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2023年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考试共65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客观案例题。小编为您整理第十八章 刑事诉讼法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宣化市人民检察院在办理一起重大职务犯罪案件中,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赵某,负责执行的公安人员在执行逮捕时发现赵某已经潜逃,则( )有权发布通缉令。【单选题】
A.宣化市人民检察院
B.宣化市人民法院
C.宣化市公安局
D.国家安全局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侦查措施。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尽管人民检察院享有该重大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权,但是只有公安机关才有权发布通缉令。
2、下列关于刑事诉讼案件的上诉与抗诉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可以独立提出上诉
B.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和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部分提出上诉
C.上级人民检察院认为下级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第一审判决或裁定确有错误的,向上一级法院提出抗诉
D.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自收到判决书的10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刑事诉讼案件的上诉与抗诉。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同级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第一审判决或裁定确有错误的,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5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3、根据《刑事诉讼法》及有关规定,下列关于审判公开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人民法院审判案件,一审案件一律公开进行审理
B.涉及国家秘密或个人隐私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不公开审理
C.人民法院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允许公民到庭旁听
D.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判也不公开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刑事诉讼法的审判公开原则。一审刑事案件一般(而非“一律”)公开进行审理,但有例外规定。所以选项A错误。涉及国家秘密或个人隐私的案件,“应当”不公开审理。所以选项B错误。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所以选项D错误。
4、根据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有( )。【多选题】
A.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
B.审判公开的原则
C.处分原则
D.未经法院判决不得确定任何人有罪原则
E.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原则
正确答案:B、D、E
答案解析:(1)选项A:属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2)选项C:属于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5、关于非法证据的排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题】
A.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可以根据当事人等申请而启动,也可以由法庭依职权启动
B.申请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的,应当提供相关线索或者材料
C.检察院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证明
D.只有确认存在《刑事诉讼法》第54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时,才可以对有关证据予以排除
E.若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在第一审结束后才发现相关线索或者材料的,法院不再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于经过法庭审理,确认或者不能排除存在《刑事诉讼法》第54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对有关证据应当予以排除。由此可知,在两种条件下可以排除非法证据:(1)能确认有非法情形;(2)不能排除非法情形的存在。所以选项D错误。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在第一审结束后才发现相关线索或者材料,申请人民法院排除非法证据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所以选项E错误。
涉税专业服务的法律责任有哪些?:涉税专业服务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与注册税务师考试有什么区别?: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与注册税务师考试有什么区别?税务师来。税务师的考试科目包括税法(一)、税法(二)、税收相关法律、财务与会计和税务代理实务:注册税务师的考试科目包括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财务与会计和涉税服务实务:税自务师的涉税服务实务科目的合格标准是84分。注册税务师的税务代理实务科目的合格标准是60分。三、登记服务不同:税务师。
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需要几年时间?: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需要几年时间?由于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成绩为滚动管理。考5个科目的必须在连续三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方为合格;考4个科目的(免试《财务与会计》科目)必须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方为合格;考2个科目的(免试《税务代理实务》、《税收相关法律》)须在当年即一个考试年内通过为合格。
2020-06-08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2020-05-30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