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职称
报考指南考试报名准考证打印成绩查询考试题库

重置密码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注册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首页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专业问答正文
如何区分附条件的法律行为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帮考网校2020-05-29 16:08
精选回答

如何区分附条件的法律行为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本文重点介绍附条件的法律行为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1.附条件的法律行为

1)含义

这是指当事人在法律行为中约定一定的条件,并以将来该条件的成就(或发生)或不成就(或不发生)作为法律行为效力发生或消灭的根据。

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所附条件可以是事件,也可以是行为。当事人恶意促使条件成就的,应当认定条件没有成就;当事人恶意阻止条件成就的,应当认定条件已经成就。

2)条件:附生效条件或附失效条件

能够作为法律行为所附条件的事实必须具备以下要件:

①将来发生的事实,已发生的事实不能作为条件;

②不确定的事实,即作为条件的事实是否会发生,当事人不能肯定;

③当事人任意选择的事实,而非法定的事实;

④合法的事实,不得以违法或违背道德的事实作为所附条件;

⑤所限制的是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或消灭,而不涉及法律行为的内容,即不与行为的内容相矛盾。

3)举例

【举例1】若小张明年去世,我就把房子租给你住。(附条件

【举例2】如果小黄今年通过中级经济法的考试,我给你买一箱苹果。(附生效条件

【举例3】小黄和小李约定,如果小李儿子回北京工作,小黄和小李的房屋租赁合同就解除。(附失效条件

2.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1)含义

这是指当事人在法律行为中约定一定的期限,并以该期限的到来作为法律行为生效或解除的根据。

2)期限:附生效期限或附终止期限

期限是必然要到来的事实,这是期限与条件的根本区别。

3)举例

【举例1】若小张去世,我就把房子租给你住。(附期限

【举例2】今年国庆,我给你买一箱苹果。(附生效期限

【举例3】今年国庆,我们解除房屋租赁合同。(附失效期限

推荐视频
中级会计职称百宝箱离考试时间8天
学习资料免费领取
免费领取全套备考资料
测一测是否符合报考条件
免费测试,不要错过机会
提交
互动交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

温馨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帮考专业顾问免费为您解答,请保持电话畅通!

我知道了~!
温馨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帮考专业顾问给您发送资料,请保持电话畅通!

我知道了~!

提示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班主任联系您发送资料,请保持电话畅通!