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亿题库APP
联系电话:400-660-1360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可以从不同角度作不同的分类,具体内容如下:
1.单方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和多方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
(1)单方法律行为:是基于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如:债务的免除、订立遗嘱、抛弃财产所有权、无权代理的追认、单方授权、委托代理的撤销等。
(2)双方法律行为:基于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如合同、赠与是双方行为。
(3)多方法律行为:三个以上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双方民事法律行为或者多方民事法律行为要求当事人有两个以上,不仅各自需要进行意思表示,而且意思表示还需一,如合同、决议等。决议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以多数决的方式作出,对没有表示同意的成员也具有拘束力。
2.有偿法律行为和无偿法律行为
(1)有偿法律行为:指当事人互为给付一定代价(包括金钱、财产、劳务)的民事法律行为,如买卖合同的买方为获得对方的货物而支付价款、承揽合同的承揽人为获得对方的报酬而提供劳务等。
(2)无偿法律行为:指一方当事人承担给付一定代价的义务,而他方当事人不承担相应给付义务的民事法律行为,如赠与行为、无偿委托、无偿消费借贷等。
3.分为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
(1)负担行为:使一方相对于他方承担一定给付义务的法律行为。这种给付义务既可以是作为(如买卖合同)的,也可以是不作为(如竞业限制协议)的。
(2)处分行为:直接导致权利发生变动的法律行为,不需要义务人积极履行给付义务。这种变动既可以是权利的产生、也可以是权利的变更或者消灭。物权变动是典型的处分行为。
区分两者的意义在于:负担行为中的权利人可以享有要求履行的请求权,义务人的履行行为是请求权实现的重要前提;处分行为则直接使权利发生变动,并不需要义务人积极履行给付义务。
4.要式行为和不要式法律行为
(1)要式法律行为:必须采用特定形式才能成立,比如合同法规定金融机构借款合同、建设工程合同、融资租赁合同都必须采用书面合同。
(2)不要式法律行为:买卖合同、赠予合同。
区分两者的意义在于:不要式民事法律行为可以由当事人自由选择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要式民事法律行为要求当事人必须采取法定形式,否则民事法律行为不能成立。
5.主法律行为和从法律行为
(1)主法律行为:指不需要有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的存在就可以独立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
(2)从法律行为:指从属于其他民事法律行为而存在的民事法律行为。
区分两者的意义在于:从民事法律行为的存废由主民事法律行为决定,主民事法律行为不存在,从民事法律行为也就不能存在。
下面我们以注册会计师考试真题为例,给大家说明一下这个知识点在考试中的应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真题】下列法律行为中,须经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 )。
A.甲免除乙对自己所负的债务
B.甲将一枚钻石戒指赠与乙
C.甲授权乙以甲的名义购买一套住房
D.甲立下遗嘱,将个人所有财产遗赠给乙
【答案】B
【解析】债务的免除、授权属于单方法律行为,选项AC错误。选项B是赠与合同,需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选项D是订立遗嘱,遗嘱中的赠与,即遗赠,作出遗嘱时无需接受方作出意思表示,属于单方法律行为。
【2018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真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双方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
A.债务的免除
B.无权代理的追认
C.委托代理的撤销
D.房屋的赠与
【答案】D
【解析】双方民事法律行为需要两个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选项ABC是单方民事法律行为。选项D赠与合同,需要赠与人与受赠人意思表示达成一致才能成立,是双方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怎么划分?: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怎么划分?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可以划分为四种样态,即无效、可撤销、效力待定和未生效。
经济利益的种类可以分为哪些?:人类的需要是经济利益的自然基础。经济利益---因持有某一实体的股权、债券和其他证券以及其他债务性的工具而拥有的利益。1.个人或实体直接拥有并控制的经济利益(包括授权他人管理的经济利益),2.个人或实体通过投资工具拥有的经济利益。个人或实体通过投资工具拥有的经济利益。而这些共同基金投资了一揽子基础金融产品,该共同基金属于直接经济利益。而这些基础金融产品将被视为间接经济利益:
民事法律行为制度概念是什么?:民事法律行为制度概念是什么?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一种重要的民事法律事实。我国现行民事立法上确认了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但与传统民法有所不同的是我国《民法通则》上确认了民事行为这一概念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
2020-05-30
2020-05-29
2020-05-29
2020-05-29
2020-05-29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