据
C.各级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依据职责所取得的有关材料,不得作为支持被申请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
D.复议机关在审查证据时,可以不考虑证据形成的过程,仅需审查证据的真实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选项A错误,申请人和第三人可以查阅被申请人提出的书面答复、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行政复议机关不得拒绝;选项B错误,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不得自行向申请人和其他有关组织或者个人收集证据;选项D错误,行政复议机关在审查证据时,不仅要审查证据的真实性,还要审查证据的合法性和关联性。
2、根据消费税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适用复合计税办法的应税消费品,在委托加工业务中,受托方代收代缴消费税时,适用的组成计税价格公式是( )。【单选题】
A.(材料成本+加工费+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1-消费税税率)
B.(材料成本+加工费+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1-消费税税率)
C.(材料成本+加工费+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1+消费税税率)
D.(材料成本+加工费+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1+消费税税率)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税法规定,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按照受托方同类应税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算缴纳消费税,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缴纳消费税。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1-消费税税率)。
3、某医疗器械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中,需要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的购进货物是( )。【单选题】
A.生产本企业应税产品耗用的上期购买原材料
B.捐赠给医院的医疗器械耗用上期购买的原材料
C.本企业医院使用的自产医疗器械耗用的外购原材料
D.管理人员监守自盗,被盗产品耗用的前期购买原材料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D,因管理不善造成的非正常损失的产成品所耗购进货物,其进项税额不准予抵扣,已经抵扣的需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4、申请人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或者不履行最终裁决的行政复议决定的,其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复议机关依法强制执行
B.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C.变更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复议机关依法强制执行
D.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5、( )的出台,标志着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制度在我国的正式确立。【单选题】
A.《税务代理试行办法》
B.《税收征收管理法》
C.《注册税务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
D.《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1996年人事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注册税务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在涉税服务行业实行执业准入控制,全面实施税务师制度,标志着税务师执业资格制度在我国的正式确立。
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与注册税务师考试有什么区别?: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与注册税务师考试有什么区别?税务师来。税务师的考试科目包括税法(一)、税法(二)、税收相关法律、财务与会计和税务代理实务:注册税务师的考试科目包括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财务与会计和涉税服务实务:税自务师的涉税服务实务科目的合格标准是84分。注册税务师的税务代理实务科目的合格标准是60分。三、登记服务不同:税务师。
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需要几年时间?: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需要几年时间?由于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成绩为滚动管理。考5个科目的必须在连续三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方为合格;考4个科目的(免试《财务与会计》科目)必须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方为合格;考2个科目的(免试《税务代理实务》、《税收相关法律》)须在当年即一个考试年内通过为合格。
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三税是什么?: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三税是什么?《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称为“三税”而《涉税服务实务》的一部分内容来源于《税法一》《税法二》。
2020-06-08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